传非遗文化 承匠心之魂――人民小学三马校区五(5)班暑期实践活动小记

胡美霞

<p>  7月5日,正值暑假的开端,人民小学三马校区五(5)班同学们的心情如夏天的温度一般地居高不下。这不仅仅是放暑假的缘故,更是因为今天要参加主题为“传非遗文化、承匠心之魂”这一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活动。</p> <p>  活动的第一站是浙江省级非遗《永康钉秤》代表性传承人应德印大师的匠心工作坊。在应大师的工作坊中,同学们亲眼目睹了从木头到一杆秤的整个制作过程。应德印大师还在制作的过程中,对孩子们详细地讲解了木杆秤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并且手把手地教同学们一些相对简单的制作流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乐此不疲。</p> <p>  期间,每个同学在应大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下都饶有兴趣地人生第一次学着看“秤花”和用木杆秤称物品。那一个个认真而专注的表情让人忍不住地按下快门。</p> <p>  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同学们告别应德印大师,来到了暑期实践活动的下一站:永康市衡器博物馆。如果说非遗传承人应德印大师给同学们上了非常生动的关于木杆秤如何诞生的一课,那么永康市衡器博物馆带给孩子们是包括木杆秤在内的各种衡器更多更全面的视觉冲击。  </p><p> 永康市衡器博物馆负责人带领同学们一一地参观了馆内各式各样的衡器。博物馆内陈列的很多衡器是同学们从未听说过和看到过的,令同学们大开眼界。见识了衡器,同学们还学习了很多关于衡器的一些成语,如:半斤八两、锱铢必较、千钧一发、称心如意、权衡轻重等等。原本一些难懂的成语,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感觉这些成语有意思多了。</p> <p>  “传非遗文化,承匠心之魂” 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在同学们的恋恋不舍中暂告一段落了。同学们在活动中看到了和学到了很多课堂里没有的知识,并且还亲身经历了木杆秤的制作环节。 </p><p> 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匠人的精益求精之精神,给同学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通过参加活动,匠人匠心的种子已悄悄地种在了同学们的心里,静待日后开花、结果。</p><p><br></p>

同学

衡器

杆秤

匠心

应德印

大师

暑期

永康市

活动

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