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堂纪事

雪润清韵 梁大智

<p>  在文水城西的龙王山脚下,有个地势较高的地方。相传,大禹治水时期这里是一土堆,人们在土堆上挖穴而居,故名土堆。后来人们觉得堂比堆文雅,就改名土堂。</p><p> 土堂村不大,但街巷整齐。文水城史称凤凰城,土堂恰似凤凰栖息待飞的一个高台。村里张姓是大家族,依次是王、李等。龙王山有龙王沟,其尽头处的山头叫龙王头,遇到大雨,洪水东泻,村中心十字街道便成了行洪河道,顺流河中,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当年,村里绿树成荫,翠柏吐香,古木参天。需三四人合抱的大槐树就十几棵。现在西头街上的一棵千年老槐依然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生机。</p><p> 土堂村历史上庙宇众多,仙迹遍地。村西龙王山上有龙王庙,村西坡上有龙王堂,当地人也叫歇马头,村北有药王庙,村南有崇圣寺,村东有东头庙,村内还有文昌阁、白衣大士阁、五道庙。在西头街胡家巷子东侧相邻的一条胡同北端,建有一处小型墙体佛龛,供有观音菩萨塑像。</p><p> 清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龙王山,在县西五里,上有龙王庙。右有石泉,曰白水泉,甘冷异常,亢旱祷之辄应。庙之东,邑令刘乃桂建厅三楹。题曰:白泉烟雨,有联句曰:望云不引群黎颂,喜雨惟铭长吏亭。四月八日,邑人宴游之地。”每年四月八日,土堂和周边村的人们便来龙王庙上供祭拜。传说土堂村人在龙王庙求雨有一议程,就是祭拜完龙王神像后去扫龙口洞。在龙王庙南十几米的山坡有个一米多高的天然崖洞,土堂人称为龙口,应该就是县志中记载白水泉流出的地方。求雨人用崭新的笤帚在崖洞中扫来扫去,口中念念有词:“扫扫扫,扫水口,扫得水口满街流。黄的进,白的进,金金锞儿把上门。下了大雨下小雨,下了小雨圪稀稀。圪稀圪稀又圪稀,莲花馍馍供献你。”这时,奇迹发生了,干燥的洞壁上渐渐湿润起来,有时从洞顶还能落下水滴,落几滴水便能下几寸雨,非常应验。</p><p> 龙王庙求雨灵验使土堂龙王爷很快走红,引发了一段真实的神亲故事。南安一郑姓人士走街串巷以装箩底为业,常见土堂龙王庙求得喜雨的场面,很是羡慕。一天傍晚大雨滂沱,便到龙王庙中避雨。待风停雨住后,将龙王神像放在货郎担子中,挑起欲走顿觉天旋地转,找不到庙门。放下担子把神像取出,马上清醒如初。再放入神像挑担起身,又感到头晕目眩,难辨东西。此人忙在神像前跪下连叩数头再三祷告,他是为南安全村和周边百姓来请神灵的,南安人们仰慕龙王神威,把龙王爷请到南安后要建殿立位,年年奉供。随后起身,头不晕眼不花,顺利出了庙门,趁着月色直奔南安。天快亮时总算走到了武良,累得腰酸腿疼,正想歇歇脚时,土堂巡夜人发现龙王神像丢失追了上来。在争执中惊动了武良村民,便上来调停,最后双方握手言和。自此,土堂和南安结成了神亲,武良因调解有功,也可分享“龙恩”,与南安结了神亲。大家形成了这样的规矩:土堂人抬走龙王爷只请不送,得雨后南安人到土堂接走,而武良村抬走后必须再送回南安。南安村在娘娘庙中设立了东殿,把龙王爷虔诚供奉。每当土堂抬龙王爷时,重情好客的南安人总是做好午餐热情招待。而南安人到土堂接回龙王爷时,土堂村民分别在东头街头、十字街中心、西头街老槐树下布置三个接待点,备好茶水热情接待。在《清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卷十艺文志中,有邑人胡裕才《龙王山祷雨》一诗:“山由西谷发源深,赖有神龙庇至今。沛泽不须悲物力,沾霖从此见天心。千畴正切篝车望,万壑还祈禾黍阴。总是平陵饶景物,云蒸无事祷桑林。”</p><p> 土堂村南的崇圣寺是一座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的佛教寺院,其规模宏大,庙门朝南,有主配殿,院内一尊一人高的铁人铸像。院中佛塔高约十丈,塔座有门洞可入内。塔身外观呈八角形,传说,当年二郎神用神鞭把塔击成三截,“土堂的根根,上贤的身身,小相的梢梢”。塔座东南方向有一钟房,悬挂一口高约1.5米,直径1.2米的大铁钟。钟声响起,余音绕村。</p><p>  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山西、河南等华北诸省爆发了30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根据干支纪年,这两年分别属丁丑、戊寅,因此后世称之为“丁戊奇荒”。树皮、草根已经被吃光,老百姓只能挖观音土填肚子。这时,土堂村的一方富商贾世鹏,支起大灶,一方面救济村民,一方面修筑宅院。不久,一座豪华坐北朝南的二进院耸立在村东。登上10个台阶可达大门,大门有出檐,两侧有石狮,靠墙是高台牌厦。外院有东西厢房,正面是宽敞的大厅,院里有两株合欢树,开花时满院芬芳。沿过厅进入内院,东西有厢房,砖雕、木雕比比皆是。正房前有五个台阶,上去是七间窑洞结构,房前檐连一牌厦。房顶垛口围墙,两侧有楼亭,分别挂有钟鼓。窗户全是铸铁栏杆,墙体特厚,窗里窗外各可并排睡两个人。四合院东面是东偏院设有马房,北面是后花园,西面是厨房院,南面是一个大场院,内有磨坊。</p><p>  贾世鹏祖上在北京经商发迹,据说是和皇家做生意,经常出入故宫、颐和园等地。贾世鹏平时非常低调,对村人乐善好施,常年提供家里的石磨石碾供村民加工粮食,谁家娶妻结婚,他便把自己的马拉轿车让无偿使用。每逢过年乡亲争先来给他拜年,他除了给大家糖果外,还给一个大红包,有家贫的就能过个比较丰盈的春节。</p><p>  以西为正的“楼儿院”是张棣华家的四合院,雕花街门与东大厅一排,对面是砖雕照壁,南北各五间厢房,正房两侧各一间耳房,中间上七、八个台阶才是一层一明两暗三间正房,有木楼梯上二楼,二楼是闺房。张棣华的爷爷张学宽在河北学徒,由于他精明能干,很快当了管家。财东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闺女,闺女看上了张学宽,便成了上门女婿。待父母百年之后,两口子带着财富回到了老家土堂。张棣华在1932年至1935年任土堂村村长,组织村民兴修水利,从村北河湾挖大渠到歇马头,引章多沟涧河水灌溉旱坡地,村人叫老渠。</p><p>  武承中宅院是一座以西为上的四合院,砖雕垂花门坐西朝东,单坡硬山顶,精雕细刻的砖雕椽飞、斗拱、人物、花卉图案,图案围绕着的中间砖雕“紫气临”,门顶两兽脊飞龙昂头。门额题“耕读第”,两侧高石柱上动物石雕精美。院内南北各三间厢房,正西房为五间,卷棚式屋顶。当年武承中走西口在包头做生意,并有自己的字号。</p><p> 在土堂村,提到“箩斗则”人们都知道是武术高手。他大名叫张芳华,1902年生,深得左、于两家拳术真传,成为系统掌握两家拳术精要的著名拳师。张芳华自幼酷爱拳术,15岁被孝子渠于家拳第二代传人张世旺收为弟子,打下坚实基础,后遇左家拳的第二代传承人左秉信设场收徒,便拜左秉信为师学练左家拳。经师傅精心点拨和自身刻苦修练,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绝好武功。他虽然技压群芳,高人一筹,但为人低调,从不张扬。经常以武会友,点到为止。他德艺双馨,桃李盈门。</p><p> 土堂村还有一位体育健将,《文水县志》载,1941年在县城内第一新民学校上学的张作忠,获全县运动会100米、200米、1500米跑三项第一名。1942年他被选拔到县体育代表队,参加省体育运动会,在一万米长跑比赛中,获全省冠军。</p><p> 在古代祈雨活动中有一伙负责侦察情况、传递信息、打场子、维护秩序的人,称为“报子”。他们边走边跳,走到哪村就跳到哪村,通知该村后面祈雨大队人马将来,马上准备迎接,这就是“跑报子”,渐渐地跑报子成了流传在文水民间的传统舞蹈,也被称之为“土堂跑报子”。</p><p> 跑报子形式活泼,队伍壮观,一般由十六、七岁的青年组成,人数少则八人,多则二十多人,并列两路,有一位“老报子”做前导,沿祈雨之路出发,一路舞蹈,爬山涉水,走乡串村。跑报子最初只有跑跳,后发展成一套固定的程式,有头报、二报、三报之分。头报是打前锋,探察情况,传递情况;二报与头报接头后,返回报告,并有与三报维持秩序之任务;三报则主要是保护楼桥和挂钩子、锄刀的。报子队头戴红缨帽或黑纱巾,还有的干脆头戴柳圈帽,裸露的上身披一件竹节衣,下身穿黑黄绸裤,身挂串铃,公文和令箭,随响随舞,手执马尾刷,臂挂锄刀。另有老报子一人头戴缀有花翎羽毛的红缨帽,衣着与小报子大同小异,身背公文,令箭和宝剑。有的腰间尚插折扇,遇人群时,随吹打乐即兴对舞,耸肩摇扇,斜眉弄眼,调笑逗趣。跑报子没有音乐、锣鼓伴奏,指挥节奏来自身背后的串铃声。跑报子始终是脚尖跑跳,舞动着传统的蛇形图,变化出“二龙出水”“跑八字”“摆龙尾”“剪子股”“蛇退皮”“蛇盘蛋”“雁过天门”“交叉背靠背”“过山门”等各种队型图案,还不时地唱着祈雨歌,可见人们对天神的赤诚和对远古图腾的崇拜。“跑报子”还列入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p><p> 顺着龙王山东北方向的山脊,有一尊巨石蟾蜍仰望南天,村里人也听到过龙王沟里的蛤蟆叫。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认为金蟾能招财聚财,还能镇宅避邪。它与麒麟、貔貅、锦鲤等一样,都是十分常见的祥瑞之物。我国上古神话传说,月宫中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所以也称月宫为蟾宫,后人便将蟾蜍视为了吉祥之物。而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蟾蜍的吉祥寓意源于古代民间“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刘海是道教祖师,也是我国民间信奉的财神之一。传说他是吕洞宾的弟子,曾收服了一只修炼几百年的金蟾精,还打断了它的一条腿,故其只剩下三条腿;皈依正道后,金蟾受命吐出金银财宝,接济苦难,造福世人,因此被奉为了招财的神物。</p><p> 而龙王山上的巨石金蟾,世世代代为土堂招财聚财,镇宅避邪,也见证了土堂人的沧桑变迁……</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