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合肥南艳湖公园,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中北部为原始湖泊,南部为低洼土地开挖而成,有大片生态湿地。公园东侧片区紧靠滨湖新区,是保持合肥城市空间南向发展的连续性,形成了依山傍水,滨湖通江的生态城市的重要节点。</h3> <h3>合肥南艳湖公园为国家级的园林化生态观光区。南艳湖畔,清风拂面,绿意盎然,玉带般的小径通向幽深处。作为合肥唯一的天然湖泊,它是合肥最大的候鸟栖息地,它一直保持着湿地的原貌。<br></h3> <h3>南艳湖公园概念性规划北界为石门路,南界为锦绣大道,西界为清潭路,东界为习友路,面积约3000亩。南艳湖公园还在建设中。建成的南艳湖公园,将增添彩色塑胶体育场地、游园小径汀步、水景喷泉等,集休闲、生态保护、景观于一体。</h3> <h3>夏天的花木,宁静而干净,也不失热烈,质朴里的落落大方,与心灵十分相契。每一朵花儿,每一束光影,都安宁而释然。<br></h3><h3><br></h3><h3>我用一支素笔,汇集晨曦露珠研墨,蘸上春花秋月之曼妙,写意成流年中一幅清雅韵致的诗词,还世间一片馈赠之情,还自己半卷初心之梦。<br></h3> <h3>雅丽清纯淡淡香,仙姿旖旎雪芬芳。</h3><h3>文人墨客同题咏,栀子诗歌韵味长。</h3><h3><br></h3><h3>几朵完全绽放的栀子花,姿态美艳,妖娆丰满,韵味无穷,散发着淡淡沁人心脾的清香。石榴已经长这么大了。公园里还有不少果树,桃子、琵琶、柿子……</h3><h3><br></h3><h3>小苹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尝了一颗,苦涩中夹杂着一丝苹果味。待其成熟,应当可以食用。这棵果树大概不懂中庸之道,一点没有大局意识。你结了这么多果子,表现的这么抢眼,让其它果树怎么看你哈?</h3> <h3>满池的荷叶,翠绿欲滴,中间点缀着朵朵粉红、白色的荷花,别有一番风味。人生之心态,是繁华与孤独的交集,若懂得于低迷时宽慰自己,于纷杂时修正自己,则一池静水也可见波澜。 <br></h3> <h3>南艳湖公园活动圈层还将打造近80多亩的“雨水花园”。南艳湖本身有很多浅坑和小水塘,规划者在尽量保持原样的基础上,通过后期的人工将这些坑、塘全部打通,实现水循环。这样的话,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雨水降落、储存等等循环过程,最大程度地亲近自然、学习自然。除了雨水花园之外,还有湿地植物课堂、鸟类课堂等等供学习。“自然体验”是公园活动圈层的主题。</h3> <h3>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解焱博士曾表示,南艳湖公园建设,可作为省会一个样本,为今后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和如何兼顾人类需求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良好借鉴。</h3><h3><br></h3><h3>为了减少对大自然的干扰,整个公园只有南湖会馆片区开辟了车行道路,全园其它部分都以步行和电瓶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日后,还会设置出自行车慢行道等等。</h3> <h3>南艳湖被称为合肥观鸟地之首,已经发现的鸟类约有90多种。另外,合肥又是全国8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在南艳湖,一年四季都有鸟儿来此栖息,每年,夏候鸟和冬候鸟轮流坐班。</h3><h3><br></h3><h3>南艳湖单元片区规划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3000多亩的湿地公园被分为两个区域,近110公顷的中心湿地几乎全部保持原始生态,供鸟儿栖息,并且用树林与公园活动圈层分开。再加上500亩的科技园区,南艳湖有望被打造成全国生态公园的借鉴样本。</h3> <h3>“我们充分考虑了鸟类的食物。”建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专家已经列出了南艳湖常见的鸟儿名称,并根据它们的习性选择公园树种。在滩涂上,还会播种水草,供鸟儿食用。在中心湿地与公园活动圈层之间,专家担心人们惊扰鸟儿,还用密林做成了一道自然缓冲带。<br></h3><h3><br></h3><h3>当然,把鸟儿保护起来并不代表人们不能亲近它们。“在一个限度内观鸟就可以。”南艳湖有一个原始的观景台,今后将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观鸟塔和两个观鸟屋。观鸟塔层高为5层,单层面积20㎡,还配有一个44㎡的休息区。观鸟屋的总面积分别为116㎡和900㎡。这些观鸟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全敞开的观景屋,而是半封闭的。人们可以悄悄进入屋内之后,通过不大的窗口来观鸟。</h3> <h3>我们身处俗世,心静方可心安,心安方才有所依。身居陋室,或浅读或深思,或自吟自唱,或闭目凝神,这都是一个人的安详妥帖。我们身处大自然,学会给心留白,容下世间万物。就这样,远离都市,远离喧嚣,安守着自己的小清喜,轻度流年,轻度日月,轻度每一个美好今天。</h3> <h3>少生闲气不谈是非,此心清净自得清凉。当杂念在心里生长起来时,我们就把心念转移到大自然之中去,天上的月、身边的树木、公园里的花花草草,哪一样不是美好事物?一旦杂念搁置,便可以进入自己精神世界的大自然中。这时,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生活者,而不是一切杂念的囚徒。</h3> <h3>我一直很开心,可以一直走在路上,用眼睛去看精彩的世界。每一次旅行,都是和自己灵魂的一场对视。虽无言,却已懂!我觉得,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走在路上。</h3> <h3>诗和远方的确令人向往,对于一切尚未抵达的,我们都有一种超乎理念的向往,但却忘了,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由这一个个无法抵达远方的平凡日子所组成的。因此,我们要放弃敷衍眼前的苟且,一步步向远方靠近,放下三分钟热度和一颗浮躁的心,慢慢走向远方。要知道,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础与铺垫。</h3> <h3>成年人的天空,那些惊天动地的张扬都缄默了。很多时候,我们更喜欢独自经营着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把盛大的起落,包裹进天知地知我知的空间里,风生水起了,自己扛,悲欢离合了,自己调节……窗内的生活,大自然的景色,春风夏日般的甜,暖着生命里有缘的人……</h3> <h3>仰望者从来达不到天空的高度。菩萨低眉,金刚努目,涵盖到轻奢,修心的自然养心。静而生安,静而生凉,静而生香。若心植莲花,必净水而居。这世上没有经得起细看的繁华,却有经得起千百回流年的空净苍凉……一个人内心的呐喊越多,就越趋于沉默,那些心灵里的私语,如夏之清荷,在心之幽谷,无声绽放……</h3> <h3>信步闲游,湖边花朵枝枝秀。 <br></h3><h3>几多垂柳,曼舞迎风瘦。
何处仙音,耳畔传霄久。
再回首,韵声依旧,此景何期有。<br></h3> <h3>如若可以,我愿在这清浅夏日,与草木温柔相待,与光阴安然静好。感受清风绕肩的惬意,享受白云飘浮的悠然自得。因为有了相遇的暖念,那些落寞,那些遗憾,已随着夏日清风而一一消散。我知道,在春天里遗失的一些美好,终会在夏天以另一种方式偿还。</h3> <h3>有人隐匿自己,如寺庙的烛火。有人张扬自己,如闹市的焰火。在这短短的一生中,各自坚持着自己的姿态,无所谓谁对谁错。来路或归途,只要向着光明就好。</h3><h3><br></h3><h3>心之所向,便是过往,无所畏惧,便是远方。人生幸福事,不是活的像别人,而是要活的更像自己。你认真生活,你沐浴在大自然里的模样,该有多么美好啊。</h3> <h3>一个人,一段光阴,或菲薄,或厚重,都任凭自己润色添香,从而变得饱满丰盈,安然无比。放入一阙旧词的韵脚,用相濡以沫的温婉陪伴,自然有锦上添花的美丽。我想,那定然是眉间心上,无需多言的深情厚意。</h3><h3><br></h3><h3>我们行走在岁月之中,心怀慈悲,如沐浴微风,身旁的一花一草,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我们崇尚简约、纯粹、真我,那是本性的使然。唯有心态明朗,心胸豁达,干净纯粹,才能够赏阅到山河的壮美与隽永。 <br></h3> <h3>喜欢安静的人,一定有一双谛听大自然的耳朵。她们更愿意把自己交给大自然,一路山高水长,天人合一。她们解放了自己的嘴巴,也渴望避开全世界的喧嚣。也许,在她们看来,清净才是自己内心中的一种秩序,是个人王国的全部上层建筑。必然,这样的灵魂是孤独的。她们欣赏着人世间的一切寂静,也安享着自我的孤独和超凡脱俗。</h3> <h3>人最美的修行,是回归自然植物性。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活到什么年纪,都不嗔不怨,慈悲喜舍。就像雪小禅所说,光阴早把最美妙的东西加在了修炼它的人身上。那个美妙的东西,是清淡,是安稳,是从容不迫,也是一颗最自然的初心。 </h3> <h3>我喜欢大自然。大自然于我而言,一直像是我心里惺惺相惜的恋人。对它们的珍爱与深情,都在字里行间里自然流露。对它们的倾慕和初心,都在花朵云月,草木空气中,做笔墨下的常客。两两相望,两两相眷,两两相知,两两相懂,两两相惜。</h3> <h3>生活如常杯中水,一点一滴润心扉。</h3><h3>清澈透明是人生,一枝一叶皆真情。</h3><h3>水清潺潺,静默如是。花一朵,亦如一叶扁舟,清风徐来清香自在,无论是归于尘,亦或是隐于水,终是在寻觅一份灵魂的归宿。微风博雅,清风恬恬,悠然,在心间摇曳,一步一个印记,一道风景一份真情。且听风吟。</h3> <h3>推开时光的门楣,每一道风景,都在滋养着花香。指尖有温暖蔓延,心的世界,已然是欢喜。不管走过的是苦是甜,掬一缕心香入怀,淡为行,善为念,许人一份宽容,慈悲一颗禅心。于时光中,聆听花开的声音,岁月,便在一记浅笑中安然。</h3><h3><br></h3><h3>我们都太忙碌了,忙着说话,忙着表达,忙着为别人操心,却没有空和自己相处,没有空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夏天的声音,如蝉鸣、如蛙叫、如虫吟,皆是人间的绝唱。静静倾听,已是非常美好。</h3> <h3>《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大道至简,生活最好的状态。也许,就是物质上的简朴,精神上丰盈充实。一个人精神层次越高,越懂得生命的真谛,所追求的东西也就越是素简。人生,惟愿你我生活安稳,拥有一颗宁静富足、单纯朴素的心,足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