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i>......翔哥摄影学堂.手机摄影课程陪读营.第十三课作业......</i></b></p><p><br></p><p>继续按照老师课程安排,第十三节《什么样的背景适合拍人像?》作业要求:用所学知识点,创作六幅人像作品,然后逐一自我点评。A、干净的背景;B、利用空白、纯粹的颜色;C、有统一的底色;D、寻找视觉引导线;E、找一个框架;F、善用光影;作品遵循:绘事后素原则,先选背景再拍照。</p><p><br></p><p>下面是整理的第十三节课思维导图笔记</p><p><br></p> <p><br></p><p>图一:雨停歇时,我被女孩俏皮的半遮脸所吸引,趁机捕捉她俏皮的样子,在干净的背景里,女孩就跳跃出来了。</p><p><br></p> <p><br></p><p>自评:三分构图法,人物在黄金分割点上。阴天光线柔和,此时画面的明暗反差不大,背景干净,主体突出,主题明确。影调柔美,清新脱俗,拍出了女孩俏皮的模样……</p><p><br></p><p>图二:利用空白纯粹的颜色,在简洁干净的背景里,我被女孩托腮思乐的模样触动,赶紧咔嚓。</p><p><br></p> <p><br></p><p>自评:用纯粹的草坪绿色做背景,从上往下府拍,草帽、女孩服装、绿草三者颜色和谐,遵循了“后事绘素”的原理。</p><p><br></p><p>图三:用静物摆设里最稳定的三角形构图,把人物身体与吉他构成三角形。女孩在轨道边抚吉他歇息时的模样……</p><p><br></p> <p><br></p><p>自评:三角形构图法,人物在黄金分割线上,表情、肢体语言自然,影调合适。</p><p><br></p><p>图四:在老火车站里,女孩做在铁轨道旁,自得其乐的模样触动了我,我拍摄时特别注意要不能“堵气”,赋予画面纵深感和延续性。</p><p><br></p> <p><br></p><p>自评:人物采用三分构图法,表情与肢体语言合适,火车轨道的导引线的出口增加画面空间感、延伸无限远方。但有点遗憾的是车站台的墩避不开,二次创作裁剪后就把导引线延伸感裁没了,只好采用虚化手法。但老师讲过:“好作品不一定要虚化。”所以,以后还是继续多拍多练,一点一点的积累。</p><p><br></p><p>图五:找一个框架,将人物置于框架内远处,进行拍摄,人物扶吉他姿态表情自然,伺机抓拍。</p><p><br></p> <p><br></p><p>自评:框架构图合理,人物拍摄捕捉到位,虽然服装颜色搭配合适,但拍摄背景背后还是有些杂乱,尽管虚化,但依然没有前几幅背景干净简洁,这是以后拍摄时选背景一定要警记的戒律。</p><p><br></p><p>图六:尽管处于南方地区的宜昌下了一个月多月雨,但依然不能成为影响我们拍摄人像的因素。没有阳光普照,我就通过善用反光板、打灯来拍摄。</p><p><br></p> <p><br></p><p>自评:三分构图法,人物表情肢体自然,脸部通过反光板补光后也很自然,人物气质表现到位。</p><p><br></p><p>老师对作品评价:人物不清晰、人物背佝、衣服线条很扯这些细节要慢慢觉知,所以,选好背景只是拍好人像的其中一方面。</p><p><br></p><p>在继续学习练习拍摄的过程里,越来越体会到老师说得:“好照片,无非就是主题、主体、简洁这三点做得好;照片不好,就是这三点做的不好,或者很多细节没有留意。”</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在第23期点评课上,老师为了让我们更进一步加深,对好照片“三要素”的理解,引入了“图形”与“基底”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便于让我们深入思考,去拍摄到一张好照片,而不是简单的“随手拍”。</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基底越单一,图形越突出;基底越干净,图形越高级。</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即:基底不够干净,</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就是背景不够干净,背景不干净,</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也就不简洁。)</span></p> <p><br></p><p>越来越体会到:想拍好做好只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继续学习……</p><p><br></p><p>如果您也希望和我一样不间断的学习,请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进入30节课程的学习,一起享受把自己的肉眼变成“摄影眼”得乐趣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