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物态变化 温度

刘国忠

前言:加※的为重点知识和常考知识,红体字重点关注 一、物态变化<div>(一)从水之旅谈起</div><div>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变化万千,无处不在。</div><div>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大家都知道雨就是水。</div><div>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然而,这美丽的云朵却是由水变成的。</div><div> 雪,从天而降,飘飘洒洒,使大地“银装素裹”,它也是由水变成的。</div><div> 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如下图所示。</div> 太阳照射使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落下时,雨便产生了。假如高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或冰雹的形式降到地面。水是神奇的,它不仅可变成雨、云、雪,还可变成露、雾、霜等,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水会表现处不同的姿态。<div>(二)家庭实验</div><div>人造“雨”</div><div>1、准备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以及冰等物;</div><div>2、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地加热。待水沸腾后,戴上手套,并拿着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同时把水杯放在壶嘴下,观察其现象。(温馨提示: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div> 3、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长柄勺后,又变成了水,水滴落到水杯中。<br>4、实验拓展:如果把水杯中的水,放入冰箱里,水又会变成冰,由此可知水的状态是可以循环变化的。<div>(三)归纳总结</div><div> 通过对水的观察,我们可以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的物质,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通常我们将<font color="#ed2308">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的状态称为固态,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质的状态称为液态,而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的状态称为气态</font>※。例如,我们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水,而冰雪霜雹则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雨雪霜雹雾露虽然它们状态各异,但都是由水这种物质构成的。由此,我们知道水的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font color="#ed2308">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font>※</div><div>(四)拓展延伸</div><div> 你还能列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处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吗?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有怎样的变化?</div><div>例:一般情况下,铁是以固体的形态存在的,但将它投进炼钢炉中之后,它可以熔化成铁水,而铁水流出冷却后,又会成为固态的铁。</div><div>二、温度</div><div>(一)思考:在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所说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物态变化,这个“一定条件”到底是什么条件?</div><div> 我们发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加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也需要加热。而水蒸气变成水需要冷却,水变成冰则需要更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font color="#ed2308">决定物态变化的一定条件便是温度</font>※。温度升高,物质吸热,物质就有可能由固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气态;温度下降,物质冷却,物质就有可能由气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固态。</div><div>(二)温度是什么?</div><div>在物理学以及生产、生活中,我们用<font color="#ed2308">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font>※</div><div>(三)怎样准确判断物体或环境温度的高低呢?</div><div> 生活中,我们常有冷和热的感觉,如何凉水感觉冷,吃冰棍也感觉冷,但它们冷的程度不同;热水热,火也热,但它们热的程度不同。这说明仅仅用文字“冷”或“热”已无法准确描述冷热的程度了。并且人们对冷热的感觉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因此我们需要对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进行量化,好清楚地标示物体的冷热程度。</div><div> 通常我们用摄氏度(℃)作为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font color="#ed230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把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那么,每一等份就是1℃,读作一摄氏度。</font>※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读作“<font color="#ed2308">37摄氏度</font>”※;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font color="#ed2308">负4.7摄氏度</font>”或“<font color="#ed2308">零下4.7摄氏度</font>”※。(一定要记清温度的读法标准)</div><div>(四)如何测量温度?</div><div> 通常我们利用<font color="#ed2308">温度计</font><font color="#333333">来测量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font><font color="#ed2308">水银、酒精</font><font color="#333333">等液体的</font><font color="#ed2308">热胀冷缩</font><font color="#333333">的性质制成的。不同的温度计,测温范围通常不同,通常我们</font><font color="#ed2308">将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的范围称为量程,</font><font color="#333333">例如,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为35℃~42℃,那么35℃~42℃就是体温计的量程;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的精度也不同,通常我们</font><font color="#ed2308">将温度计上能够读出的最小温度值称为分度值,</font><font color="#333333">例如,体温计能够读出的最小温度值是0.1℃,那么0.1℃就是体温计的分度值。</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根据不同的用途温度计可分为:</font><font color="#ed2308">气温计(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font><font color="#333333">等,其中</font><font color="#ed2308">实验室用温度计</font><font color="#333333">是物理实验当中常用的温度计,一般它的量程为-20℃~110℃,分度值为1℃。</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温度计可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即为:</font><font color="#ed2308">液体的热胀冷缩</font><font color="#333333">。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液柱长度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了。</font></div> 如上图所示,图1为体温计,图2为实验室用温度计。<div>(五)怎样正确地使用液体温度计呢?</div><div>使用规则</div><div>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同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便于读数。</div><div>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div><div>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div><div>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div><div>5、根据测量结果记录数据,不要忘带单位。</div><div>总而言之,温度计的正确用法为:一估,估被测物质温度;二选,选合适量程温度计;三看,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四放,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浸没被测液体中;五读,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六记,正确记录测量数据。</div>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充分浸没在液体中,否则将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正确操作如下图所示。 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既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则会导致读数偏小。正确操作如下图所示。 牛刀小试,读下图之中液体温度计的示数。 <div><div>(六)家庭实验</div><div>用体温计测量体温</div><div>1、观察体温计的结构</div><div> 观察体温计玻璃泡前面的细弯管,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水银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在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使进入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div></div> 2、观察体温计的量程及其分度值<br> 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注意,在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动”几下,使管内的液体回到35℃以下,然后将体温计放入腋窝下测温。 <div>5.拓展延伸</div><div>生活中常见物体或环境的温度值</div><div>①南极最低气温 -94.5℃</div><div>②我国东北漠河最低气温 -52.3℃</div><div>③家用冰箱的最低气温 约-24℃</div><div>④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 约15℃</div><div>⑤人体正常的体温 约36.5℃</div><div>⑥沐浴用热水的温度 约40℃</div><div>⑦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 约60℃</div><div>⑧普通火炉内可达到的温度 1100℃</div><div>⑨太阳表面的温度 约6000℃</div><div>⑩舒适的体感温度 18~26℃</div><div>三、课后作业</div><div>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div><div>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iv><div>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iv><div>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iv><div>D.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div><div>2、-20℃的正确读法是( )</div><div>A.零下20度</div><div>B.零下摄氏20度</div><div>C.负摄氏20度</div><div>D.零下20摄氏度</div><div>3、在水的加热过程中,若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div><div>A.偏大 B.偏小 </div><div>C.相等 D.无法确定</div> (4)如下图所示,图1是体温计,图2是实验室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不同点。 四、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