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的西藏琼结县相继诞生松赞干布、五世达赖、达娃卓玛,同时松赞干布还联姻文成公主,创下历史佳话

蒙眼看中国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到西藏不仅要看风光,还要看人文,领略藏文化的风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西藏山南有个琼结县,人杰地灵。若干年前,藏族历史上的几个风云人物一一在这里聚会。第一个松赞干布,一统青藏高原,迎娶汉族文成公主,促进了藏汉大交融。第二个五世达赖,一位学富五车的高僧。第三个达娃卓玛,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人。这三个风云人物出生于同一个地方,更加证明琼结县的不同凡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松赞干布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在他治下完成了青藏地区藏民族的大一统,制订了行政管理法,修有布达拉宫红宫,大昭寺,八廓街。五世达赖喇嘛著有大量经书,丰富了藏文化和佛经,修建了布达拉宫白宫,至此,红白合一,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布达拉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琼结县,西藏山南地区辖县。著名古城,有“吐蕃王朝故都”之称。原名穷结。1986 年改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雅砻曲河谷。面积1029 平方公里。县府驻琼结雪。琼结已有1500 年历史,曾是吐蕃迁都拉萨前的都城所在,建有吐蕃第二大宫殿——青瓦达孜宫。木惹山建有松赞干布等藏王墓群,是西藏藏族唯一的墓葬群,墓地保存有石碑、石狮等雕刻。县境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农牧业发达。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荞麦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松赞干布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藏族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具有雄才大略,一生中军功显赫、政绩辉煌。他13岁时,其父朗日伦赞因部落联盟内部的叛乱而被害,他继承父业登上赞普的宝座。即位之后,首先平息了由贵族勾结地方势力所进行的叛乱,继而以拉萨为都城,建立了称雄西藏的吐蕃王朝。又制定了先西北后东方的战略方针,不断地扩展吐蕃的领域。他注意吸收中原汉民族和周围其他民族的文化,促使吐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空前的发展。他借鉴唐王朝的府兵制和官制,建立了吐蕃王朝一整套的政治、军事组织和制度,并且颁布了法律,还先后从中原及尼泊尔等引进了佛教。他派人到克什米尔一带学习梵文,这些人学成之后将梵文、西域文字同西藏原有文字进行比较,创制了一种有30个字母的拼音文字以及相应的文法。他同唐王室的文成公主联姻,更是藏汉两大民族千古传颂的佳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英武帅气的松赞干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藏王墓,埋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出使唐朝,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浑都迎娶了唐朝公主为妃,便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松赞干布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带了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span></p><p>史书记载</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十五日,唐太宗将李氏封为文成公主将文成公主下嫁弄赞,诏令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虽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但她们在吐蕃地位很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成公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塑像</span></p> <p>文成公主入藏图</p> <p>生前贡献</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30年,继续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 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 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据说吐蕃人是 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徙到 青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作了吐蕃 赞普( 吐蕃国王),人们又称他为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慓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今日的拉萨。藏族文化作为高海拔地区——世界屋脊——的文化,具有高海拔地区的一切特点。藏人以朴厚、豪壮、博大为美, 汲取其他文化,创造了自己的34个藏族文字。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拉萨”藏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西藏发源地—— 神山圣湖,同时被印度教、 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 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神山圣湖上的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似冠着银色“金字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藏过去无完整的历法,以麦收的季节(约为夏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著录。文成公主带去的宫廷乐队,丰富和繁荣了藏族的民间音乐、提高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带去的许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从此藏民掌握了汉族的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了汉族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大发展了藏族的农业生产力。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实,改变了藏民的食品结构,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文成公主信佛,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这对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的确难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不断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此后唐朝又不断送去蚕种,帮助发展养蚕事业。送去酒曲,派人帮助发展酿酒事业。还有碾磨、造纸、造墨等等,也派专人传授。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span></p><p><br></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说到松赞干布,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国师吞米桑布扎。左为松赞干布,右为国师吞米桑布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国师吞米桑布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松赞干布国师吞米桑布扎的老宅,至今保存完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尼木呑巴景区介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景区所在地是藏文字创始人、藏香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的故乡,景区内至今仍完整的保存了吞米·桑布扎故居、经堂、吞巴庄园等古建筑。景区现拥有8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最集中、最为完整的地区的民族手工业集聚地。藏香、尼纸、雕刻并称为“尼木三绝”。而景区拥有的水磨长廊景观即是西藏传统水磨藏香制作生产地,这种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为使吞巴景区的文化内涵及游览内容更加丰富,当地还兴建了全国第一座以藏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另外还将尼木县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集中安排在吞达村进行展示表演,综合各类工艺产品打造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为完善吞巴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景区内将有可容纳300到500人的大型餐厅等设施项目,使游客更为深入地了解体验西藏民俗传统、手工工艺和民俗文化。随着景区的开设,在文化内涵上丰富了日喀则旅游线路上的游览内容,同时在市场方面使得游客有了更丰富的旅游体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吞米桑布扎家乡生产的藏香由吞米桑布扎创制,至今仍沿用古老工艺生产,质量上乘,深受欢迎,一货难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人称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逗留过,虽然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间短暂逗留,仿佛就为留下这些诗篇。他有爱情,他听从心的召唤,可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喇嘛。如今那遥远的布达拉宫边,西藏 温暖清洁的阳光下,藏人们依旧传唱着“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美丽而醉人的容颜,时时荡漾在我的心房”,这是六世达赖自己写的 情歌。 玛吉阿米直译为“未嫁少女”、“未嫁娘”;据说八廓街的黄房子正是诗中这位少女居家之地,或说是微服出行的仓央嘉措以少年宕桑汪波的名义与情人幽会之处。这幢黄颜色的小楼骄傲地存在并成为某种象征,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西藏一直被广为传颂。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由于作者特定的身份,所有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所以神王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怨憎会、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然而愈是如此,便愈加凸显示出人间情爱的珍贵美好。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面林园的湖中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在这里邀集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仓央嘉措编写了很多的情歌,让大家演唱,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传唱开来,很受人们的喜爱。在龙王潭,仓央嘉措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的姑娘,名叫达娃卓玛,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仓央嘉措和她特别相知相爱,好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白天他们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仓央嘉措非常喜欢达娃卓玛,认为是神灵的赐于,前世的缘份,他写了这样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拉萨人烟稠密 琼结人儿美丽 我心心相印的人儿 是琼结地方来的 俗话说,甜青稞往往酿成苦酒,快乐往往变成悲哀。后来仓央嘉措发现达娃卓玛好些天没有到龙王潭来了,给她捎信约会,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样没有回音,亲自到她住处拜访,只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跟邻居们打听,才知道达娃卓玛被她父母带回了琼结好多天了。仓央嘉措像丢了心爱的珍宝,心里特别难过。他失魂落魄,烦闷的时候,编写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说琼结琼结”的歌。从此,仓洋嘉措再没见过达娃卓玛,达娃卓玛成了他梦中的情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前面是六世达赖的情人一一达娃卓玛的故居,后面山坡上的雕楼与城墙,竟然是松赞干布修的,更称奇的是松赞干布,达赖五世,达娃卓玛拥有同一出生地一一西藏山南市琼结县。西藏民主改革前,达娃卓玛的家还保存完好,后毁于民主改革,目前的故居依原样在原址修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达娃卓玛家的酒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年—1682年),是我国藏传佛教高僧,于藏历第十绕迥之火蛇年(公元1617年)7月出生在山南附近的雅陇琼结钦瓦达则宫。在1652年,36岁的五世达赖受清顺治皇帝的邀请,来北京弘法。到北京时,清帝与后妃太子并诸亲王请受灌顶,赐以金册金印,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领天下释教菩提瓦赤拉拉旦达赖喇嘛”。于1682年2月25日在布达拉宫圆寂,享寿66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达赖五世故居议事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保存在达赖五世故居他撰写的藏文经书。</span></p> <p>出生在尼木吞巴的吞米桑布扎一一松赞干布的国师</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部分老图和历史资料取自网络,若作者不愿,告知后立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