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想单飞了】 丫丫一天天长大,独立性日渐显现出来。</p><p> 昨天准备送她回家,她坚决反对,坚持自行回去。我终归不放心,把她送到楼下,她怎么都不让我进大楼,乘我不注意,飞快溜进电梯,一个人回了家。我马上与在家的丫丫妈电话联系,确认丫丫已回家后才放心离开。</p><p><br></p> <p> 【道歉】 丫丫晚上打来电话,张口就说对不起了爷爷。我有些诧异,怎么会说对不起呢?丫丫说下午回家的事,觉得有点对不起爷爷。我说没事。</p><p> 丫丫的道歉,我开始以为是丫丫妈要求她这么做的。后经核实,完全是丫丫的个人行为。</p><p><br></p> <p> 【几点启示】 丫丫道歉这事,给我们几点启示。</p><p> 1. 丫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与身体也会同时增长,家长们的监护方式也要随时调整。</p><p> 2. 丫丫这只“响鼓”,看来真不需要“重锤”。很多时候,只须点到为止即可,即维护了她的自尊,又指出了她的问题。</p><p> 3. 基本的是非对错评判,已在丫丫心中萌芽。</p><p> 4. 发现自己错了,勇于承认,并用实际行动来改正,这个犹为可贵。</p><p> 5. 逐渐放开丫丫的行为自由度,是随其年龄增长自然而然的事。但家长们的监护,却不能因此放松,起码做到外松内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特别是一些特殊场点(如不与他人同乘电梯等),更得小心为要。</p><p><br></p> <p> 【丫问】 “爷爷,上次问你的问题帮我在百度上查了没有?”</p><p> “什么问题?”</p><p> “生了宝宝后,妈妈肚子里为什么还有一个水球?”</p><p> “这个~我确实不知道,空了帮你查一下。”</p><p><br></p> <p> 【同义字】 “丫丫,每次你给鱼喂食,都要倒许多出来,喂不完又要倒回去,这是为什么昵?”</p><p> “不知道。”</p><p> “你知道有哪一个字,是形容犯同一种错的?”</p><p> “傻。”</p><p> “对。傻的同义字是~”</p><p> “笨。”</p><p> “对。笨的同义字是~”</p><p> “蠢。”</p><p> “回答正确。”</p><p><br></p> <p> 【有点考人】 丫丫做数学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p><p> 小明放学回家后,妈妈让他去放鹅。放鹅路上小明遇到了他家的邻居。邻居说:“你家养的鹅真多啊!一共有多少只啊?”小明说:“你看,一半的鹅下了水,一半的一半正在往水里走,剩下的15只正在周围的草地上休息。你说说我家养了多少只鹅?”</p><p> 丫丫问我,我想了一会,觉得条件不够。这题暂时就搁置起来。第二天丫丫说她问了妈妈,妈妈马上就做出来了。我问丫丫你懂了吗?她说懂了。我说那就告诉我怎么解的?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忘了。</p><p> 第三天与丫丫爸谈到这题,丫丫爸在纸上边画图边列式子,说一共有60只。我好像一下子也明白了。</p><p> 第四天想起这题,我又有点犯迷糊了。题中,总数是未知数,一半是未知数,一半的一半也是未知数,只有留在草地上的15只才是已知数。只有确定总数60只,才知道其一半(已下水)是30只,才能得到已下水的一半15只(下水路上)。凭空想了一会,不得要领。</p><p> 还是老老实实学丫丫爸,拿出纸画草图,结果一目了然。</p><p> 事实证明,做题结合画图太有必要了。</p><p><br></p> <p> 【拒绝无效】 “妈妈,婆婆又估倒亲我。”</p><p> “你要学会拒绝噻。”</p><p> “拒绝无效。”</p><p><br></p> <p> 【泡泡机】 一大早,丫丫见我来了,高兴地拿了一个类似玩具照相机的东西让我看,说这是泡泡机,她做梦都想得到。她说,这是她用在少年宫上英语课,挣了200积分换来的。我说不错,自己挣的比大人花钱买的强。(这张图是丫丫P的)</p> <p> 【唱歌】 离做作业时间还有十分钟,丫丫拿出音乐课本说,我给你唱首歌吧。我说要得。她先唱了《一对好朋友》,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再唱《吉祥三宝》,最后想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没成功。我说丫丫唱的不错,只是有些音唱不准,主要是你不会识谱,一定要学会识谱,拿到歌本就能唱。她点点头。</p> <p> 【小虫子】 丫丫突然惊慌地从书房跑出来,说爷爷你来看这是什么虫子?我进去一瞧,地上一只小虫子正慢悠悠地爬着。丫丫说有没有毒?我说没有毒,顺手扯了一张纸,包着小虫子丢进便槽冲掉。由此想起丫丫爸当年,在丫丫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最喜欢在野外用树枝捣鼓小虫子的情景。男娃女孩就是不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