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课标深挖《长江流域》的趣味地理课堂——玉燕中学 温小龙

1、运用地图简要说出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br>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br>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长江流域》是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的主体,是学习中国的整体概况之后,转入中国分区地理学习的第二个区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本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七个不同尺度的区域进行学习,选择的区域、纵贯南北、横联东西,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体的认识祖国,掌握不同类型、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学习方法。长江流域地区是以干支流水系为主体构成的流域带,是一个跨我国东、中、西部和地势三级阶梯的区域,区域范围广、区域特征和区域内部差异显著,此外由于其所处的位置特点,使其在我国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应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区域学习中打好基础;从学习的角度看,这个“区域”是整体中的局部,学生可以空间尺度的视角,以中国地理总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系列活动自主建构该区域的区域特征。因此,本课“教”的主线以引导、举例等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材料、微视频等为辅助教学。“学”的主线以自主学习活动、读图获取知识,从空间尺度学习长江流域水文特征,直观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图文材料识“黄金水道”便利的水运条件、巨大的水能资源及综合开发、著名旅游景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分析长江流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知识目标:<br>1、运用地图,认识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br>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br>3、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br>过程目标:<br>1、通过读地图、画图贴图、分析示意图、导学案等活动,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等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br>2、通过图文材料、读图、阅读、自主学习等活动识“黄金水道”的通航里程长、无结冰期四季可通航、运货量大、港口多,水运条件便利。<br>3、通过图文材料、读图、微视频、自主学习等活动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 <br>情感目标<br>1、通过长江流域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不同地区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和互利的意识;渗透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念、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br>2、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化的学习能力。<br>教学重点: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br>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h1><b>一、导入新课:</b><br>观看视频《长江流域》引出课题:</h1> <h1><b>二、讲授新课:</b></h1> 1、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并出示长江的干支流及流域范围。<br>2、课件出示导学案,学生自主完成。 3、提问学生回答导学案,并出示归纳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八上地图册和课前用“透明纸”在八上地图册14页“中国地势图”和17页“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描绘好的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 2、引导学生在已描绘好的长江干支流图画上流域界线。 3、把画好的长江流域图“透明纸”贴到八上地图册14页“中国地势图”、15页“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 16页 “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7页“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18页“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4、给学生分组合作并着带问题完成贴图活动。 5、学生分组合作贴图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活动:<br>小组(一) 小组(二) 小组(三) 小组(四) 课堂巡视指导 4、请同学当小老师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5、小结归纳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 1、课件展示:2018年5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长江深水航道向全球开放,五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港的新闻材料和万吨级海轮图片。 2、课件展示:图7.20 长江水系通航河段示意图,结合材料指出五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港的位置。<br> <div>3、学生自主学习:读第42页图7.20,找出长江重要港口,并说出港口位置。</div> 4、小结归纳并出示长江重要港口及港口位置。 <h3>1、课件展示图7.19长江流域图,<b>合作学习:</b>找出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的名称及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哪一河段?</h3> 学生用白板笔直接圈出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的名称: 给学生复习长江干流各河段界点: 2、课件展示:长江干流剖面图,分析归纳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 3、课件展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提出问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除了可以发电,还有哪些效益? 4、带问题观看视频:《三峡水利工程》 5、归纳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并举例:长江三峡的发电量按着上海居民每户家庭平均每天使用13.2千瓦时计算,能够满足大约2400万户家庭,超过5000万人的用电需求。 6、读课本44页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和图7.25三峡水利枢纽发电受益区示意图:说一说三峡水利枢纽的受益区涉及哪些省区?这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br> 7、提问学生回答,并小结归纳《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受益涉及的省区及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8、问题引导:除了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还蕴藏着哪些资源?<br> 9、小结归纳: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 <h3>吸引学生的兴趣,特别介绍丰富的旅游资源:</h3><div><br><div>(一)四川九寨沟:美如仙境</div></div><h3></h3> (二)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 (三)江西庐山瀑布:引用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更好的了解庐山瀑布的景观。 (四)安微黄山迎客松:是安微黄山松的代表。 <h1><b>三、课堂小结:</b><b style="color: inherit;">(通过思维导图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b></h1> <h1><b>四、课堂练习:课件展示</b></h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并举手抢答: 学生回答课堂练习: <h1><b>五、布置作业:</b></h1> <h3><b>作业要求:自由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最后做成课件,下节课派代表介绍。</b></h3> <h1><b>六、板书设计:</b></h1> <h1><b>个人简介:</b>温小龙,大学本科毕业,任教至今十二年,担任学校初中地理学科组长至今八年,获首届“京汕杯”比赛地理科特等奖,北师大助力汕尾骨干教师、被评为陆丰市年度优秀教师,获得陆丰市中小学电脑课件比赛一等奖、学校“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承担过汕尾市公开课教学任务,主持过校本课题研究。</h1>

长江流域

课件

学生

学习

区域

长江

特征

水能

归纳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