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川藏线骑行记(之二)

胡杨赞

<p><b><i>七旬翁老当益壮两老汉疯骑川藏(之二)</i></b></p><p><br></p> <p>文字记述:褚宏伟(原创)</p><p>图片视频:褚宏伟 钱根宝</p> <p><b><i>两老汉疯骑川藏线之翻越折多山</i></b></p><p>2020.6.29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这首唱红了全国,唱遍了世界的情歌,深深吸引着我们,骑,骑加油骑,从泸定骑50公里山路,到傍晚终于骑到康定城。歌美山城更美,小城沿山坡而建,藏式建筑,色彩以铁绣红为主,很美。爬坡很陡,有时推行和骑行速度是一样的。我们在成都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将20公斤行李邮寄回家,将10公斤饮具,米,汽油,油捅都扔了。轻装前进,夜宿折多塘藏民客棧,天明出门爬山21公里至折多山顶,转而下大坡37公里到了新都桥,这家藏民客棧,又便宜又干净,每人50元还包早晚餐,</p><p>这三天沿途风景都很美,我就不一一表述了,只重点讲一下,单身美女徒步走川藏,她,三十多岁,一个孩子的母亲,1米7的身高,面目清秀,披肩发,家在苏州,老家盐城人,推着一辆由婴儿车改装的手推车,带上一切生活用品,包括帐篷,睡袋,饮具,食品,电池,二部手机……。从苏州出发己4个月走到了这里新都桥,还要走三个月才能到拉萨,我俩都不敢相信,一个女人徒步独闯苏州一一拉萨,太牛了。今日安睡,明日爬山53公里到八角楼。</p> <p>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p> <p><b><i>俩老汉疯骑川藏线之布珠民居三姐妹客棧</i></b></p><p>2020.6.30日清晨饭毕,离开折多塘,骑行爬坡16公里,于中午时分穿越折多山隧道,隧道平整光亮有5公里长,出隧道口即30公里的大下坡,骑行下滑很冷,我将棉衣穿上。途经松茸村,村口的茶马古道群塑十分壮观,留影拍照。飞速下滑,八角楼一闪而过,直达雅江镇,在镇口老钱路遇四年前,单车独闯川藏时的三姐妹客棧老板,藏族,高大个儿,面容慈善,热情交谈,帮我们拉运行装至客棧,我俩骑行爬坡17公里后也到达。</p><p>这几天骑行共路遇11个,徒步推行者,他们都是单身独闯,其中还有三个分别来自海南,苏州,汉中的女汉子,有一个还带了条大凶狗和一只洁白的大鹅,真乃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我等爷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吗。</p><p>刚到三姐妹客棧就下起了中雨,这个客棧己经营了11年,在318线上很有名气,在这深山老林里,大多骑,步,驾友都想来此一住,不止是他的客服住餐又便宜又好,还有一段新旧藏民的时代变迁,以前老扳两兄弟家境很穷,取不上妻子,兄弟俩合取一个老婆,并生育了三个美丽的姑娘,艰难生活,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大发展,全家共努力,同创布珠三姐妹客棧,由小到大越办越好,每日客源不断,三姐妹主管,两父亲和母亲身体很好,顶力相助,现每人每天60元包早晚餐,因老钱和老扳是老相识,只收我们每人50元的二人套房。骑了一天车较累,洗了热水澡后就餐,有二荤四素一个汤,和米饭,自己随便取,尽吃但不能浪费,味道很好有江南口味。院子很大能停许多车,院墙上挂满了,多年来全国各地的,勇闯川藏队友们的旗织,卧室的四周墙上,甚至天花报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骑友们的签名,二楼的二间客厅,更是佈满了,锦旗,照片,和签了名的骑行服,看了真叫人震憾和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舒服的睡了一晚,老钱因下30公里大坡,天凉风冷又未穿棉衣,肚子受凉有点拉肚,决定在这休整一天,明日再行。</p> <p><b><i>俩老汉疯骑川藏线翻越尼玛贡神山</i></b></p><p>2020.7.2日,阴转多云,早起离开了海拔3200米的香克宗,布珠三姐妹民居,出门就爬大坡,今日骑行难度是五颗星,要骑行86公里陡上陡下的山路,到红龙乡住宿,上升海拔1500米,要翻过4668米的尼玛贡神山,和4713米的卡子拉山,走天路十八捌,是考验我们的一天,还好昨天休整了一天,今日精神焕发。路遇二背包客徒步健行,拄着拐杖,一男一女,陝西和重庆人,都很年轻,真认人佩服,十八捌真陡,许多地方我俩都推行,大载重车过时,要特别注意,后轮常会挤着你,有一次差点将我挤到路边的沟里。路遇一石家庄老者73岁,从成都出来,实在骑不动了,连推车的力气都没有了,准备将车买了,打道回府,还有许多年青人沒经过锻炼,骑行也很困难,屁股都磨破了,咬牙坚持。海拔上升越高,连树都不长了,只有草地,天更兰了,半山腰里的云朵,伸手就可摸到,山顶上还有一个解放军的雷达站,巨大的天线不停地转动作,保卫着我国的天空。到了到了,到了红龙乡的藏民客棧,每人50元包早晚餐,四菜一汤口味很好,洗漱安睡明日再战。</p> <p><b><i>俩老汉疯骑川藏线之天葬</i></b></p><p>2020.7.3日,阴有雨,海拔4200米,从红龙乡到禾尼乡90公里,都在4000米以上骑行,难度系数二星,沿途没有树木,只有草地,景色一般。</p><p>昨晚与店老板父亲闲聊,藏民老汉78岁,58年参军,62年参加了中印战争,他说解放军能打仗,只要大炮一响,我们就冲锋,印度兵不行,只要我们炮一打过去,他们比兔子跑的还快。老汉有七个孩子,几十头牦牛,还开了旅店,生活富足,他说共产党,毛主席好,把他们从火坑里救了出来,以前生活很穷很穷,大雪天都没有鞋穿,有一年冬天他光脚翻雪山,差一点冬死山里。我说,还是毛主席好,达赖啦吗不好,他一下不说话了,只念经,我想藏民都是信佛的,藏民都感恩毛主席,感恩共产党,但也不说佛主达赖的坏话。</p><p>行走半日的山里,突然近百只大老鹰飞落山坡争抢叼食,平时连一只老鹰也不见,哪来的这么多雄鹰,真不解,再仔细一看,老鹰都是从不远处的房架上飞来的,是人功喂养的,喂老鹰做什么?哦,这里藏民最高等级的葬礼是天葬,只有沒有做过坏事的好人死后,经高僧同意才能天葬,有二名专门从事天葬的僧人,将人洗净后,剖腹将内脏先取出喂鹰,而后将尸体切成小块喂鹰,尸体吃的越干净越好,代表人己升天,吃不干净就不太好。所以有人专门喂养鹰群,从事这门丧事。</p><p>经过理塘县,我俩专门去参观了,全国最大的千户藏民乡,说是乡,其实乡里的建筑比县城都不差,还更加热闹,街道整洁干净,武警巡逻治安特好,商铺连连,顾客盁门,物价便宜,</p><p>以做银器工匠铺聚多,买藏药,冬虫夏草,贝母,天麻沿街叫买,冬虫夏草十元一根,甜甜的香豆子烤饼特好吃,5元钱二个,我俩买了四个,一个西瓜坐在台阶上解决了中午饭。</p><p>90公里行程己过大半,老钱有点累了,被我拉了很远,我正在艰辛爬坡,突然一白色挂云南牌照的小车,在我前边停下,司机招手示意我也停下,我刚停下,车里下来三个姑娘和一个帅哥,笑脸向迎,夸我一老汉骑行独闯川藏,很是敬佩,同时打开后车厢门,给我拿食品,我说谢谢够了,他们四人说,他们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他们也是爱心接力,让我好感动,言毕我送他们先走,我还要等一下,我的老伙伴老钱,他己75岁累了在后面,他们一听是二人,又从车里拿出许多食品和水,装了好大一口袋,盛情难却,再三感谢,只能收下。拍照留念,挥手告别,一路平安。</p><p>禾尼乡就在眼前,马上就可休息,突然一片乌云过来,雪声大作,还沒来及穿雨衣,豆大的雨点泻落,半身己湿,进的客棧,换衣就餐,雨也停了,外面很冷,打开电热毯,安睡了然也。</p> <p>谢谢阅读观看,精彩故事,美丽风景还在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