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阳光是异常炽烈的,若不是要苦钱养家,大白天都懒得出门。<br>但夏日的晨风又是清凉的。沿建水临安步行街西行,不多时,便能到“朝阳楼外•小桂湖”。<br>过去时候的小桂湖,是种了许多荷花的。<br>每每六、七月份,是荷花开得最盛的时候。<br>“七十年代”末,我正上初中,有位同学,家就在小桂湖边,他长得憨态可掬的样子,衣着也很朴素,由于家中兄弟姊妹多,多数时候吃的是杂粮饭。我家住城南郊,懒得回家时,便提前跟父母打声招呼,去这位同学家吃住。<br> 熟悉了同学家,更熟悉了小桂湖的荷。<br>那时候,工人俱乐部就在小桂湖北侧小岛上,隔了一箭的水面,便是左岸边的同学家,同学家是一幢土坯墙瓦房,后门是通往水边的,蜿蜒的水边篱笆墙又将他们家与隔壁邻居家隔开。邻居家的后门也通往水边,紧邻水岸的地方载了几大株鸡冠花,清晨的时候,总有个穿水红色连衣裙的俊俏少女在岸边浇花,太阳高些时,少女又会用竹篙撑一条小船往湖中划去。这时候我同学急了,连忙喊上我,撑起自家小船往荷道深处划去。我问他去做什么,他说去打莲蓬。<br> 其时,荷叶连成碧,荷花粉红中透着莹白,长长的荷杆在小船过处晃动着纤巧的身姿,荷香悠然的弥漫开来,熏得人有些微醉,前面小船上少女的裙摆在晨风中不时飘起,这一切,显得是那样的宁静与安谧,圣洁得可以净化任何浮尘,小桂湖的美,此时无以言表,只能用静止和屏息来描述…… <p>后来我知道,小桂湖原来不叫小桂湖的。人们习惯叫它洗马塘。原因是当年建“惠历”城池时,修筑城墙和城门的土是从这里取的。由于土取的多,于是形成了深坑,久之便成了水塘。相传当时有位监督筑城的将军,会将战马牵来水塘边洗浴,于是这片水域便有了个俗名:“洗马塘”。几经风雨更迭,洗马塘逐渐形成了上、中、下三潭水域,面积七万余平方米。湖堤婉曲,古树遮蔽,垂柳依依,形成了“三面荷花四面柳,烟雨楼台入画屏”的美景。</p> <p>明代状元杨慎(1488-1559),原籍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宰相杨廷和的儿子,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杨慎十九岁应四川乡试考中举人,二十四岁应殿试,是明代四川地区唯一的状元。洗马塘北侧小岛为叶家山址,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建水籍进士叶瑞告老还乡后所建盖,岛上建有叶氏宗祠。明嘉靖三年(1524),杨升庵谪戍来滇,在阿迷(今开远)好友王廷表的陪伴下,两次来到建水都寄寓在洗马塘边的福东寺和叶瑞家中。因这里堤垂杨柳,山水俱佳,与其故乡四川新都桂湖相似,他便触景生情地说:“此山水双佳,颇与故居新都桂湖相仿”。洗马塘因此得一雅名:“小桂湖”。</p> <b><i> 福东寺远眺</i></b> <b><i> 福东寺内景</i></b> <p>只是后来,叶氏宗祠因火灾被焚毁,原县工人俱乐部也因“朝阳楼外•小桂湖”项目的实施撤除。倒是始建于明嘉靖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的福东寺仍保存完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对杨升庵十分敬佩的临安知府贺宗章,常到小桂湖、福东寺一带流连寻古,在其所著《幻影谈》中,有“福东寺、泸水绕其前,有池数十亩,种荷花,中有堤埂,栽杨柳,风景绝胜,升庵先生名之曰小桂湖,以其似新都桂湖也”的叙述。为纪念杨升庵,贺宗章多方寻找,在昆明高峣找到杨升庵的遗像拓本,刻石为碑,镶嵌在福东寺临水轩榭一间屋子的墙壁上,成为云南现今仅存的一块杨升庵刻石画像。画像中的升庵先生宽袍长袖,手扶筇杖,面容清秀,一副飘逸出尘影姿,旁边还有云贵总督范承勋、戴炯孙(昆明人、清道光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临安知府贺宗章的题记和题诗,表达了对杨升庵的颂扬和敬仰。</p> <b><i>福东寺临水轩榭</i></b> <b><i> 云南省内仅存的升庵遗像拓本石碑</i></b> <b><i> 石碑升庵像细节</i></b> <p>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人吴昌祀在此为官时,曾题写“小桂湖”匾额,悬挂于福东寺临水轩榭之上,一侧还有跋云:“吾蜀新都县桂湖也,杨文宪公故居也,后人即地建祠堂。平挹野色,远吞山光,水榭楼台,炯出尘表,至今称川北名胜焉。此间为先生流寓之所,山水与桂湖相仿佛。曾宗一、吴克庄两孝廉暨士绅等共嘱留题,爰书三字,并系数语以识之。壬寅仲夏蜀南吴昌祀”。匾额下还有云南著名文人陈荣昌撰书的对联:“胜地转庐江,画成烟雨楼台,剩一片夕阳芳草,看新都公子行吟处;喜月到天庭,人在莲花世界,趁此际香温茶热,忆茂叔先生得意时。”</p> <b><i>福东寺临水轩榭</i></b> <p> 叶瑞故宅水林园内原有杨升庵、叶瑞、王廷表三人泥塑坐像各一尊,高一尺余。叶氏后人称:此像是先祖在世时,请匠人按照真容塑造的。此文物珍品,独一无二,可惜被毁其二,幸存的升庵塑像也弄得失去真面目,今更难觅其踪。</p><p> “湖畔垂柳漫漫,绿树红花;湖面鱼儿戏水,菡萏飘香;湖心有岛如黛(明朝时湖心岛曾有一亭谓之“石梁阁”、后损毁),四时天光山色尽收湖底,让人驻足流连”。有诗为证:“小桂湖上石梁阁/石梁阁外雨纷纷/迎风燕舞寻常事/纹毂愁起总成思。”</p><p>因了杨慎(杨升庵),小桂湖平添了浓浓书卷气与翰墨香,从此便声名鹊起。</p> <b><i> 临水轩榭看风景</i></b> 为改变一段时期以来,建设管理相对滞后,小桂湖区域内各种违章建筑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水体环境污染,昔日美景消失殆尽等局面,恢复历史风貌,优化建水古城人居环境,打造旅游品牌,2010年6月,按照“朝阳胜景,桂湖临安,山水融聚”为主题,以“一轴”、“一面”、“一带”、“二环”、“五区”为框架的规划思路,建水正式对小桂湖公园实施改造建设。 如今,总投资达4.5亿多元的“朝阳楼外•小桂湖”项目已基本完成,“一轴”:“朝阳胜景”古城核心保护区的朝阳楼传统轴线核心;“一面”:"桂湖临安"小桂湖传统山水古建筑风貌面;“一带”:建水泸江河“泸江烟柳”风貌景观带;“二环”:环绕小桂湖滨水的生态步行环道和环绕古城的车行消防环道;“五区”:一区“朝阳胜景”朝阳楼广场胜景休闲区、二区“桂花夜月”古城客栈休闲区、三区“桂湖香荷”高尚会所养生区、四区“市井街巷”古城市井文化商贸区、五区“泸江米轨”风情酒吧文化休闲区,已优化规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夏日清凉的晨风中步入小桂湖,只见山水环绕、堤岸翠绿,朝阳胜景入画来,环湖步道碧水依的美景让人痴迷沉醉,流连忘返。<br>入朝阳胜景,过新建的三孔小石桥,便到了湖中长堤。堤上古树成荫,绿意盎然,鲜花盛开,清风拂面,令人十分惬意。其中一株俯身至水边的老凤凰树异常惹眼。一位老者正坐在树下拉二胡。触景生情,猛然想起,曾住小桂湖边的同学当年暗恋邻家那撑船少女,有个傍晚,他一人独自散步,就在这株老凤凰树下,看到少女与一英俊少年相依偎……<br> “失恋”使同学伤感了好一阵子。多年后的某天,他忽然悄悄告诉我,说他要结婚了。他的初吻给了位自己心仪的姑娘,而且就在小桂湖那株老凤凰树下。 <br>一群游人说笑着走过来,他们中有男有女,看上去都在六十上下年纪,他们在湖堤上赏花、拍照,在老凤凰树下驻足流连,享受着小桂湖极美景致带来的美意。<br>而我,已在这夏日的清风中,放飞着思绪,任时空变幻的缠绵悱恻肆意蔓延,沉醉在小桂湖的温煦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