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楼——栊翠庵红梅独放

空谷幽兰

<p> 美在凄绝</p><p> 《红楼梦》程乙本第四十九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画面,“(宝玉)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似装在玻璃盆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我们不妨闭上眼睛想一想,搓绵扯絮,一夜飞雪,大观园粉妆银砌天地迷茫,小山丘下尼姑庵里几枝红梅穿墙越嵴临寒独放,清香幽怨,宝玉闻踪而至。</p><p><br></p><p> </p> <p>  </p><p> 生命之美,每在极致!</p><p> 我曾经给一位朋友写过这么几句话,“很奇怪,有时,气质是能够闻出来的,昨天到一个地方,我分明真的闻到了她,是用心闻到的,那一刻心中有种欣然的凄凉,似乎是触摸到了生命的质感!”</p><p> 我想,“闻”字浸润着对生命的无限尊崇和敬爱以及对生命美学的潜意识地呵护和推展。</p><p><br></p> <p>  宝玉踏雪寻梅,写得太好了,人世间真正美的东西、青春的东西是无法躲藏的,那怕是美在深闺、美在幽谷,终究会遇到有缘人去怜惜和赞叹。</p> <p>  妙玉身锁栊翠庵,心性孤傲超绝,可那人性中最能打动人的青春之美却在群芳竞艳时亦寂寞难掩,越过藩篱,临寒独放。</p><p> 或许正是精华难掩,美的自然流泄,才更需要心不染尘、“心海无波”之人去呵护,只可惜天不护佑,俗尘凡世,对美的觊觎只能是蹂躏践踏摧残伤害,她的名字那个“妙”不正有脆弱、短促的意思吗?也不正暗示了她将走向一个如何悲苦凄惨的人生结局吗?红梅之美得需要一个多么恒久地铺陈和对“腌臜”尘世地粉饰才可以寂寞独绝?!</p> <p>  其实,滚滚红尘,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爿幽微之所——美的乐园,柔软到无法感知的程度。或许就是朋友所言“赤子之心、少年永驻”这种不染纤尘、拒绝岁月的唯美状态吧。 </p><p>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小景、微情琐事——懒散小憩初醒、雨后的碧空、暮色四合的远山近影、一抹陌生的笑颜、一个羁旅的背影、一片落叶、一处繁花、一池蛙鸣蝉唱,一声悲声涕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能让我驻足遐思,也都能在我心里缓歌低吟,有时甚至会无端地泪光点点!</p><p> </p><p> </p> <p>  这种状态,是生命美学,而美是要有发现的眼睛和心灵,一旦这东西存在,她不只是能被看到,更能被“闻”到和感觉到。也许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背影,都能奇妙地传递。这种传递是可以穿越时空的。</p><p> “美”这个东西即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是讲“她”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主观是指“美”要依附与“发现、怜惜、欣赏、守望和等待”。</p> <p>  而宝玉有佛性佛心、悲悯情怀,俯瞰众生,琼芳尽览!踏雪寻梅,非他莫属!</p><p><br></p><p><br></p><p><br></p><p>(管窥蠡测,贻笑大方。美图援引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