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做好我校今年中考和会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学校决定今天下午召开中考及会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会议具体要求如下:</p><p>一、时间:2020年7月9日下午17:00</p><p>二、地点:东昌学校办公楼会议室</p><p>三、参会人员:沈强副校长、何启光教导、九年级全体科任及班主任、八年级生物、地理科任教师。</p> <p>会议由沈强副校长主持</p> <p><b style="font-size: 20px;">会议议程:</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一、各科任教师汇报本科目第三次模拟考试的情况。</b></p> <p><b>地理</b></p><p><b>梁珀玮老师</b></p> <p><b>八年级二班生物</b></p><p><b>伍秋瑜老师</b></p> <p><b>八年级一班生物</b></p><p><b>吴琼英老师</b></p> <p><b>语文</b></p><p><b>林喜阳老师</b></p> <p><b>英语</b></p><p><b>曾波老师</b></p> <p><b>数学</b></p><p><b>骆玉金老师</b></p> <p><b>历史</b></p><p><b>覃爱华老师</b></p> <p><b>化学</b></p><p><b>吴琼英老师</b></p> <p><b>政治</b></p><p><b>张昌统老师</b></p> <p><b>物理</b></p><p><b>沈强老师</b></p><p>一、对试题的认识 </p><p>试题的内容符合课标要求,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也符合近年来中考要求,而且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但本次试题难度还是稍有一些较大。 </p><p>二、题型分析</p><p> 1、题型结构:</p><p>选择题10道30分,填空题7道28分,作图题2道4分,实验探究题2道16分,综合应用题2道22分。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试题中还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p><p> 2、难度情况:基础题:50分;中等题:20分;难题:30分,按照中考出题易中难比例:7:2:1来看,基础题占70分,中等题占20分、难题占10分,这次使用的试题中基础题占50分,比中考规定比例中的70分,少了20分;这次使用的试题中中等题占20分与中考规定的20分一样;这次使用的试题中难题占30分,比中考规定比例10分多出了20分。总体来分析这次使用的试卷难度还是偏大,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p><p> 三、试题分析:</p><p>1、选择题:多考查基础知识;2、填空题:多考查基础知识;3、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动手能力;4、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5、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p><p> 四、答题分析:学生答题做错突出情况: </p><p>1、第8题利用液体压强和浮力公式综合分析,学生做错较多,反应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欠缺</p><p>2、第10题根据提供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电路,学生做错的也比较多,反应了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能力欠缺;</p><p>3、第13题的第二空考对物理名人的记忆,学生做错的比较多,反应学生对课本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不够重视;</p><p>4、第15题考换轮组机械效率计算,还是有大部分学生不会计算,反应学生对偏门的计算公式记忆不够重视;</p><p>5、第16题考家庭电路中电能的计算,学生做错比较多,反应学生对电工的计算不熟练;6、考热值和比热容公式的综合计算,学生做错的比较多,反应学生对这两个公式的记忆不够,对公式的变形能力不够,大量计算能力不够;</p><p>7、第19题考浮力、重力公式综合应用,学生做错较多,反应学生欠缺综合分析能力;8、第20题利用坐标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学生在该题第4小题做错的比较多,从学生的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缺乏综合题的分析能力;</p><p>9、第21题计算题主要考利用速度、重力、压强、功的计算公式 进行计算,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公式记忆和利用还是不够熟练,同时学生审题还是不够认真,造成计算出现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p><p>10、第22题主要考利用坐标提供信息结合电功率公式、电能公式的综合计算,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利用坐标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能力还是不够,综合分析能力不够,该题比较难的第2、3、4小题作对的学生比较少,有待后面继续强化训练。</p><p>五、成绩分析:</p><p>九一班:平均分63.3分、及格率64.3%、优秀率7.1%、低分率7.1%、九二班:平均分26.1分、及格率0%、优秀率0、低分率64.3%;整个年级:平均分44.7分、及格率32.1%、优秀率3.6%、低分率35.7%。</p><p> 六、学生答题共性情况分析:</p><p>1、学生对课本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不够重视造成一些填空丢分;</p><p>2、从学生的计算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缺乏综合题的分析能力;</p><p>3、普通学生在基础题的答题时还是没有扎实的掌握,还有较多的基础题没有答对,甚至不做;对训练过的4分作图题,九2班的学生还一少部分的学生也没有画,说明调整学生心态和学习态度十分有必要; </p><p> 4、学生答题书写还有不规范的,比如:书写不清晰、选择题图画不标准等。</p><p>七、今后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p><p>(一)、对两个班中的学困生:</p><p>复习思路:</p><p>1、按章节找出符合这部分学生能力,然后通过记忆填空就能得分的考点,并编写相对应的练习,反反复复的背诵记忆和练习。</p><p>2、重点加强必考作图题的训练,让学生百分之百的获取4分。</p><p>3、重点加强初中物理中常见仪器的读数,获取2-4分。</p><p>4、重点记忆一些估算题的数据,获取选择题的3分。</p><p>5、重点训练学生在最后两道计算题中学会书写已知条件和求,获取2-4分。</p><p>6、重点训练学生记忆力学和电学中的重点公式,学会计算出最后两道计算题中简单的第1、2小题,争取获得4-6分。</p><p>7、简答题要求学生一定要书写,不管多与少,也能获取1-2分。</p><p>复习方法:</p><p>1、按照上面思路编制复习提纲、练习、试卷。</p><p>2、先按照提纲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该记忆的知识点,然后发相对应的练习(导学案)进行测试,做不对加强背诵。</p><p>3、将必考的作图题列出来,标明作图方法要求学生背熟,老师示范,然后让学生每天训练,每节课前随机出题叫学生上黑板画和在练习本上画,进行机械训练,从而达到必拿4分的目的。</p><p>4、列出常考仪器读数题,标明读数方法,要求学生背熟,</p> <p><b> 二、班主任从总分整体分析本班第三次模拟考试情况及班务管理、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b></p> <p><b>九年级一班班主任</b></p><p><b>覃爱华老师</b></p> <p><b>九年级二班班主任</b></p><p><b>莫由盈老师</b></p> <p><b>三、何启光教导从学校层面总体对第三次模拟考试情况进行分析</b></p> <p><b>四、沈强副校长从学校层面对第三次模拟考试情况进行分析</b></p><p>沈强副校长从学校层面针对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要求</p><p>从全校九年级两个班三次模拟考试总分统计情况:整体上来说,三次考试的成绩都在稳重上升,具体的情况如下:</p><p>1、从前九名学生三次模拟考试总分比较来看,这些学生整体总分稳重上升,说明随着老师科目复习进度的前移,知识点以及专题的复习和训练的加强,对学生提高成绩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当然这与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力及后续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各科任老师要关注符丽馨、凌欢、韩慧、陈慧琴、潘慧新、王恋这6名学生的薄弱学科有针对性的复习,努力将这6名学生培养成700分以上的学生。</p><p>2、500分-600分有5名学生的成绩一样也是稳重上升,各科任共同努力将王梦婷、林芳浩、何思璐、黄崇桓、林飞越培养到600分以上。</p><p>3、400分-500分范围的学生成绩基本稳定,没有较大的波动。</p><p>4、300分-400分范围学生成绩比较稳定学生有:叶家妹、朱冰冰、许吉胜、李玉萍、苏心、何雅雯、梁正文、陈思颖、廖姣余,老师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多鼓励,将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到400分以上。</p><p>5、关注目前总分在及格范围(≥492分)的学生情况:目前三次考试总分中达到及格范围的学生有16名,比较稳定的学生有13名,波动的有3名。距离我校总分及格目标最低人数19人,还差3个人,我们老师在确保总分及格比较稳定的13名学生前提下,关注以下这9名有能力达到合格学生的培养:谢於环、唐文婕、蒙艳丽、陈莹、翁智贤、林彩云、李梅廷(九2班)、林书豪、陈明松。各科任要针对这些学生的薄弱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各科成绩,从而让这九名学生进入总分及格行列。</p><p>6、目前三次模拟考试总分属于低分范围(≦246分)的学生还有14名:罗中宝、吴淑严、郑心帅、陈焕铭、林艺倩、王祠民、谢芳语、李秋月、苏柏承、卢汉桑、林道安、梁其铭、邢宝月、黄胜。其中各科任老师要关注这5名有能力脱离低分区的学生:吴淑严、王祠民、林道安、梁其铭、邢宝月。</p><p><br></p><p><br></p><p><br></p><p><br></p><p><br></p><p>图文/王凝</p><p>审核/沈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