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 rgb(51, 51, 51);">郑宇敏党员名师工作室</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 class="ql-cursor"></span>“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b></h1><p><br></p>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七年级数学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7月9日,郑宇敏党员名师工作室在华亭埔柳学校开展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林维铭主任、郑宇敏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华亭埔柳学校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校初中部七年级的数学教师代表。 活动中,莆田文献中学林晓敏老师和华亭埔柳学校何惠如老师分别展示了七年级《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风采。何惠如教师通过类比法,向学生讲解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上注重讲练结合,循循善导,先设置简单问题,再逐步加大难度,循序渐近;林晓敏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典故引入类比思想方法,渗透教学文化,课堂上能够放手让学生参与,节奏好,语言规范,很好的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知道’层面、而是要上升到‘明白’境界”这个教学理念。 公开课结束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积极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对两位执教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风格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互相交流意见看法,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激发创新火花。 最后,郑宇敏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教育倡导“学为中心”,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于“渔”,更要授之于“思”。作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应该少些“替代性”的“说”,多些“引导性”的“启”,并就教师怎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做了具体指导。 烈日炎炎,酷暑当头,郑宇敏党员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犹如清风送爽,为教师提供了一次互动与发展的机会。教师们通过此次活动,打开了教学思路,从多角度、全方位对教学活动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