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过的那些野果,还记得几个

晴虹

<p>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在改革开放前也是一座小山城。小时候,摘野果、摸鱼虾、玩泥巴等是为数不多的童年乐趣,小时候吃过的野果你还记得几个呢?</p><p> 拐枣</p><p> 拐枣一般长在山里的树林中,乔木比较高大,拐枣的形状不规则,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粘在一起,杂乱无章的感觉,深棕色,带绿色的时候很苦涩,等表皮稍微变黄变皱才会变得甜一些,一般采摘回来需要放几天才能吃。据说拐枣的清凉利尿,可以醒酒,感觉拐枣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一种野果了,多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p> <p>  桃金娘</p><p> 又叫“山棯”,客家话就叫“棯子”,简直就是童年的回忆啊,在广东贫瘠而偏酸性的高山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的捻树,每到暑期就会开出漫山遍野的白红色花朵,等到中秋节前后吧就基本上成熟的差不多了,“山棯”是从很小个的绿色小筒状,逐渐长大,然后变红变黑,筒状上面有几个小耳朵,果肉里面有很多小子,中间夹着一条白色的像小虫子的芯,变黑后的“山棯”是最甜的,这个时间比较长,而一颗树上可以长出很多的果实,所以“山棯”的采摘基本上可以维持几个月,小时候利用周末时间,约上三五个发小,一起去山上摘,对于山里的我们来说基本上是唯一的乐趣了。“山棯”可以生津止渴,味道甘甜,吃多了后舌头会被染成红黑色,吃完后第二天还可能便秘,所以要多喝水。</p> <p>  覆盆子</p><p> 覆盆子长在很多刺的藤上,是一种比较难见的野果,一颗藤上结出的果子一般不是特别多,果子上披着金黄色的毛刺,吃的时候得小心清洗干净,覆盆子的果实由一颗颗小小的红色的小小果实组合成较大的一个果实。覆盆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帮助,近年也有人工种植的覆盆子,但是价格较高。</p> <p>  灯笼果</p><p> 灯笼果长在肥沃的野田地或者是菜地里面,植株绿色矮小,果实成灯笼装,从绿色逐渐变成黄色,由酸涩逐渐变甜,灯笼果比较常见,还有栽培的,可以做成果饼果酱,“灯笼果不仅具有固精涩肠、补肾壮阳、缩尿止泻、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增强人体造血、提高多种酶的活力和防止细胞老化的药用功能,而且对皮肤肿瘤、神经衰弱、痢疾、黄疸、水肿、慢性咽炎及皮肤癌和早期宫颈癌等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此外,灯笼果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p> <p>  地菍</p><p> 地菍长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枝叶贴地生长,果实有点像蓝莓,是一颗一颗小而圆的红黑色果实,果实上面有几个小耳朵,顶部凹陷进去,表皮被皮毛,整颗吃,果实里面有点小子,几乎吃不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