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常文良

<p> 为学一首示子侄</p><p> 【清】彭端淑</p> <p>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p><p><br></p><p>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p><p><br></p><p>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p><p><br></p><p>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p> <p>【译 文】</p><p><br></p><p>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p><p><br></p><p>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p><p><br></p><p>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水瓶和饭碗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p><p><br></p><p>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p> <p>【作者简介】</p><p><br></p><p>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四川眉州丹棱人,清朝官员、文学家,他与李调元、张问陶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其作品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粤西纪草》《曹植以下八家诗选》等,著名散文有《为学一首示子侄》。</p> <p> 恒心搭起通天路,勤奋冲开智慧门</p><p> ——再读彭端淑《为学》有感</p> <p>彭端淑的《为学》这篇散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被编在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材里的。这篇文章的中心简洁而明了:不管天下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就会成功;不努力去做,就会失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个人的态度,而与事情的难易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p><p><br></p><p>常言道:“笨鸟先飞”、“千年笨,搁不住万年学”、“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毛泽东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都说明了这一道理。</p><p><br></p><p>前几年,我在微信里看到一句非常好的话:“有才的人皆败在了傲,平庸的人全输给了懒。”历史上的孔融、杨修、李白等人都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都很有才,但都很傲,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这是历史上的名人,恃才傲物的无名之辈栽跟头的就更多了。在现实生活里,不论天资聪慧还是愚钝,只要有懒惰习性的人,没有一个会优秀的。</p><p><br></p><p>这让我想起了上滑县师范时,美术老师李茂林给我们书写的一幅对联:“恒心搭起通天路,勤奋冲开智慧门。”——这幅对联真好!</p><p><br></p><p>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勤劳节俭是一种美德,是旺家兆头;好吃懒做是一种恶习,是败家气象!</p><p><br></p><p>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有一幅对联写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p><p><br></p><p>我非常欣赏这段话: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平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p> <p> 常文良于2020年7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