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7.5周日,天气预报交城晴,但在庞泉沟却是晴转暴雨,后又雨过天晴。17人穿行庞泉沟山水之间,行程:齐冲沟~仙人洞~长城崖(城墙崖)~龙泉凹~犁牛沟停车场,一条真正的驴线。石骆驼峰下卧牛坪上,瞭望孝文山、云顶山,山脊峰顶寻览仙人洞,城墙崖上眺望运顶山,龙泉凹遇暴雨,湿身下山,平安而归。</p> <p> 莽莽黄土高原,巍巍吕梁山脉,镶嵌着一颖璀璨的明珠---庞泉沟,山涧沟谷流水潺潺,劲拔古松参天蔽日,生机盎然,翠色诱人,飞禽走兽尽欢其间。1986年被命名为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交城县西北部和方山、娄烦县交界处,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文峪河、三川沟源头。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最高峰孝文山2831米,最低海拔1500米。这里和黄土高原的其它地域不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气候,年均降水量820毫米,大大高于晋中平川。山上雨而山下晴,云雾萦绕,森林茂密,波水粼粼。大自然造化了黄土高原上最大的绿色生态系统,有华北落叶松的故乡之称,栖息着珍禽褐马鸡。这里浓缩了黄土高原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p><p> </p> <p class="ql-block"> 横尖村,因地处交城县境西北几条横向山谷交会之尖端而得名,是庞泉沟自然保护的核心区。曾是横尖镇驻地,现为庞泉沟镇驻地。“横”,晋中平川方言读为华(hua)。横尖历史上是交城山区著名村镇,人们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属于交城一带,青砖瓦房为传统民居。因地理、经济、人文等原因,1971年吕梁地区设立时划归方山县管辖,1976年又划归了文水县管辖。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都与方山、文水大不相同。强扭的瓜不甜,几经周折,终于在1983年又划回了交城管辖,2001年更名为庞泉沟镇,这些横向的山谷孕育着广袤的原始森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庞泉沟保护区大沙沟口停车场海拔1900多米。开栅-麻地会公路两边是大沙沟、神尾沟、柴逯沟和八道沟、八水沟、西塔沟等横向大沟,是庞泉沟自然保护核心区,沟内有良好的道路,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前往的齐冲沟是尚未开发的荒无人烟的一条长沟,只乎无路可言。人常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齐冲沟却是另一种情形,这一带海抜高降水量多,夏秋季节飘过来片云就是雨是正常现象。漫山遍野可看到牧牛,山上牛儿走的多了,便成了道,是名符其实的牛道。山坡没有正规的路,但牛道却很明显,顺着牛道好走也省力,唯一需当心的是随处可见的牛粪了。昨夜下过雨,林间牛道上厚厚的松针落叶,脚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软绵绵的。山有多高,牛就可爬多高。顺着牛道上行可达山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齐冲沟高山草甸风景很美。 临近齐冲沟掌山顶一带,山体变得平坦开阔起来。天公作美,难得的好天气,视野极好。亚高山草甸上绿草满地覆盖,各色花儿盛开。朴实无华的野花,微低着头,傲挺着金黄的蕊,低调的为这个夏天绽放不一样的色彩。高山荷叶翠更绿,心静享清凉。石骆驼峰下牛儿悠闲自在的吃草。向东瞭望,孝文山和云顶山暗墨矗立,山势层叠,近绿远黛,云卷云舒。远处的驴友,仿佛在仙界游荡,这里能体会到什么是心静如水。芳之盛,芳之霏,成花海,君子观其美,佳人嗅之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沿左侧起伏的山峦继续行进。山脊上绵延的草甸与八道沟、八水沟尽头的山峦相连,有仙人洞、城墙崖、龙泉凹、狮子岩等众多景点。这里是交城、方山两县界山,也是文峪河、三川河水系分水岭。交城一侧是坡势和缓的草甸,方山一侧坡陡谷深。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云卷云舒,翠绿荡漾,云雾缥缈,江山美如画。向北远眺孝文山、云顶山,向西可远眺方山方向的运顶山、梅洞沟石林。向南峰峦叠嶂,俯视八道沟宽广腹地。美的大家不忍离去,老郑诗性大发:“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朝晖夕阴,识盈虚之有数。与自然为伴,让自然洗涤我们的心灵”。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树荫下小憩,然后向城墙崖行进。城墙崖位于八道沟最深处,此处风景独好。然后按计划向龙泉凹行进。龙泉凹为齐冲沟、八道沟分水岭,凹处两侧巨石山峰矗立,顶天立地,刀劈斧砍一般,顶峰景色瑰异。弯曲似龙的泉水源自两峰凹处,故名龙泉凹。六月上旬曾去过,今天再上龙泉凹。八道沟方向前往龙泉凹,看着近,走起来远。沟面不宽、泉水多。</span></p> <p class="ql-block"> 4点时分飘来片云,山沟天空渐渐暗下来,一会乌云密布,骤然间暴雨袭卷而来。没带雨衣的老苗、宝兴和志辉冒雨前行,简直能称得上铁驴。高旭不愧是秧歌伞头,户外也伞不离手。风雨中前行无法看轨迹、辨路径。又陡又滑的荆棘路艰难攀爬。志军一马当先,在雨中爬巨石劈荆棘,开劈了一条上山路。大家紧随其后冒雨爬上龙泉凹口。</p><p class="ql-block"> 这次队伍中有六七人曾走过龙泉凹,风雨中凭感觉行进,在荆棘乱石中攀爬,5点多才到龙泉凹。上去后才发现雨中慌乱走错了路,硬生生踏出了条新路。短暂休整后沿犁牛沟快速下山,在近七点时分顺利出沟。雨过天清,老天和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庆幸我带有雨衣,但上身不湿但下身湿。苍穹万里无云,一切皆好,谁知风云突变,骤然风雨交加浇成落汤鸡。人生啊,就是这么地说不清楚!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于安思色,有备才能无患。</p><p class="ql-block"> 风雨和彩虹,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偶遇风雨,也是一种境遇,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感受。这次风雨行程是一次人生重要阅历,锻炼了意志,愉悦了心情,洗涤了灵魂。 </p><p class="ql-block"> 行走户外,是喜欢户外的山清水秀,空气澄明,追求自然的美。行走户外,喜欢风的自由、雨的侵蚀,追寻风雨后的彩虹。行走户外也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人在自然界中,会越来越忘记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孝文山】古为魏道武牧马之处。北魏孝文帝丁母忧,曾避于此山“不食者三日”,人思其德,立庙于山巅,故名孝文山,山顶留有古碑。</p> <p> 【骆驼峰】 在齐冲沟后掌的峰顶附近,巨石颇似骆驼,引颈昂首,双峰并立。高山之上,有此奇石,实为罕见。</p> <p> 【卧牛坪】林道将尽之处,迈上一道缓坡,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天然华北落叶松林。林内树木主干笔直,树冠入云;侧枝紧密交叉,遮天蔽日;平展的草甸,鲜花盛开,景色秀美。</p> <p>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p> <p>龙泉凹</p> <p>【头天门】</p><p> 赤壁崖西面与方山县交界处峭壁危崖上有一天然豁口,海拔近2500米。此地怪石嶙峋,山势起伏,林海茫茫。</p><p>【城墙崖】</p><p> “头天门”西侧,是刀劈斧削的绝壁,像一道天然城墙,森严壁垒。有一倾斜石壁,在几条缝隙中生长出几十株翠绿的云杉,在雄浑的岩石上显得格外秀美。</p><p><br></p><p><br></p> <p>石碾</p> <p>龙泉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