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鼋渚风光,山青水秀,胜景天然,为太湖风景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诗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漫步鼋头渚,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画卷之中,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踏入鼋头渚景区,一座传统的中式牌坊映入眼帘,金色匾额与装饰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树木郁郁葱葱,远处湖水轮廓隐约可见,在晴朗天空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这里是鼋头渚的入口,也是通往太湖美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因此而得名,形似翘首在太湖水面中间的神龟。鼋:(音元)神龟,又叫鼋鱼、鼋鳖。渚:伸向水面中间的小块陆地,码头。这里不仅有着独特的地名由来,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站在鼋头渚上,可以感受到太湖的浩渺与壮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充山隐秀:依山傍水,十里风光,移步换景,春日桃红柳绿,入夏荷塘飘香,仲秋红叶斑斓,严冬白雪皑皑,四季美景不断,处处赏心悦目。在充山隐秀景区内,一块刻着“秀隐山光”四个大字的大石头矗立于茂密树林之中,四周环绕绿色植被与岩石景观。这里是鼋头渚的一处胜景,也是游客们喜爱的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充山隐秀景区内,一群白鹅悠然自得地游弋于池塘之中,周围环绕茂密的绿色植被,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这里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充山隐秀景区内,一座亭子矗立于茂密树木之中,“小兰亭”三个大字赫然显眼,周围环境宁静幽雅,适合休憩与观赏自然风光。这里是游客们歇脚的好去处,也是感受太湖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聂耳:(1912一一1935),我国卓越的人民音乐家,云南昆明人,自幼爱好音乐,早年成名于上海,当时任联华影业公司作曲,蜚声艺坛。1934年秋,孙瑜编导的进步电影《大路》选在无锡风景秀丽的宝界桥到鼋头渚一带拍摄外景,聂耳先期来到充山。他爱东麓有一座阁楼,幽雅清静,赁居下来,为电影《大路》主题歌《开路先锋》、《大路歌》谱曲,历时半月左右。翌年去日本,不幸于一次海滨游泳时丧生,终年仅23岁,噩耗传出,震惊中外。在充山隐秀景区内,一尊聂耳铜像雕塑矗立于茂密绿树与传统建筑风格之间,雕像下方刻着“聂耳 1912年—1935年”的字样,并有一本打开的乐谱书作为底座装饰。这里是纪念聂耳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感受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聂耳亭:位于鼋头渚“充山隐秀”景区内,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面阔6、2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58平米,后有泉池,绿树环抱。当年聂耳就是在这个阁楼里创作了电影插曲《大路歌》、《开路先锋》。电影编剧于伶1961年重游旧地,作《减字木兰花、太湖陈园忆聂耳》,又于1981年为“聂耳亭”书额。1997年中央电视台《国歌》专题片摄制组以此地为聂耳遗踪,专程来此拍摄。是国歌作曲者,人民音乐家聂耳纪念地之一。在充山隐秀景区内,一座位于绿树环绕中的传统建筑小屋,屋顶覆盖着青瓦,墙壁部分由红砖砌成,窗户上装饰着红色窗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这里是聂耳亭,也是感受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鼋头渚景区内,荷花盛开的池塘边,两艘小船悠然行驶其上,背景是一片宁静的水面及连绵起伏的小山丘。这里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鹿顶山,作为标志性建筑的舒天阁,是鸟瞰湖光山色,俯瞰太湖、蠡湖两湖山水景观的佳绝之地。在鹿顶山景区内,一座传统风格的塔楼矗立于茂密树木之中,周围环绕着一片宁静的水面,天空阴沉无云。这里是鹿顶山的制高点,也是观赏太湖美景的最佳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樱花谷位于鼋头渚景区鹿顶山麓,占地20万平方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万余株,是国内最大的樱花专类园,规模和品种都达到了一流水平。有早早樱、早樱和晚樱等种类,盛花期可达一个多月,每年的三、四月份,前来观赏樱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又创新开辟了夜晚赏樱等游园项目。在樱花谷景区内,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位于一片绿草坪上,门口上方悬挂着“樱花谷”的牌匾;天空晴朗无云,阳光明媚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和谐;几位游客正在进入或走出大门。这里是鼋头渚的樱花胜地,也是感受春天气息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人杰苑:地处鹿顶山樱花林间,由人杰馆、青铜雕塑群、演示厅等组成,展示了60多位无锡先贤的生平业绩,成为寓教于乐的“无锡文化名片”。在人杰苑景区内,一座建筑外观简约典雅,“无锡人杰馆”几个大字醒目地悬挂在门楣之上,门前绿植繁盛,花儿盛开。这里是感受无锡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了解无锡先贤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福古寺:始建于南朝萧梁时期,是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1925年恢复重建,内藏“镇寺三宝”,尽显深山古庙的风韵。在广福古寺景区内,一个寺庙庭院内景映入眼帘,黄色墙壁上悬挂着祈福标语牌,庭院中央摆放着香炉和其他供奉物品,周围树木环绕增添宁静氛围。这里是感受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了解广福古寺历史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峰山馆(王昆仑故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同志的父亲王心如于1927年所建的太湖别墅中的一幢建筑。1985年王昆仑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共产主义战士和著名政治活动家、红学家,特将“七十二峰山馆”辟为他的故居,邓颖超同志为“王昆仑故居”亲笔题名。在七十二峰山馆景区内,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入口处写着“二十七峰山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这里是感受王昆仑故居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了解王昆仑生平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江南兰苑:是以载培、观赏兰花为主的专类园林,面积有2、5公顷,可四季品兰、赏兰的专类园,规模为全国之最,被确定为我国唯一的兰花种植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园内草木繁茂,亭台错落,静雅宜人。在江南兰苑景区内,一扇古色古香的门洞上悬挂着牌匾,“江南园林”的字样清晰可见;两侧石狮子守卫着入口处,门前摆放着一个检票箱。这里是感受兰花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了解江南兰苑历史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鼋渚春涛:清末光绪进士无锡县令廖纶于1891年榜书的摩崖石刻,“横云”,和“包孕吴越”6个字,寓意山长水阔、气象万千的天然胜景,熔古铸今,包孕吴越的博大胸怀,千百年惠泽江浙两地。在鼋渚春涛景区内,画面展示了一个位于山崖边上的古建筑群落,其顶部装饰着传统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在绿树环绕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岩石上刻有的红色文字“横云”与蓝色的文字相映成趣,增添了历史感。这里是感受鼋渚春涛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了解鼋渚春涛历史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震泽神鼋在神话传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