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原创 家乡的端午节</b></p><p><b> </b></p><p><b>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我国南方也就是屈原的家乡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形式来纪念屈原。让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永垂不朽……我们的家乡过端午,也吃粽子,但没有赛龙舟,好像也不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躲灾星,丢百病”,尤其是我童年时这一风俗更鲜明些。</b></p><p><b> </b></p> <p><b> 记得小时,在过端午节的先天,我就和小伙伴约好,端午的一大早,要去家乡的北山上薅艾蒿,回来把艾蒿挂在门转上,夹在耳丫里,或插在发间,表示驱鬼避邪,重要的是所有这一切活动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与此同时妈妈要为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大姐也不闲着,她用五彩丝线和花洋布缝制一个个小荷包,荷包里面装上艾草或香料,在端午这天戴在我和妹妹的脖颈上,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村西很远的青龙河边上,先用河水洗洗眼睛,说是这样眼睛会更明亮,接着再把脖颈上戴着的花花绿绿的小荷包丢在河里,叫做丢百病,以此来乞求身体健康少得疾病。而剩下的艾蒿呢?就都可以拧成绳子,放在阴凉处阴干,留着夏天夜里用来熏蚊子。</b></p><p><b> </b></p> <p><b> 我最喜欢端午节薅艾蒿活动,因为从我们村到青龙河要经过段家沟村,他们村就在青龙河的东岸,山坡上长满杏树,每年这个时候树上的杏子刚好成熟,黄里透红非常诱人,我们一群人谁都禁不住杏子的诱惑,纷纷撺掇那些擅长爬树的男孩子爬上杏树,麻溜地摘下长得成熟的杏子,分给我们每个人,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放在嘴里尝一尝,酸酸甜甜的真好吃啊!即使现在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嘴里还有红杏儿的美味呢!</b></p> <p><b> 再后来生活好了,吃了很多杏儿,但感觉都没有那时的好吃。只可惜我们女孩子不能爬树,要不也能飞快的爬到树上,哪个杏儿最红就摘哪个。当时我们就只能站在树下,仰着小脑袋用男孩子的帽头子接男孩子扔下的杏子了。有的男孩子没有衣兜,就把背心抽到裤子里,然后把摘下的杏子放在背心里,也有把衣袖或裤腿用绳子系住后,再往里面装杏子……因为这些都是偷偷干的,有时也会被人家发现,甚至会被追赶。有几次我们偷杏子被人追赶,就像身后有疯狗在追一样,撒丫子玩命地往家跑,赶到家一看,唉!刚才摘得的那多杏子全都给跑光了,又白忙活了,这时我们也只好自认倒霉喽……</b></p> <p><b> 我比别人更加幸运,因为我有个很厉害的三哥,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去青龙河洗澡丢百病,之后还能给我和妹妹带回很好吃的大红杏儿,所以虽然我没有摘到,但我还是照样能吃得到大红杏儿的,而且历年如此,这是我的童年时光里一项很有纪念意义的端午情结。</b></p> <p><b> 端午节偷杏儿的过程虽然惊险,很害怕,但过后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很刺激,很有趣儿。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当年那样淘气,有趣儿,好玩儿的童年时光早已被好看的电视节目,好玩的手机游戏取代了,但我仍然觉得当年的室外活动,很值得怀念的,尤其是过端午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