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怀念 只求不被遗忘

刚子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六三七处行政区鸟瞰图</b></p><p><br></p> <p>  对于黑龙江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40岁以下的职工而言,六三七处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于我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每当有人不经意间提起六三七处时,我总会心潮翻滚,久久不能平息。</p><p> 六三七处于1966年开始筹建,1984年被裁撤。18年的发展历史谈不上伟岸,在历史的发展中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而且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失败的,但那毕竟是我的父辈们走过的一段曲折道路。我曾经在这座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储备仓库工作13个月。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和那里的人,都和我的生命联系在一起。</p><p> 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为了那段历史不被遗忘,也为了让六三七处建设者的后人能记住前辈们曾经走过的路,我查阅了机关档案室的档案,对涉及六三七处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撰写成文。不为怀念什么,仅为了不被遗忘。</p><p> 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美国扩大越南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台湾当局制造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准备反攻大陆。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形势和各路强大势力的包围,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一件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在此背景下,新中国开展了一场伟大的自强自救行动,也是我国工业布局上的一次乾坤大挪移。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由此就有了后来“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说法。</p><p> 从1964年起,在黑龙江省南部张广才岭山脉林海深处,展开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小三线建设。尚志县兴龙林业修配厂(9246厂,后改为红卫厂)、尚志县向阳林业机械厂(327厂)、尚志县长林木工工具厂(9229厂)等八个军工厂相继投入建设。</p><p> 1966年年初,国家物资储备局决定将黑龙江省北部二三一处、二三二处、二三三处储存的物资转移至关内大三线地区和本省南部的小三线地区。为适应物资的转移,按照“进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在松花江地区投资建立一座村落式乡土化的储备仓库,代号“六三七工程”。</p><p> 1966年5月18日,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生标到黑龙江省储备物资管理局检查工作期间,与黑龙江省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雷、省计委副主任王国珍进行了交谈,对“六三七工程”选址进行了研究。据资料记载,当年黑龙江省的小三线厂选址,都和曾经在林海深处打游击的陈雷副省长有关。</p><p> 1966年8月15日,经黑龙江省国防办公室、省山区建设指挥部、省储备物资管理局联合勘察,决定“六三七工程”定点在五常县冲河公社鹿青山地区。行政区和生活区设在冲河公社红旗大队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苇河林业局青山经营所中间的一块空地上。库区分为两处:一处建在鹿青山前的沼泽地上,距行政区九公里;另一处建在老兴红山的南坡上,距行政区两公里。转运站设在尚志县苇河镇的南沟口,距两个库区四十四至四十九公里。库房为砖木结构,瓦屋面,砖墙涂色,屋面披草伪装。对外通讯地址:尚志县第61号信箱。</p><p> “六三七工程”定址后,黑龙江省储备物资管理局任命赵之元为六三七筹建处负责人,从二三一处、二三二处抽调王宏达、佟盛恩与赵之元组成领导班子,负责“六三七工程”筹建工作。</p><p> 1966年10月15日,由黑龙江省建筑一公司一大队承担的“六三七工程”鹿青山库区项目建设正式开始施工,拉开了六三七处建设的序幕。</p><p> 那是一个贫穷、单纯又狂热的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一批风华正茂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复转军人怀着建设储备的美好志向,扛起背包,跋山涉水,从二三一处、二三二处、二三三处以及五常县、尚志县、哈尔滨市等地陆续来到张广才岭下,在一片沉睡千年的荒土地上搭起了简易帐篷和高高的脚手架,开始了披荆斩棘的拓荒之路,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六三七处建设史上苦乐交加的乐章。</p><p> 山区的夏天,烈日当头,酷暑难当。苍蝇、蚊子特别多。黑龙江大地的冬天,风寒雪啸,气温常常达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风吹透棉衣让人后背生痛,狗皮帽子和头发常挂上由自己口中的哈气凝成的厚厚白霜。夜晚睡觉时,大家都要戴上狗皮帽子,穿着棉鞋。没有在林海雪原中奋斗过的人,也许不会有那种冰冷的感觉。父辈们就是在这样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拖着疲惫之躯,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侵袭而忘我的工作,没有人退缩。写到这里,我不禁心生感慨,对父辈们肃然起敬。在恶劣的条件下,父辈们流下了多少血汗,做出了多少牺牲,只有伟岸的大山可以作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六三七处建设者</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六三七处建设者</b></p><p><br></p> <p>  1967年11月,“六三七工程”竣工。鹿青山库区建成库房71栋,老兴红库区建成库房23栋。</p><p> 1968年5月开始接收国家储备物资,工作步入正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六三七处行政区大门</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六三七处办公室</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老兴红库区库房</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鹿青山库区库房</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物资接收作业</b></p><p><br></p> <p>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代变迁,大浪淘沙。50多年前的那段建设历史,虽然我的父辈努力过,但结局并不是他们所能把握。进入80年代,随着战争的远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政治口号。在此环境下,黑龙江省境内的三线厂纷纷解体。有着18年短暂却光荣历史的六三七处在完成了那段特殊的使命后走向谢幕,湮灭于历史尘埃中。当年的建设者们也失去了乡土的根而飘零四方。留下深山中的废墟作为历史见证,向人们倾诉着储备仓库的往事和曾经的辉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一批人员撤离六三七处时留影</b></p><p><br></p> <p><b>  “胸怀朝阳干革命”是当时六三七处后代扎根山区贡献青春的真实写照</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值风华正茂的六三七处后代</b></p><p><br></p> <p><b>  六三七处子女曾经就学的“青山林场子弟校”</b></p> <p>  现在,已经沉淀在历史洪流底层的六三七处已被现代人所淡忘。能记得深藏在苇河林业局施业区这片林海雪原深处曾有一座储备仓库的,也只有曾经的六三七处建设者和他们的子弟了。如今当年的建设者已经迈入耄耋之年,许多已经驾鹤西去,一路走来的昨天已成了故事。曾经的六三七处子弟大多也走进花甲。大家在相逢时,总有说不完的话语,总有倾诉不尽的情感。因为大家忘不了那段岁月,忘不了那片热土,更忘不了在大山深处所品尝的酸甜苦辣。</p><p> 我也和众多的六三七处建设者的后代一样,将六三七处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期间多次回到六三七处原址凭吊。站在故土上,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仿佛看到了父辈们在建设六三七处历史上的那段岁月,凉爽的山风仿佛向我诉说着过去的一切一切……</p><p> “房屋”仍在,但,芳华历尽,物是人非……</p><p><br></p><p> 因六三七处已撤销36年,文中所提史料也许与事实有出入,恳请知悉者给予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