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5日龙岩双髻山露营

安妮

<p>周六下午2:10分我从家里出发,带上了许多年没拆封的帐篷、睡袋、防潮垫、背上了背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跟上了青青露营的队伍。</p> <p>龙岩上杭双髻山,海拔1400多米。我们从漳州西上高速,一路直奔,舍不得休息。下了高速之后,车子从蛟洋镇延着盘山公路走,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双髻山上的古寺。山路弯弯绕绕,还好是水泥路,还有一路郁郁葱葱的翠竹伴着我们。半路上还跑来了一群野山羊,看到我们也不怕,一叫它们,它们还齐刷刷的扭过头来看我们!大山里的动物都这么有灵性,让我对双髻山更充满了无限的期待!随着车子向山顶爬升,便有种来到世外桃源的感觉,四处云雾袅绕,凉风拂面,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脾,让人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一时忘却了尘世间的烦恼,只想静静的冥想。</p><p><br></p> <p>一到山顶,车一停下,大伙都顾不得休息,个个麻溜的跑到山顶。望着绵延起伏的万里群山,山上时而大雾弥漫,时而云开雾散,层层云海,尽收眼底,波澜壮阔,美不胜收,到处是一片惊叫声!</p> <p>双髻山又名文笔峰,有“高在双髻山,梦在双髻山,登在双髻山”之称,是闽西名山,一向有梦灵而成名(睡仙梦),最有意思的是寺院大门的石对联:有些诚意可来朝,无点善心难得到。就是清宰相安溪人李光地梦灵后亲笔题写,随后来双髻山梦灵的人络绎不绝,流传至今。</p> <p>大家玩够了,拍累了就开始想吃的了。最让人回味的是爱华姐煮的一大锅的鸭肉绿笋汤,汤里还加了少许的嫩姜片、鸭血,美味无比!</p> <p>饭后,我信步走到山的另一边,无意中发现了这片霞光,赶紧呼来同伴,一起欣赏这短暂的美景!</p> <p>当我们回到庙门前时,一轮明月已挂山头,真是惊喜不断。</p> <p>很多年前,因为喜欢露营,就买了帐篷,可露营很多时候都是在山上,车到不了,还得背上去,我因为腰不好,根本没办法背。记得买好后,宋奶奶知道我这种情况,有次去华安和村村就把我带上啦。可惜天公不作美,那晚下雨啦,我们只好把帐篷搭到庙里,让我体验一次住帐篷的感受,但多少有点遗憾!</p> <p>在青青的帮助下,总算把帐篷搭好啦,大家说我是初露,还得摆拍纪念一下,效果不错吧。看我那笑脸,就知道我有多开心吧!</p> <p>到别人家串串门😊</p> <p>大家在月光下,喝着酒,唱着歌,手舞足蹈,尽情释放,池塘里的蛙也不甘寂寞,呱呱的叫着,加入这狂欢队伍中!银河诗兴大发,随兴作了一首。突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声音,大家一阵紧张,因为已经是晚上9点多啦了,山路那么难走,真想象不出谁会来这里。大雾弥漫,根本看不清是谁。等他们走近时,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附近的居民,经常会上山来欣赏美景。他们还带来了音响,估计是来K歌的。知道我们是漳州来的,还特意播放了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虽然我们不爱听,可还是要特别感恩他们的善良。</p> <p>可能是老天爷不让我露营吧,那一夜,狂风怒号,刚开始大家还奋力抵抗,找了石头和砖头压住帐篷的各个 角落,可抵抗无效,一会儿狂风就掀翻了我们的帐篷。大家只能麻溜的搬到庙里,祈求庙里的神明让我们同住。大家整理好休息已经12点多了,耳边却传来了阵阵的谈话声,有个女的声音特别洪亮刺耳,却听不清楚她们在说些什么,我也不敢睁眼,也不敢睡,我会打鼾,听说还鼾声如雷,怕吵到别人,真不明白怎么女的也打鼾,怪不好意思的。😂凌晨5:00在队长的一阵催促声中,带着朦胧的双眼我们把帐篷快速抬出庙外,发现庙外已有黑压压的一群香客。今天是农历十五,他们是来敬香的。昨晚半夜就已抵达,看庙里挤满了帐篷,不忍心吵到我们,都在外面守着!外面风大雾浓,难为你们了,善良的人们!愿你们所求必能如愿!🙏🙏🙏</p> <p>吃完早餐后,还是大雾弥漫,我们今天是无法看到朝霞啦。在领队月光女神的建议下,我们决定从双髻山徒步到大和禅苑,海拔纵深700米。</p> <p>小路旁都是湿漉漉的茅草地,大家小心翼翼地走着。</p> <p>如入仙境</p> <p>野杜鹃盛放</p> <p>野兰花</p> <p>好几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新奇吧!</p> <p>蜘蛛洞</p> <p>一路上看到很多的蝉掉在地上,感叹生命的不容易,且行且珍惜!</p> <p>大和禅苑原名大和庵,位于龙岩新罗区大池镇与上杭交界的双髻山脚下,始建于明末,禅苑几度兴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大和禅苑宛如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雅致,禅苑的设计有着江南园林的空间格局,极有韵味!</p> <p>为了拍这两朵莲花,大家都五体投地。住持在给我们介绍他从各个角度拍的美景。</p> <p>往回走得太快啦,休息一下</p> <p>蝉声大合唱,在密林里回响,很震撼!</p> <p>假装爬得累死,生无可恋😊</p> <p>在队长的鼓励下,大家都顺利地回到了我们的露营地,比预计的时间还短。这时候没有比吃西瓜更幸福的事啦!</p> <p>寺庙前有一天然湖,池水清澈如镜,终年不枯。"汀江十八滩,滩滩都是鬼门关,行船要安全,求求天池双髻山。"这是过去汀江岸边流传的一首民谣。当地民间有个传说,那些翻船散落的木头竟然会在双髻山的这个天然湖里浮出水面,因此当地人就有了"双髻山天然湖是汀江水的泉眼"的说法,也有的说"山上寺庙建筑用材,全是天然湖浮出的木料,人们不必在山上乱砍滥伐,这是观音岩佛祖的旨意……这些传说为双髻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湖中遍植午时莲,每当中午来临,莲花"哔剥"绽放,状如金莲浮水,芳香溢满山坳,到了黄昏时候,午莲花又全都含羞闭合,有诗赞曰"夏秋满荷钱,观者醉入迷;采摘即复生,实为花中奇。"</p><p><br></p> <p>午饭后,大家觉得还玩得不尽兴,把各个山头又拜会了一遍,真的佩服这群人。</p> <p>山上怪石嶙峋,常年大雾弥漫,早在明代就有“闽西胜景名山,杭川古刹音堂”之美誉。</p> <p>短暂的周末就这样结束了,非常感谢青青,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次露营,同时也感谢队里的所有人,让我感到团队的温暖。感恩与你们相聚!同时在此说明,很多图片是来自队友发的,谢谢你们啦!期待再次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