鸻形目(Charadriiformes)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的滨鸟。腿和嘴细长。体长约35~45公分(14~18吋)。生活于温暖地区的池塘周围,在泥滩和芦苇丛生的浅水中觅食甲壳动物和其他小型水生动物。普通长腿鹬(Himantopus himantopus)体呈多少不等的黑、白色,腿粉红色,眼红色。其亚种有旧大陆的黑翅长腿鹬(H. h. himantopus)和新大陆的黑颈长腿鹬(H. h. mexicanus),新西兰还有颜色很暗的种类。澳大利亚的斑长腿鹬(Cladorhynchus leucocephala)体白色,翼棕色,胸部有淡红色带,腿淡黄色。 黑翅长脚鹬夏羽雄鸟额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白色而杂以黑色。翕、肩、背和翅上覆羽也为黑色,且富有绿色金属光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微具绿色金属光泽,飞羽内侧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有的尾上覆羽沾有污灰色。尾羽淡灰色或灰白色,外侧尾羽近白色;额、前头、两颊自眼下缘、前颈、颈侧、胸和其余下体概为白色。腋羽也为白色,但飞羽下面黑色。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整个头、颈全为白色。上背、肩和三级飞羽褐色。冬羽和雌鸟夏羽相似,头颈均为白色,头顶至后颈有时缀有灰色。虹膜红色,嘴细而尖,黑色。脚细长,血红色。 红腿鹬,官名黑翅长腿鹬。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能看到。4~5月,很多红腿鹬要来北方繁殖,9~10月,返回南方。 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非紧殖蝴也常集成较大的群。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觅食。行走缓慢,步履稳缝、轻盈,姿态优美,但奔跑和在有风时显得笨拙。性胆小而机警,当有干扰者接近时,常不断点头示威,然后飞走。起飞容易,飞行也较快。 黑翅长腿鹬,江湖人称“长腿美娘子”。你看它,晚礼服,白衬衣,身姿绰约,红红的长美腿,如若上下翻飞,更加风情万种! 经常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黑翅长腿鹬是一种惹人喜爱的水鸟,嘴细长而笔直,体白翅黑对比分明,体型不大却有一双30多厘米长的细腿。这种鸟又被称为“红腿娘子”,在绿水湾湿地并不多见。 黑翅长脚鹬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但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