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莫愁湖畔赏荷莲

牧童

<p>  夏至那天,天空云来雾去,大地烟雨濛濛,气温27度左右,我纠结着:天气虽凉爽但又怕淋雨……上午九点,却还是兴致勃勃前往莫愁湖公园。</p> <p>  夏日正是赏荷时,入园直奔荷花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当时心情郁闷写的是月夜的荷塘,倘若先生有幸描写雨天莫愁湖的荷塘,肯定是别有一番景致的。其实,此时此景,吟诵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赏荷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不为过,虽无映日但赞荷花各色各样的美是恰如其分的。</p> <p>  荷花粉的微笑、红的羞涩、白的纯粹、紫的沉静、黄的优雅………而衬托她们的荷叶,是那醉人的绿。</p> <p>  荷叶下面的水是清清的,锦鲤在荷叶的倒影里游来游去,红与绿、动与静相衬托煞是好看,鱼儿掀起细波,荷叶在水里摇曵,如先生笔下“仙女的裙”。而池塘边上的“小仙女”们欢快地撒着面包屑与锦鲤戏嬉,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温馨的画。</p> <p>  受孩子们感染,童心大发,我们也欣然和池塘边草地上的葫芦娃们合影留念。</p> <p>  池塘边上的蝴蝶也不甘寂寞了,在花丛中追逐戏嬉;蜜蜂更是嗡嗡在花蕊里忙忙碌碌,偶尔池塘里的蛙“呱呱”几声,与垂柳枝头的麻雀“叽叽”声交替,犹如无名小生灵们在合奏夏日的荷塘交响曲,一点不觉鼓噪,反而感觉悦动。更有蜻蜓也凑热闹似的,立在那含苞待放的花蕾上,真的是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唯美风景画。</p> <p>  瞧瞧这群幸福快乐的奶奶们,个个精神矍铄,大中午的还在翩翩起舞弄轻影,拍抖影、玩快闪,好不自在逍遥。</p> <p>  和z姐差点不甘示弱,有跟着舞一曲的冲动,还是不好意思,沿着荷花池信步往前走,边走边拍,就情不自禁地“莫愁湖边留个影”了。</p> <p>  “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莫愁湖边留个影,江山秀美人风流,莫愁啊莫愁……”,以前只会哼哼这支歌,不解其意,今再吟唱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人老莫忧愁,开心最好,活在当下、快乐每一天。</p> <p>  既来莫愁湖,莫愁故居必游不可,传说洛阳女莫愁葬父卖身未果,幸遇南朝金陵人卢官员相救,见其孝顺贤惠、聪频能干,娶为儿媳,并生子女;然被皇帝看入眼欲纳为妃,莫愁宁死不从,投湖自尽以保贞洁。虽是传说,但赞美的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视荣华富贵为粪土的高尚品格。</p><p> 都说洛阳牡丹美,金陵的荷花又何偿不美?莫愁女既有牡丹花中之王的美丽、又具荷花清白、高尚而谦虚的情操,是花王和荷仙的化身,也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p> <p>  因为感觉庭院潮闷,从郁金堂出来,穿过红水院回廊、赏花厅、四方亭、光华亭,到湖边廊亭桥吹吹风,天空就由毛毛雨变成下大了,打着伞在雨中漫步更觉赏心悦目,因为莫愁湖经过历年清淤还湖改造,最大的特点是水清、草美、花红、柳绿,湖里的水草清晰可见,自由自在的飘飘荡荡,岸边垂柳时不时抚拂在人的身上,温柔而舒适,不由感叹呼吁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p> <p>  雨还淅沥沥地下,穿过抱月楼下的草坪,坐在精雕细琢的弯曲有序的木廊桥内,近观湖水碧波荡漾,远眺湖心亭朦胧可现,雨点滴嗒打在伞上,伸手接住两水,才真正体会什么是“烟雨江南”的夏季。</p> <p>  又来到园中最佳赏荷点……忍俊不住留下夏日荷花的倩影: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娇艳欲滴婀娜多姿,可能这里是专门供游人取景拍照的,荷花朵儿大、叶子肥又圆,随便照都是一幅美景。却原来这是中日友好鸢尾园,难怪哦!</p> <p>  游莫愁湖,赏荷、观柳,不拜谒园主似乎太不礼貌,游胜棋楼才是园内精髓之所在:明太祖朱元璋与大将徐达,从小一起戏嬉,长大一起打天下,关系是老铁。徐达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屡建奇功,被封魏国公,朱元璋爱下围棋却棋艺很差,喜欢与徐达下棋,因为徐达棋艺甩朱元璋十万八千里,却又每次都碍于皇上脸面略负几枚棋子。一次君臣游莫愁湖,君许诺臣“若赢朕,赐莫愁湖”,徐达既想得湖又不敢赢君王,最后朱元璋只剩廖廖棋子,不悦发怒,徐达忙跪请朱元璋细看,原来仅剩棋子已成“万岁”字样,朱元璋大喜随赐与徐达莫愁湖。可见徐达真乃大智慧,既讨皇上欢心,又得了烟波浩渺的莫愁湖。也是莫愁湖一段佳话。</p> <p>  胜棋楼有许多珍藏文物,步入胜棋楼,历史的风采朝我们扑面而来:雍正年间的仿明青花王爪云龙大盘底、清晚期粉彩瓷博古纹绣墩、民国花卉纹瓷瓶……各种彩釉青花瓷器,都反映皇家和官宦人家的富贵生活百态,而我却更想关注丰富多彩书画,因为它们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操。</p> <p>  在这些书画中,有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留下的珍贵文诗,也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模型,但我喜欢吟诵明太祖的“烟雨河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近代苏曼殊的“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终日对凝妆,掩映乃荷柄”、现代刘海粟“莫愁湖边千首诗,紫金山下万株松”、郭沫若先生的“古有女儿莫愁,莫愁哪得不惠,如今天下解放,谁向困难低头?”……尤以郭沫若先生的诗句应时应景、大气磅礴,道出困难时期的诗人情怀。</p> <p>  雨越发下大了,我们就放弃了祭拜粤军阵亡陵墓,直接准备出园回家,却被一群抖空竹的老人们震撼: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在即兴玩耍,想必九泉之下的亡灵们也感欣慰,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荷叶醉人的绿、荷花娇艳的美,因为是先烈们用鲜血浇灌的。</p> <p>  荷花历来被称为神圣净洁之花:清白、圣洁,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美誉,暗示人们应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赞美了莲花的天然之美,我们也欣赏自然、纯洁的白莲花美,但厌恶那些装模作样、坑人害人、玩心机的假白莲。</p> <p>  夏至日本应烈日炎炎,却因下雨而清凉;观赏荷花种种,竟生许多感慨,我本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只是喜爱莲花、莲叶、莲蓬、莲藕,想莲花可观赏入浴、莲叶可遮阳还可作蒸、煮、烤食包装,莲蓬籽可食可入药、莲藕更是寻常百姓家常食材,莲通体都是宝,怎么不令人喜爱!</p> <p>  后记:夏至日观荷回家当晚,直至半夜一气呵成记下白天游湖过程,记得当时虽然累觉得好有成就感,不想手机就没电了,没保存入草稿箱,一晚上心血丢了心情很不爽,半个多月不进美篇,今天偶打开忽然发现那晚的“大作”自己跑进草稿箱,心情大好,感谢美篇的这个特殊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