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 . 娄山关》王树安摄影作品

王树安

<p> 遵义地处贵州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p> <p>遵义会议纪念馆前的大道</p> <p>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红花岗区红旗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p> <p>院内的巨型大碑格外醒目,上面雕刻着毛主席诗词手书——七律.长征</p> <p> 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砖木结构,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p><p> </p> <p>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p> <p> 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就住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p> <p>出席遵义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红军总部、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伍修权(翻译)。</p> <p>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要求,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此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p> <p>正门门头</p> <p>后门楼梯</p> <p>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p> <p>楼边大树</p> <p>几棵古老的大树象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历史名楼。</p> <p>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 <p>红军总司令部机要科工作人员的办公和住室。当年机要人员在这里昼夜工作,轮流值班。</p> <p>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室、总司令办公室</p> <p>彭德怀、杨尚昆住室</p> <p>厨房</p> <p>遵义会议陈列馆。</p><p>2005年1月14日,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遵义会议陈列馆在遵义会议会址楼旁约200米处落成,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馆名。陈列馆占地4679平方米,建筑面积6612平方米。展出文物及图片资料400余件,文字资料2万余字,分为"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个率元。</p> <p>大门看上去很壮观</p> <p>展出文物及图片资料400余件,文字资料2万余字,分为"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个率元。</p> <p>遵义市容</p> <p>娄山关战斗遗址</p> <p>毛泽东当年在马背上写就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雕刻在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娄山增辉,雄关添彩。</p> <p>舒同题写的娄山关三个大字,字径2.3米,笔力雄浑遒劲,阴刻描红,辉映于雄关青松间格外醒目。</p> <p>娄山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50公里,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p> <p>1935年,红军在这里取得娄山关大捷,赢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胜,所以人称娄山关是历史上中国革命的转运之关。娄山关激战大捷与遵义战役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被动,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全歼红军的梦想。遵义战役后,红军又三渡、四渡赤水,兵临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冲出绝境,实现了北上会师的伟大战略计划。</p> <p>关头炮阵</p> <p>关隘索桥</p> <p>娄山关战斗遗址</p> <p>纪念娄山关大捷的巨型雕刻</p> <p>当年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p> <p>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p> <p>军民鱼水情</p> <p>上前线慰问红军</p> <p>娄山关云烟</p> <p>如今,娄山关成了热门的红色旅游景区</p> <p>在距娄山关不远美景如画的山脚下建了一座诗词馆,馆前石碑坊上对联:</p><p> 诗颂峥嵘铭战史</p><p> 馆藏翰墨铸丰碑</p> <p>长征中的毛泽东雕像。我们的伟大领袖、不仅是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还是诗人、书法家。</p> <p>第二道石碑坊上的联:</p><p>一曲宕词贯古今 伟人句读</p><p>数言妙语擎天地 圣哲风流</p> <p>诗词馆的两道石碑坊和展馆建的庄重、大气、漂亮。</p> <p>当年战地硝烟弥漫</p><p>如今胜景风光如画</p> <p>山青水秀</p> <p>鸟语花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