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楼名阁

梅边吹笛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先人不仅留给我们传统的民族精神,还给我们留下传统的文化资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尤其是古代建筑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祖国大地伫立着风格各异的名楼名阁,它们不仅以独特的建筑样式彰显了祖先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更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我们欣赏祖国的名楼名阁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湖北黄鹤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以上两幅图梅边吹笛拍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鹤楼,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天下第一楼”之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此而来),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鹤楼原址在武昌山鹄叽头。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黄鹤楼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湖南岳阳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紧邻洞庭湖畔,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存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江西滕王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江南三大名楼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径于此的王勃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令滕王阁名扬四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东蓬莱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蓬莱阁地处山东省蓬莱市区内,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同被誉为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虎踞丹崖,云拥浪托,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6个单体和附属建筑共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古代,蓬莱阁是登州府署所在地,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蓬莱阁素有山水美景著称,因为傍山依海的地理位置,又被称为“山海名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蓬莱现存有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及蓬莱阁、戚继光帮里等名胜古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2000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东济宁太白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白楼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在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消遣,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贺兰氏酒楼观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改为“太白酒楼”而闻名于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195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西鹳雀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武昌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故址位于永宁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年),该楼历经唐宋,废毁于元初(公元1272年)战火。鹳雀楼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楼体壮观,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鹳雀楼因王之涣而名流千古,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京阅江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狮子山颠,濒临长江,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第四大名楼,有“江南第一楼”之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阅江楼,始于1626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亲自写了楼记,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流传至今的有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三篇文章。朱元璋还动用服刑的囚犯打了地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阅江楼于2001年建成,由于许多的古代资料缺失和现代建筑规范、工艺的差别,新建的阅江楼没有使用传统的木结构,而是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的,让这座名楼缺失了一丝古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米;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家的规格建造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昆明大观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的滇池岸边,三重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道光八年(1828年)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又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年)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观楼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览湖光山色。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见这一带湖光水色宜人,便命人在这里修建亭台,挖池筑堤,栽花种柳,渐成昆明一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3年,大观楼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3年,大观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贵阳甲秀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并回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楼。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现楼内收藏有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堪为一绝,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6年5月,甲秀楼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长沙天心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是以天心古阁和古城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自明代以来,天心阁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美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心阁历朝历代不同时期均有修葺。明末时阁楼为一层,清乾隆年间修建为两层,嘉庆年间加建为三层,至民国初期(1924年),当局将年久失修的天心阁全面修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心阁是全城最高处。登上天心阁,长沙城全景一览无余,远望湘江,真有“极目楚天舒”的心旷神怡之感。天心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西真武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真武阁位于广西容县城东绣江北岸一座石台上。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真武阁建有三层楼阁,阁本身高13米,加上台高20米,是周围区域观赏的对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真武阁,结构奇巧,举世无双。全阁为杠杆式纯木结构,没用一件铁器,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像天平一样维持整座建筑的平衡。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真武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合成江南四大名楼,是唯一一座没有进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名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城隍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河。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豪城、护城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认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城隍作为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之神,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杭城(州)的城隍爷,历史上实有其人。《明史》列传载有其真人事迹。城隍爷姓周名新,明王朝成祖朱棣时期人,任浙江按察使(1403——1424)时,敢于明谏,断案如神,刚正不阿,被百姓称为“城隍之神”。周新祠俗称“城隍庙”,门前横匾上“冷面寒铁”四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杭州城隍庙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承德外八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八庙,是指清朝在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庙群。陆续建于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是清代喇嘛教的中心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办事处,又都坐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八庙建筑雄伟,规模宏大,融合汉、蒙、藏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反映出清代前期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成就,其中雕刻、塑像、壁画皆为清代艺术精品。普宁寺的建筑与西藏桑耶寺相仿,其曼茶罗(坛)全国知名。大乘之阁内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木雕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达110吨,堪称全国第一。普陀宗乘之庙规模最大,占地22万平方米,主体大红台可与拉萨布达拉宫红宫相媲美。须弥福寿之庙内建筑豪华,文物资料丰富。记载清朝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平定准格尔勒铭伊犁之碑”和“土尔扈特归顺记”都存于庙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1年,外八庙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4年,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选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