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海军工程兵建筑第三团 <p class="ql-block">作者 胡道松(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p><p class="ql-block">编辑 姜 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年岁月,匆匆而过,部队生活,没齿难忘。当下我们早已把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走过了方才知晓,战友情,深似海。回首人生长河,我们心潮澎湃,繁华过尽,我们的初心依然温润,带上最美的心情,让我们稳健向前,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们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可以说,没有部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海工三团于1963年在山东青岛崂山区沙子口海庙授旗,宣布正式成立(部队代号先后为1696、4115、37392)。海工三团前身是青岛基地第五工程大队(又称特种工程处)。这是一支敢打敢拼、战斗力强的部队,指战员们个个英勇无畏,吃苦耐劳。三团组建时,担任团首长的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领导才能。三团历任团首长、司政后机关部门首长名单如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团长:</b>牛明奎(兼)、张继尧、裴振声、王三则、刘振忠、杨立胜</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政委:</b>贾怀志、韩光祖、吴言祥、杨守<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副团长:</b>张继尧、王三则、李晋光、马德明、徐金波、刘振忠、杨东林、朱茂祁、张广津、肖德明、谢心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副政委:</b>朱建华、黄玉福、吕承兰、王怀亮、孟凡彬、王安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司令部:</b></p><p class="ql-block"><b>参谋长:</b>董乾忠、范广美、李晋光、刘振忠、杨在华、肖德明、刘良才</p><p class="ql-block"><b>副参谋长:</b>杨东林、王学颜、张仲华、张广津、王敬友、张荣阶、曹德富、马树祯</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政治处:</b></p><p class="ql-block"><b>主任:</b>宋法喜、黄玉福、王怀亮、林立山、李恒邦、闫珍基</p><p class="ql-block"><b>副主任:</b>逯来潮、王金鎧、陈荣积、关金铸、丁健、贺法贵、刘京元、姜凤坤</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勤处:</b></p><p class="ql-block"><b>处长:</b>李均、隋玉昌、尚升、张仲华、黄绥刚、张桢瑞</p><p class="ql-block"><b>副处长:</b>李海水、陈晏珍、姜殿刚、钟文镇、张桢瑞、宋文利、韩亚东</p><p class="ql-block"><b>后勤处协理员:</b>许庆福、姜凤坤、李长文、林田友</p><p class="ql-block"><b>后勤处副协理员:</b>于洪道</p> <p class="ql-block"> 海工三团是国防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从成立到撤编,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担负着军港、机场、洞库、道路、营房等军事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维护抢修任务,保障作战部队的出行与隐蔽安全、指挥稳定和快速机动,提高部队战斗力。三团独立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有:烟台福山县莱山1100工程,历时4年多,投入整个团的兵力,日夜鏖(ao)战,几十名战友为国牺牲,天下惜之,立碑纪念;青州(原益都县)大马山1170工程是投入兵力最多、时间最长的工程,这项军事工程历时11年,附近多个县市组成几千人的民工营参与,施工人员最多时有近万人,工程即将竣工时惜遭废弃;参与完成青岛沙子口09工程。</p> <p> 海工三团(含特种工程处)部分营、连还密切配合兄弟部队参与(或独立完成)近20项工程施工任务。如:烟台芝罘岛,朝连岛,栲姥岛工程,沧口、褡裢机场跑道维修工程,青山、石岛、连云港工程等等。三团广大官兵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我军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部署,保卫国家安全,实现强军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海工三团英雄辈出。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同志,他们出生入死,赴汤蹈火,英勇善战,战功赫赫。其中有战斗英雄徐金波,有《林海雪源》小说再版后记中曲波作家做补充说明的力大无穷、勇冠三军的张继尧,这些老同志被国家授予解放勋章,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广大官兵的爱戴!</p><p> 三团部队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涌现出不少先进连队和模范人物。</p><p> 如:1967年,三团多名官兵出席海军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一营一连被海军树为先进标兵连,1974年,后勤农场被海军授予《大寨式农场》,1976年舰队召开“四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一营一连介绍《学习硬骨头六连的“三股劲”,在战备施工中加强连队建设》的经验,一营一连战士范士碌与癌症抗争多年,始终坚守施工第一线,在海军学雷锋、学硬六连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做生活的强者,把生命献给党》,被海军树为先进个人标兵等等……</p> <p class="ql-block"> 海工三团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有的战友在部队最高军衔到少将,有的战友通过努力成了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许多战友从军营中走出来,有的担任地方政府重要职务,也有的发展成为大学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经济师、政工师等,在国营和民营企业中的“企业家”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向他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当然大多数战友或回乡务农,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我们也同样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这些战友们。</p><p class="ql-block"> 在海工三团战斗历程中,广大官兵呈现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1983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裁军整编的推进,海工三团整编为北航工建处,广大官兵传承和发扬三团的光荣传统和敢打敢拼的精神,圆满完成流亭机场等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努力开创新时代强军事业新局面。海工三团建制在我军编制序列中从此消失,她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以骄人的业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对海工三团已仙逝的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最深切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对海工三团为国防建设光荣牺牲的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海工三团广大官兵和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给了我丰富的精神财富,让我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追忆,这一段经历已刻到我的骨子里,延伸到我漫漫人生的旅途中……走上社会,方知军营生活的美好,经过洗礼,才知战友情的可贵。为了寻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和部分战友对海工三团往事作了深入的回忆和了解,并整理出来,旨在感谢那些培养教育帮助我成长的首长和战友,共同唤起对部队美好的记忆。本文起草过程中,得到很多战友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为自己是一名三团人而骄傲!</p><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8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附后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穿军装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耀眼的色彩,心中充满感激和自豪。回忆那段烙印在心的军营生活,每一刻都是成长的印记。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坚持与不屈,理解了责任与担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如今,我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回望,那段经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它告诉我:无论未来的风雨多么猛烈,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军营不仅塑造了我坚韧的体魄,更铸就了我永不言败的精神。这份宝贵财富,将激励我勇往直前。因为,我曾是那片星空下,一名热血的战士,这份力量,将伴随我一生,激励我不断超越,永不止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军营磨砺,铸就坚韧心志;岁月沉淀,不改老兵风骨。虽已卸甲,然军魂永驻。在人生旅途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攀人生每一座高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作者简介:胡道松,曾任海工三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工建处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普集油库政委,工建处政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萧山市公司党组书记、经理,高级政工师,人保杭州市分公司正处级调研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