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7月的湘南,骄阳似火。潇湘大地满目翠绿,山水、田地之间葱葱茏茏。车辆行驶在衡昆高速路上,两侧是一座座装扮靓丽的新农村民居,大巴车上《放飞梦想》的歌曲催我眯上了眼睛,祁阳县城区两侧一栋栋高楼的花园建筑,顿时打起了了精神,不一会到达了祁阳县潘市镇匝道出口,大巴车直接驶入陶铸故居,我们一行去瞻仰陶铸同志生平丰功伟绩,感受伟人的风采。<br></h5><h5> 我们一行25人,在陶铸故居开展红色主题日教育活动后,顺路来到李家大院,当,看完李家大院简介,迥然试想拍下李家大院史料图片。于是举起了相机。<br>来的游客还真多,讲解员是本土人,普通话音有甩不脱的地方乡音。</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迎面是一个新修的牌楼,上书李家大院。跨过门洞,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恢宏的古建筑。村庄的后面,是高大威武的象牙山,山上古树成荫,鸟语花香,房边小溪潺潺,小鱼游弋,整个建筑翘角屋垛,像伸开的双手,拥抱来自远方的游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院内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起排污泻洪作用。房屋布局纵横有序,讲究通风透气,正、横屋之间有阶巷四达。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户户相连,井然有序。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与大多数宅院坐北朝南的坐落朝向相异,龙溪李家大院大多是大门朝北。据说是生意人的禁忌:五行中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所以中国古代流行“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家祠堂进士牌匾,走进位于大院正前方、坐西朝东,三进三厅的李家祠堂,可以看到祠堂前竖着代表功名的旗杆石,门厅外的门斗之上高挂“五品军功”、“进士”、“武异”“都尉”等文官武将功名牌。尽管李氏家族以经商起家,但值得炫耀的家族光荣还是这仕途功名。 </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宗祠内地面都是用青砖铺设,梁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石质,木柱多为古树所制。听村民说李家大院内这样的古木大柱共有48根,传说会出48个大官。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另一种象征。精美的木雕石雕摇钱树李家大院砖雕、木雕、石雕都十分精美。整个大院有1200多个花窗,150个柱礅,都是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无一重复。李家大院较有特色的是它的木雕梅花错(又称冰凌梅花格)、石雕摇钱树,其形制之美、保存之完整,实属罕见。 </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湘南的每个古村落就是一本史书,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家族荣宗耀祖的见证。李家大院位于湖南省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占地五十多亩,是永州最大的古村落之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以来相继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在的李家大院正门已损毁,李家祠堂就成为李家大院的前方了。祠堂前是雕刻精美的旗杆石,两盏高耸房顶的天灯,一点就是600年,48个文官武将从这里走向全国。门口上方高挂着“五品军功”、“进士”、“大学士”等功名牌,见识着李家曾经的辉煌。祠堂门口,一对石狮各伏在一面石鼓之上,是镇院之宝,只可惜曾经被损坏过。</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过李家大院的木雕、石雕,就知道李家曾经有多富裕了,整个大院有1200多个花窗,分别代表居住人不同的身份和地位,150个柱礅,柱础多为石质,木柱是粗大古树,梁柱用材粗犷,都雕刻着不同的图案,花卉、飞鸟、神兽等,惟妙惟肖。最精彩的是窗棂、家具、屏风等器具上的木雕梅花错(又称冰凌梅花格),精致入微。</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面再热,只要走进大院里,就感觉凉爽舒适,迥然间,热汗就不冒了。据当地人说再热的天,到了晚上家家还要盖棉被,晚上八点以后就没蚊子了,因为蚊子怕冷。整个村子没谁家装有空调,只看到古老的蒲扇在摇晃。</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