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7月2号上午十点, 电话如约而致。前几天,齐哥发信息说跟朋友去钓了一次蓝蟹,两小时就有不错的收获,听的我心里勾勾。这不电话一响就知道他的车已起动,两分钟后就能到公寓门口。我背起准备好的背包冲出家门,心早己飞向蓝蟹的海湾。</p> <p>因为是首次钓蟹,不知道带什么工具,只带了一枝钓魚的路亚杆。想当然地带了半斤猪肝做饵。(实际是用不上)齐哥去过一次,依他的智商就足够了。出发不久拐了个弯直接到商场买了一抄网,看的我心里直嘀咕,这能行么?</p> <p>车出市区,一路向鳕鱼角方向驶去。由于美国国庆日的假期即将到来,许多人己开始度假,因此路上车流滚滚,跑不上速度。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竟跑了两个小时。</p> <p>这是一处我叫不出名字的海湾。许多独栋别墅被对岸的树林所遮掩。海湾里已有许多小舟载着钓蟹的人们四处游荡。近岸处尽管乱石伫立,但几百米的海岸己有不少钓蟹人。!</p> <p>毕竟来钓过一次。齐哥从车里拿好钓箱及工具朝海岸走去。闲熟地将带来的鸡腿绑在钓线的一头,朝海水里扔去,距离有十米八米远。然后回拉钓线,用抄网将贪吃的蟹抄进网来,操作十分简单。</p> <p>世上的事,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你把鸡腿扔进水里的时候,你就开始了与蟹的斗智斗勇。你得先观察钓线是不是紧绷,然后轻轻地收线,慢慢地回拉,不致于使蟹感觉到危险而放弃对美味的追求。关键是那只抄网,不能高也不能低,不能前也不能后,恰好在蟹夹住鸡腿被拉到网袋时,抄网猛地将蟹网入网中。这技术决不是说说而己。</p> <p>这些要领只是这次钓蟹的体会。一开始我也是交了不少学费,拉了不少空钩。在齐哥的指导和示范下才逐步掌握了点滴。尤其是往回拉蟹的时侯,手上会感觉到蟹钳住鸡腿往回拉的力量,一钝一钝的,很是过瘾,就象钓魚上钩提杆的感觉!回味无穷。</p> <p>总体来说,这种钓蟹法简单,一线一饵一网,拋出拉回而己,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已有十多只进网。心中甚是愉悦。这时远处已有警察在检查乘舟钓蟹上岸者,但最终也没往我们这个方向来,只是常规抽查。事后得知钓蟹虽然是允许的,但够规格的才能要,母的不能要,一旦违规处罚也是很厉害的!</p> <p>钓蟹感觉比钓魚累。你得不断地把饵抛出去然后再拉回来,你得始终站在海水里把抄网支在合适的地方,你得不断地在几个钓线间来回穿梭网蟹。我感觉齐哥比我累。每次网蟹都是他,他就像织布的梭,穿行于多根钓线之间。我们累并快乐者。</p> <p>今天钓蟹赶上了娇阳,海面的徽风体感似电吹风。趁着间歇我才发现在钓位的左侧,是个中国小伙子。他来的较晚,背着钓箱和魚杆,提着饭盒,还带来了坐椅。待下好蟹饵,竟坐在椅子上吃起饭来,那个悠闲不得不让你心生妒忌。看来他是常客,醉翁之意不在酒!</p> <p>在我们钓位的右侧,是一位中国大妈。我们来时她都在,和他老公一起。待涨潮时他老公从不远的家里抱来一小舟划向海里钓鱼去了。那位大妈尽管一人作战却有不少的收获。看来这起码是一位常住民了,钓蟹只是她餐桌上的应季菜而己!</p> <p>还有一姑娘,一副短衣短裤运动装式的打扮,一手提个塑料小桶一手拿无把抄网,拴在钓线的鸡腿随身摆动,真真的当地人钓蟹标配。不过只半个小时她便离岸而去。是涨潮了?还是太阳太毒了?还是没有钓蟹的耐心?我想一个美国小镇,能碰上这么多的中国人真是有缘分,还一度怀疑是不是在国内。</p> <p>十五点以后,海水涨潮了。原先海水埋脚脖到逐步埋向大腿。钓蟹难度越来越大。一是水深对蟹钳鸡腿的感觉度差了,半路跑蟹的次数很多。好在齐哥的功夫很到位,拉蟹进网还是成功多次。二是海岸石头伫立,低潮时好站立,涨潮时人们视线模糊,尤其是易被水涌动易失去平衡。该收工了。17点后我们才打道回府,带着美美的收获!</p> <p>钓蟹我是笫一次,齐哥说这叫蓝蟹。回来百度一下是这么说的:又名青蟹或美味优游蟹,甲壳类十足目(Decapoda)Callinectes属动物的统称。大西洋西岸常见的食用蟹,味鲜美。常栖息在泥岸、港湾和三角洲。头胸甲约7.5公分(3吋)长,15∼18公分宽,背面淡绿色,足淡蓝。两侧各伸出一大的尖刺,在大刺和眼之间又各有8根短刺。螯大,左右不等大。第5对足扁平,用于游泳。食动物屍体。产卵期,雌蟹腹部隆起,内具卵子,受精卵经两周孵出幼蟹,并在雌蟹上停留一短时期。</p> <p>蒸蟹十分钟后的样子还是很诱人的,可惜本人对蟹过敏不能食之。不过大孙子却吃了两只比较大的,说很好吃。嚷着下次再钓要跟我一起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