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民之道,地著为本——读汉书《食货志》上、下

无极

<p>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以自给自足的庭院经济为基本单元,呈现封闭式、生活物品以家庭产生满足生存所需的特点。</p><p>西汉建立时,人口损失过半,民生凋敝,天子所乘的车不能得到四匹一色的马匹,将相只能乘牛车出行,可见当时社会经济水平极其落后。</p><p>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成了统治者需要解决的首要社会问题,也是巩固其统治基础的第一要务。</p> <p>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争夺政权的战争结束了,汉高祖刘邦起于民间,深知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p><p>西汉统治者从农事和流通两个方面入手。民生之本在于农事,农耕在于解决民众的生存所需,食足以后而货通,在于解决各地产品的差异性,流通便利民众所需。</p><p>政府通过给百姓授田的方式,让百姓食有定所,安居乐业;通过货物流通,输天下地产不足,实现物资的转移。通过这两个方面,达到国实民富,而教化有成的目的。</p> <p>“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亡贫,和亡寡,安亡倾”,在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认为在现阶段维持低水平的需求,物质贫乏不要紧,要紧的是社会财富分配基本公平;贫穷不要紧,要紧的是百姓对政府政策的不安。社会和谐了就不会因为物质贫乏而颠覆,社会安定后政权就会稳固。</p><p>基于这种与民休养,培植国家元气的理念。西汉政府授田于民,“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政府供养。汉初三十而税一,就是产三十斤粮一斤归公家。这是非常低水平的赋税。在乡村建立互助制度,有人服役,在乡的人帮助耕做,生病由公田产出支付,因此社会稳定,百姓和睦。社会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八岁入学,使儿童知晓社会公义,纯化了民风民俗。</p><p>“民贫,则奸邪生”,“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西汉统治者在建国初期深知其中的历害,让百姓以农耕桑蚕为本,税赋薄,重视培植民力,充实府库,以备水早灾年,因此百姓有了较好的生产环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达到了民富国强的目的,大汉国力冉冉上升,开疆拓土,臣服四夷。</p> <p>在货币政策上,统一了货币,禁止私人铸钱,为流通提供了支付手段。制定了盐铁专卖制度,为国家财政注入可持续的源泉。抑止工商业的过度发展,防止人力资源过度流入工商业而造成农事人力不足。平抑物价,“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在西汉初期,由于政府建立了平籴仓,粮食价格基本稳定。</p><p>开放流通,国家除盐铁酒榷专卖外,不与百姓争利,使商品能货畅其流,物尽其用,补充了百姓生活需要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但是,总体上西汉对工商业是抑止的,这和封建社会家庭式自给自足式经济是相一致的,也是社会分工不充分的必然结果。</p><p>在政府管理层面,有桑弘羊等理财能手在为政府开源增收,选拔行政干才为地方建设服务。班固最后总结西汉食货制度时说:“顾古为之有数,吏良而令行,故民赖其利,万国作乂。”</p> <p>由于西汉初期,重视民生,发展经济。以农耕蚕桑为本,工商为铺,建立特殊物资专卖制度。政府经经济运行不与民争利,又有推行其制度的干臣良史,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p><p>西汉是中国第一个由平民直起建立的政权,经济的快速恢复意义重大,巩固了中华古土,开拓了西北及西南领土,确立了农耕文明的先进性,形成以汉民族为主导的封建发展史,为中华文化圈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功勋。</p><p>一个政权的存在首先是政府财政收支可以支持国家事业的发展,衰退也是从政府财政收支不足以支持国家事业发展开始的,最终因财政破产而政息人亡,教训深刻。在今天发展民生仍然是第一要务,民生仍然是政权的基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