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高考 致敬青春一高考二三事

楚国良

<p class="ql-block">  从1980至现在,40多年过去了,曾经高考的一幕幕我都能如数家珍的呈现在脑海里,因为记忆太深刻,过程太在乎,考试的场景、花絮、考后的放松与煎熬的等待构成了1980年那个夏天独特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又到高考时,十几年的等待不就是为了今明两天吗?虽然有点残酷但也来的直接和相对公平,曾记得一位班主任说过,人生的黄金岁月就是上大学的日子,高考就是你通上人生辉煌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一、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p><p class="ql-block"> 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万考生走进了被关闭了10多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高校共录取新生27.3万人。77级学生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如此,背后还有一段令人感叹的故事。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一天下午,会议专门讨论了高校招生问题。此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将方案上报了中央。这引起了与会者的反对,大家都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并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这些意见得到邓小平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送中央的报告追回来。邓小平的明快果断,当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但“推荐上大学”的招生办法,是写入1971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毛主席圈阅“同意”,并以“中共中央文件”下发全国的,所以,1977年8月13日到9月25日,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时,尽管大部分与会代表都不支持《纪要》,但没人敢站出来打破这块坚冰。</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教育部传达了小平同志的看法。他说,《纪要》是姚文元、张春桥定稿的。邓小平在关键时刻的谈话成为重要分水岭。此后,招生工作会议的整个氛围为之一变。</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大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见,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p><p class="ql-block">  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参考人员有工人、农民、战士,有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机关、学校青年工作人员等,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当时由于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大大超过预想,一时竟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刷试卷!最后,中共中央决定,紧急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才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p><p class="ql-block">  当年邓小平的推动和组织,不仅恢复了一项原有的制度,更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点,让中国的人才培养回到正常轨道上来,给中国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二、在湘潭县八中复读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9年10月初,湘潭县八中文科班正式组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欧阳文超,数学老师徐必寿,英语老师陈季葵,政治老师何军,历史老师谭敬夫,地理老师吴举湘。该班从34、35、36几个班中报考文科的应庙生,同时面向社会招收了少量复读生,就这样,一个肩负领导重托,学生和家长期昐的文科班开学了。</p><p class="ql-block"> 湘潭县八中,这个学校真是给了我太多的回忆,十个月复读的日子,三百多个日夜,一条不算长的环校路来来往往,是那么漫长的煎熬。看过老师引以为傲的校园里法国梧桐的抽芽,也踩过它满地金黄的落叶。欣赏过堪比清华的荷花池的满堂荷花,也看过秋霜过后的一园枯败,还有食堂依旧难吃的饭菜......</p><p class="ql-block"> 我最难忘的好的和不好的回忆都留在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回头看看这一年,一路走来,有多辛苦,其实心里很清楚。校园里的人群熙熙攘攘,环校路上的学生成群结伴,却没有一个人和我同路,我最大的敌人是孤单。有时候看着怎么也爬不上去的分数和名次,我心里无数次想过放弃,但,还是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复读,对于一名刚刚结束高考的毕业生而言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一边是刚刚解放的自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没有一个人愿意重新回到那段噩梦般的日子;另一边,是并不理想的成绩和看不见的未来。虽然人们总说高考不能代表什么,的确高考不能代表什么,但高考成绩能代表一个高中生的一切,它能决定你要去的地方,它能决定你要学习的环境,它能决定你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它能决定你奋斗过后那张证书的含金量。我不甘心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学习,最后换来浑浑噩噩地去一个普普通通的穷山窝度过人生。不要做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草窝里变成金凤凰,所以我选择了复读,将那段噩梦般的日子再来一遍。</p><p class="ql-block"> 十个月最大的煎熬,不是紧锣密鼓的考试,不是每天都熬到凌晨才睡的觉,不是榜单上令人忐忑的排名,而是我怎么也无法去考虑长满痘痘的冲动,我只有一个人在战斗。还记得一九七九年高岭五七中学第一次高中毕业的那一天,天气很热,但大家都很兴奋,到处是欢呼雀跃的场面。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在校园里久久徘徊,真的是不胜唏嘘。</p><p class="ql-block"> 这十个月复读,我整理了上万字的笔记,参加了十多次大考和不计其数的小考。</p><p class="ql-block"> 白天,同学们上课专心听讲,唯恐丢下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晚上,点着煤油灯、蜡烛忘我地复习,常常是熄灯铃声响了,还迟迟不肯离开教室。老师们更是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还经常加班加点,主动热情地辅导学生。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徐必寿老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经常和其他老师争时间、占教室;何军老师教政治,每天辅导学生做好一道题目(即每日一题),帮助加深理解和印象;欧阳文超老师作为班主任,始终注重协调老师之间的"小矛盾",化解同学之间的"小纠纷",营造和谐向上班级氛围。吴举湘老师当时则一边自学大学地理教材,一边收集各种地理复习资料,刻钢板、印试卷,真是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1980年高考,青山、花石、射埠三个区考点集统一设在湘潭县四中,参加高考的文科班学生在县四中校外的延化小学考试。</p><p class="ql-block"> 高考考完的那天,天气和1979年初次参加高考一样的炎热,太阳是公平的,汗水顺着所有的脸颊淌下,我的心情却和下雨天一样凉爽。</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苦心人天不负"。当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湘潭县八中首届文科班(37班)以21人参加高考,中专以上上线人数16人的好成绩一炮打响。至此,湘潭八中文科班一鸣惊人,此后多年,与湘潭县一中文科班并列成为全县高考的"文科双雄"而闻名全县。</p> <p class="ql-block">  三、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举制度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在历史上为历朝历代输送大量国家栋梁之才,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来重要的贡献,金榜题名是曾经整个时代的符号和追求,尤其是整个科举产生的700名状元是那个时代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科举各级考试</p><p class="ql-block">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p><p class="ql-block">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p><p class="ql-block">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p><p class="ql-block">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p> <p class="ql-block">  四、科举时期湘潭唯一的状元一王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容(1163 ~ 1206),字南强,号希颜,南宋湘乡县十四都大湖(今金石镇白果村状元坪)人。从五代时司徒王仝至王容,历经十代,皆为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中三代进士,一代状元,四代诰封光禄大夫,王容为其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以前,开科取士高中状元者,几乎都是北方人。至南宋,状元又多出在江浙,湖南人中状元者寥寥,偶有一、二,视若“破天荒”,湘人无不为此而遗憾。1187年,王容赴行都参加丁未科会试。会试中,他以《文德帝王之利器赋》被录取为进士。接着,王容参加殿试,阅卷官将其排为第三名,但孝宗帝赵慎评鉴“王容之文质实”,亲自擢拔他为状元。</p><p class="ql-block"> 王容从小就在湘乡乡下、县城、湘潭、青山桥等地到处从师求学,后又赴岳麓书院从理学大师张木式 研读多年。他原字南强,因读张木式所著《希颜录》入迷,因号为“希颜”。</p><p class="ql-block"> 王容对当时江左偏安的国家局势惴惴不安,便以新科状元的殊荣,上陈“御金之策”,获皇帝召见,详细对答于东阁。但当局并未充分采纳他的意见。他官至议政大夫礼部侍郎,后来出守九江,心中念念不忘北伐金军,收复中原,因此得罪主和派,被贬谪至绍兴签幕。在“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的政治现实中,于开禧二年(1206)十二月十九日郁郁离开人世,时年44岁。后来理宗朝追赠王容为银青光禄大夫待制。</p><p class="ql-block"> 今湘乡大湖塅有状元坪,石柱有状元洲,梅桥有状元屋场,城里有状元巷等,大约都是后人为纪念王容的故居、读书地或活动地而命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