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要看《大众日报》?能找到2020年两道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天涯

<p>7月7日,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小编发现,全国卷有两道作文题目与《大众日报》近期刊发的文章不谋而合。以后备战高考的莘莘学子,是不是得找《大众日报》来翻看一下?</p><p>&nbsp;今年山东使用的是新高考Ⅰ卷,要求综合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p><p>全国新高考Ⅰ卷</p><p>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p><p>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p><p>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1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p><p>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p><p>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p><p>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被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人心。”1月30日,大众日报发表题为《隔离的是病毒 隔不断的是人心》评论,与作文题目契合。</p><p>隔离的是病毒 隔不断的是人心</p><p>原载于2020-01-30大众日报3版</p><p>□ 本报评论员 李岳岳</p><p>这个春节,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数百万武汉人民选择默默坚守疫区,许多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被暂时隔离。此时此刻,大力发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摆脱困境,向他们传递温暖、传递希望,显得格外重要。</p><p>病毒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面前,总有一些暖人的关怀牵动你我,总有一些朴实的感动直击人心。寿光一位菜农在采摘捐赠的新鲜蔬菜时,“一不小心”就多采了一吨;宁波一家来自疫区的民众主动自我隔离时,邻里街坊通过微信嘘寒问暖,把生活用品送至门前;还有一些地方特意安排酒店,为滞留在外的湖北游客集中提供住宿……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面对困难的团结一心,点亮了抗击疫情的丝丝烛火,传递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让这个冬天变得格外温暖。</p><p>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孤岛。无论是被隔离的,还是已经离开疫区的群众,他们都是这次疫情的受害者,比谁都更加期盼疫情消除,比谁都更加渴望得到安全保障、关心关爱。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每个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还需要保持一颗同理心,彼此宽慰、互相支持,以爱作纽带、以真心换真心,做到眼中有他人、心中有他人,给患病群众以无微不至的关爱,给医护人员以满腔热情的支持,给发病地区力所能及的帮助,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应对疫情挑战。</p><p>被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人心。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让温暖的东西多一点,冷漠的东西少一点,体谅、宽容多一点,误解、偏见少一点,万众一心,让爱相随,用爱化解困难,用心凝聚力量,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p><p>全国Ⅰ卷作文讲了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故事,要求考生选出感触最深的一个人物结合感受写一篇发言稿。↓↓↓</p><p>全国Ⅰ卷</p><p>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p><p>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p><p>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p><p>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的故事一直是齐鲁大地源远流长的佳话。6月9日、6月14日、6月16日与6月23日,《大众日报》文化版连续发表多篇管子研究文章,又恰好切中考题。</p><p>今天的我们从《管子》中学到什么?一起来听听专家看法。</p><p>《管子》的管理之道:举而得其人</p><p>原载于2020-06-23大众日报8版</p><p>□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巩曰国</p><p>本报记者 于国鹏 整理报道</p><p>《管子》是经邦治国之书,书中大部分篇章都涉及国家管理的问题。《管子》认为,要管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人才,要“举而得其人”。</p><p>《管子》的《君臣下》篇论述,“贤人不来,则百姓不用”,意思是,君主选贤任能,才能管理好民众。《君臣上》篇指出,国家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君主的发现。君主如果能够“举而得其人”,选拔优秀人才到合适的岗位,就可以比较轻松得治理好国家,“坐而收,其福不可胜收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