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针对出口苹果有害生物在监测时较难辨认的问题,组织了相关图片资料,供同行在监测时参照辩认,提高监测的准确性。</p> <p> 苹果蠹蛾</p><p> 成虫体长8毫米,翅展15-22毫米,体灰褐色。前翅臀角处有深褐色椭圆形大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翅基部颜色为浅灰色,中部颜色最浅,杂有波状纹。后翅黄褐色,前缘成弧形突出。初龄幼虫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4一18毫米,头黄褐色,体多为淡红色,头部黄褐色。前胸盾片淡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缺环,臀板色浅,无臀栉。蛹黄褐色,体长7一10毫米,复眼黑色,后足及翅均超过第三腹节而达第四腹节前端,第二至第七腹节背面均有2排刺,前排粗大,后排细小,第八至第十腹节背面仅有l排刺。卵扁平椭圆形,长1.1一1.2毫米,宽0.9一1.o毫米,中部略隆起,表面无明显花纹。初产时像一极薄的蜡滴,半透明,随着胚胎发育,中央部分呈黄色,并显出一圈断续的红色斑点,后连成整圈,孵化前能透见幼虫 。</p> <p> 地中海实蝇</p> <p> 桔小实蝇</p> <p> 柑桔小实蝇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一般成虫体长7~8毫米,翅透明,翅脉黄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p> <p> 瓜实蝇</p> <p> 梨小食心虫</p><p> 成虫:体长5~7毫米,全体灰褐色无光泽,前翅灰褐色,前翅约有10条白色斜短纹,但不及苹小明显,翅中央有一小白点。</p><p> 幼虫:体长内10~13毫米,头、前胸盾、臀板均为黄容褐色。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臀栉4~7节,齿深褐色。</p><p> 卵:长0.5毫米,椭圆形,稍扁、黄白色、孵化前变黑褐色。</p><p><br></p> <p> 桃小食害虫</p><p> 1.成虫。雌蛾体长7~8毫米,翅展15~18毫米;雄蛾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体灰白至淡褐色,复眼红色。前翅前缘近中央处有一个近似三角形蓝褐色有光泽的大斑纹,翅基部和中部有7簇黑色斜立的鳞片,后翅灰色。</p><p> 2.卵。近椭圆形,长0.45毫米,一般1~3粒,最多的有20多粒直立在果实萼凹茸毛中,卵顶端有“Y”刺毛2~3圈,刚产下的卵橙色,后变橙黄色,鲜红色,接近孵化时为暗红色,卵壳表面有不规则的多角形网状刻纹。</p><p>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3~16毫米,较肥胖,体乳白色或橙黄色,头黄褐色,前胸背板及臀板褐色,无臀节,前胸气门前毛片上只有2根刚毛,其他食心虫均为3根刚毛,腹足趾沟排成单序环,趾沟10~24个,每个体节有明显的黑点。</p><p> 4.蛹。体长6.5~8.6毫米,黄白色,近羽化时变成灰黑色,复眼红色。</p> <p> 李小食心虫</p><p>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7毫米,翅展11.5〜14毫米。体 背面灰褐色,腹面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灰黄色,复眼褐色,下唇须向上翘,其背面灰白色,其余部分灰褐色,并杂有许多 白点。前翅近长方形,烟灰色,前缘约具有18组不很明显的 白色斜短纹,翅面密布小白点,靠近顶角及外缘的白点排成整齐的横纹,其余部分的白点不规则,近外缘部分有1条隐约可 见的略与外缘平行的月牙形铅灰色纹,沿此纹内侧尚有6〜7 个乌绒色短斑,缘毛灰褐色;后翅浅褐色,缘毛灰白色,其基部 颜色较深。</p><p> 卵圆形,扁平稍隆起,初产时白色,透明,孵化前转为 黄白色,迎光侧视时,卵表面呈五彩光泽。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2毫米,玫瑰红或桃红色,腹 面体色较浅。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浅黄或黄褐色,臀板浅黄褐色或玫瑰红色,上有20多个深褐色小斑点,臀栉为5〜7刺。</p><p> 腹足趾钩为不规则的双序,趾钩数大多为23〜29个;臀 足趾钩则为13〜17个。蛹体长6〜7毫米,初为浅黄褐色,后变褐色。第三至第七腹节背面,各有两排短刺,前排大于后排。尾端具有7 个小刺。茧长约10毫米,纺锤形,污白色。</p> <p> 苹小卷叶蛾</p><p> 成虫:体长6~8毫米,黄褐色。前翅的前缘向后缘和外缘角有两条浓褐色斜纹,其中一条自前缘向后缘达到翅中央部分时明显加宽。前翅后缘肩角处,及前缘近顶角处各有一小的褐色纹。</p> <p> 疆夜蛾</p><p> 体长20mm,翅展49mm。头部与胸部暗棕色;前翅大部暗棕色,前缘区及中室红棕色,基线与内线均双线黑色,前者波浪形,剑纹黑边,环纹棕色,肾纹后半黑色,外线黑色,锯齿形,亚端线内侧有暗点,端线为一列黑点;后翅白色半透明,端区黑棕色。</p> <p>泾川县富原红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