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声映那柯里

张丽霞

<p> 马帮声映那柯里</p><p> 一——游记那柯里</p><p><br></p><p> 普洱市宁洱县同心乡那柯里,是一个距离普洱市区30公里左右,靠近213国道的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有两溪,四桥,八景组成。这里之所以闻名,吸引众多游客,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如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一一那柯里段茶马古道。这些古遗址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生活在这里的主要居民是彝族,哈尼族,苦聪人等。习近平主席2008年还曾亲临过此地。</p><p> 端午之际,风和日丽的清晨,我们一行家人驱车来到这里。首先欢迎我们的是一个矗立在路边的一个巨大广告牌“诗情画意那柯里”。这无形当中调动了我们一睹为快的欲望。我们的思绪一下就飞到了数百年前的山间玲响马帮来的诗意里了。</p><p> 我们一下车就健步如飞,赶快投入到了这个诗情画意,绿水青山的充满着神秘色彩地方的怀抱。</p><p><br></p><p> </p> <p>  下车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路边的一座连心锁小拱桥,这其中的寓义自不必细说,与其他地方的连心锁同心结都出自一个深意。</p> <p> 顺着一条通往山上的林荫大道,我们看到了一条溪水潺潺的小河。河道两岸绿树成荫,鸟声蝉鸣。这条河据说当年是一条比较大的水流湍急的河流。</p><p> </p> <p>  这座河上有一座桥叫做“风雨桥”。关于这座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这里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原名叫“马哭里”,过去这些地方山路崎岖,山高路远,茶马古道,十分难行。然而马帮过那柯里都必须涉水淌过这条河。沿途重负的马儿,到了这里面对清凉的河水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因此这里之前就得名为“马哭里”。当时的官府为了顺应民意,就在这条河上修建了这座“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了“那柯里”。傣语意为,小桥流水,水土丰饶的理想之地。</p> <p>  风雨桥的两头全是这种密密杂杂的,大窝小印,深浅不一的马蹄印。这些弥足珍贵的蹄印收藏了千百年来的马帮文化历史 ,唱尽了千百年来的马帮情歌 ,回荡着千年不息的驼铃声声。它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鲜活的教科书。</p> <p>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些密密匝匝,小坑小窝的茶鸟古道青云石梯。这些阳光斑驳,苔藓厚重的石云梯,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马帮负重,艰难攀登的情景。古老石阶上的马蹄印窝溜滑深圆,足以照见马帮当年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足以说明这里是滇中商贾云集之地。这里的商贸繁荣景象可想而知。有诗为证:</p><p>“地为琵琶道作弦,听马蹄狂弹奏调。天是棋盘星当子,……”</p> <p>  荣发马店古朴大气,依山而建,次第渐进。餐饮与住宿区域划分明显,层次井然有序。百年老店的规模之大,从中也可以想见当年的车水马龙,人叫马欢,商贾穿梭,驼铃声声。</p> <p>  荣发马店门口的“摔碗酒”,据说是明清时期,无论是从墨黑孔雀平下来走一番的,还是从勐海,思茅上来,经官府大道入京的各地马帮,都必须在此驿站歇脚过夜。第2天出发前马锅头们都会在马店门口喝上三碗摔碗酒,寓意吉祥,平安。</p> <p>  “鸟掌铺 ”周边没有对此做进一步说明的木牌碑文。但是从他的这个大水车来看,它应该是一个提供动力能源的地方。能源在此是可以出售的。这是我个人的推理。</p> <p>  接下来最值得一说的就是碾子坊。碾子房是为那时的本地村民提供粮食加工的场所。也是马邦每次出发前来这里准备远行粮食的地方。这是我见过的,保存的最为完好的茶马古道古迹之一。</p><p> 碾子坊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碾米之用,上层为参观,品茶的休息场所。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大碾磨和许多小人工石磨。这里的大磨是靠其底下的水车带动。这里的老百姓非常智慧,他们把磨房建在河面上,利用了天然的河水带动水车成为原始的动力,驱动着大磨运转,基本没有太多的成本。其壮观与匠心,独具风格。直到我们今天也不失为一大景观,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p><p>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是磨房边上山体上渗出的清泉,既可以当做诸如我们现在的自来水似的饮用水碾磨,有时还可以成为小磨盘的动力能源。</p><p> 这个磨房的所有的柱子全部是用一个个的大小合适的石卵堆砌而成,拙朴且有趣味。今天看来反而是一道靓丽的景观。</p><p>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几个那种脚踩的冲米,冲粑粑的兑子。这种东西据说在云南的许多偏僻的山区山村都还在用。这第一说明了它的实用价值之高,其次是说明云南人饮食习惯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冲糍粑千百年来一直是云南老百姓过年时的一个重要的习俗。</p><p> 磨房有幅古老很有意思的对联“河中磨磨磨盘磨盘磨磨;世上空空空想空想空空”。横批已经没有了。</p> <p>  今天的那柯里小镇尽量还原了当年的集市风貌。农家的炊烟,乡间的小道,路旁的青青菜园子,无一不在诉说着今天的惬意与美好。这里有很多的当地美味小吃以及马帮菜极其有特色,很值得一一品尝。</p><p> 这里还有一个静谧雅致的“乡愁书院”,紧靠河畔。推窗,外边河水潺潺,绿树成荫,溪水叮咚。对面的荣发驿站,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不失为一个修行静心读书的好去处。</p> <p>  沿着一公里多长的小镇长街,我们来到了环绕那柯里的另一条河边。因为是雨季,这里的河水有些浑浊。但是河上的那一座千年古桥依然伟岸的矗立于河面。河头的桥屋,飞檐翘角,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象征了官府的威严与奢华。</p> <p>  这与前边提到的风雨桥一样的是一座有屋顶的桥梁。桥两边是封闭的,可供人休憩游玩。在此我且称他们为木屋桥。此木屋桥,名为“千年桥”。横跨于河流两岸。桥屋顶的横梁逐渐向上缩短,形成一个三角形,如我们常见的平瓦房顶。向上收的横梁,牛腿(皇家称为雀替),都极其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桥两侧的几根大斜方柱子,其功能类似我们今天的桥梁铁锁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这里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之深。当然这座千年桥看上去应该是修复过的。但为进京贡茶的马帮而修建的千年桥,其百年的沧桑也可见一斑。</p><p> 有诗为证“普洱名茶贡帝京,深山路险鸟蝉鸣。千秋马道蹄声远,老店枫桥水有情”。</p> <p>  当年河水湍急,水流爆满的大河,今天已浅水浑浊,已失去了往日的浩浩汤汤。河岸一边是长长的栈道,在静静的低吟,呢喃着一段段马帮鲜为人知的历史。另一边是两个巨大的水车 ,如钢铁侠一般守护着这座千年古桥,仿佛是在时时在提醒我们不要忘却那千年的日月,百年的驼铃。</p> <p>  今天的那柯里,以其厚重的马帮历史,正被世界认识与瞩目。它正在以它令人目弦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古文化遗产之林,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和声音,在向世界诉说着当年马帮的历史和过往。串起了古道马帮普洱茶与今日世界的新丝绸之路的关连。为今天的普洱茶打开了一道重新通向世界的亮丽窗口。</p><p> 那柯里一个值得你去臆想千年明月,百年驼铃的地方。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p><p> </p><p> 2020年7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