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去造反[198班原鹏洲的自创小说(目前13324字)]

冰雪儿

<p> 穿越大清去造反</p><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一节 这是在哪?</p><p> 一阵清风徐来,徐欣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疼。</p><p> “我这是在哪?”他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放眼望去只有深绿色的叶子在随风摇曳,与群山一起堵住他的视线。</p><p> “什么鬼天气,怎么这么冷?”他望向四周,惊恐的发现四周已不是他所露营的地方。</p><p> 突然,他感到一阵阵的眩晕,这时他感觉他像是进行了一项旷日持久的马拉松一样,耗尽了全身的体力。</p><p> “来点水呀,谁能给我来点水啊?”</p><p>他再次望向四处,这才发现一条小溪在他的不远处,他赶紧奔跑过去,喝了口水。</p><p>他听见两个人在说话,他赶紧蹲在一块儿石头旁。</p><p> “听说了吗?咱这儿来了几个洋鬼子。”</p><p> “霍,真晦气!”</p><p> “长毛之祸终于没了,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吧!”</p><p> “回吧,看这天也不早了。”</p><p> 徐欣看他们走远后,恍惚了一阵儿,才明白这是1864年,同治三年,“我怎么穿越了?”他很疑惑地说。</p><p> 他突然感觉到很饿,他一看他的衣服,却发现早已从他的服装变成了清时的衣服,还发现了一些铜钱和几两银子,头发上也多了一条辫子。</p><p> “活命要紧,快去下一顿馆子吧。”</p><p>走着走着,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但徐欣仍然没有找到一点人的踪迹,很显然,他迷路了。</p><p> “看来老天爷是不想让我活着走出去这个森林了吧。”他叹气地说道。</p><p> 他就地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很快就睡下了。</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二节 我要造反!</p><p> 徐欣醒了,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里早已不是他所原来的那个帐篷,变成了一个家徒四壁的土房子,“房子怎么这么空啊?我应该被一个农夫所救了吧!”他留下了点铜钱就走了。</p><p> 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这个时空有十多天了,已经有些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也找到了一份给商人打下手的工作,也差不多够维持温饱的生活了。</p><p> 在穿越前,徐欣也看过许多的穿越小说,而他穿越了自然也会产生一些想要封侯将相的思想。</p><p> 对于近代的清政府,可以说是极其的愤恨,几乎没有一点点的好感,他也不是一个一心甘居平庸的人,毕竟能穿越这么100多年,他也觉得这是不可能回去了吧,于是他想到了造反,毕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今年才刚刚亡,捻军仍然还在活动,他正想趁这个时机造清政府的反,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呀!</p><p> 次日,他随商队出发,半路却遇到土匪,他很不幸的被抓住。</p><p> “我咋这么倒霉?”</p><p> “再嚷嚷,我把你头给砍下来!”</p><p>……</p><p> “我看,把这个人直接杀了算了,这应该就是个打杂的,那商队不可能再过来了吧,他们拿着火枪真麻烦!”</p><p>……</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三节 要死要死了!</p><p> 徐欣现在紧张到了极点,他仔细的看着抓他的土匪,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极其不同的现象,这群土匪都长着短的不像样的小辫子。</p><p> 他推测,这群人是太平天国的老兵,他处在贵州与广西的交界处,毕竟石达开也有一个说法是带着余部和大量的金银珠宝逃进了贵州与广西交界的丛山中,那么他们的首领肯定是石达开了。</p><p> “你们是太平天国的残兵吧,我可以告诉你们失败的原因!”</p><p> “嗯?说来听听。”那位老大说到。</p><p> “你先把我放下来。”</p><p> “别蒙我们,你要骗了我们你跑不了的!如果你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的话,那等待你的可就不止是砍头了!”</p><p> 他做了一个深呼吸,他知道不拿出点真才实学是不行了。</p><p> 他顺手拿起一个树杈,按着自己的记忆画了一个亚欧大陆的地图。</p><p> “这里是英国,是我讲的这段历史的主角。”</p><p> “这里是法国。”</p><p> “这是快要成为法国的仇家德国。”</p><p> “还有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p><p> 徐欣给这些太平天国老兵已给幼儿园小朋友讲故事的口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讲起,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在这里徐欣,并不是单纯的回顾整个事件,而是把这些战争背后西方各国的目的都说明清楚了。</p><p> “我们必须要睁开眼睛看看这日新月异的世界了!”最后徐欣说道。</p><p> “先生说的太对了,我们可以放了商队,但是你得留下,否则我还是会杀了你!”</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四节 我是土匪军师</p><p> 就这样徐欣不得不成为了这群太平天国老兵的军师。</p><p> 他头上的辫子被这群老兵给剪了大多,只留了一点点,他此时的生活反而比在小镇里要过的滋润的多,虽然说不上是顿顿吃肉,但吃的还是非常丰盛的。</p><p>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教这些老兵认字读书,他还是有点繁体字的功底的。</p><p> “唉,穿越过来的时候,身上什么都没有拿过来,一支笔都没有,真叫人郁闷!”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牢骚。</p><p> “军师,老大叫你过去。”一位老兵说道。</p><p> “军师,你能不能把你讲的那些大道理写成一本书?”</p><p> “可我现在没有趁手的笔?我用惯了钢笔,我不太会用毛笔。”</p><p> “什么笔?”</p><p> “钢笔。”</p><p> “好好好,买一根就行了。”</p><p> ……</p><p> 两天后</p><p> “这年头钢笔真是难找,两三天才买回来。”</p><p> 那天晚上,徐欣就开始着手写这本书了,但是他那写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这就是后话了。</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五节 我们遇到麻烦了</p><p> 徐欣才在这寨子里过了大约一个月,一群乡勇就将寨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原因就是这群太平天国的老兵抢了商队的13万两白银。</p><p> “里面的土匪,你们已经被包围啦!”好像是一个乡勇头子的人大喊。</p><p> 徐欣很快就出来看,却看到这群乡勇手上拿的全是类似红缨枪的棍棒,但是上面却没有任何金属物,只是单纯的木棒而已。</p><p> 他便很放松的回到了他专属的房间,继续写他的故事。</p><p> ……</p><p> 四天后</p><p> 他趴在窗户边,看着这重振旗鼓的一群乡勇,就像是在看猴戏一样。</p><p> 毕竟晚清时的军队战斗力都不成样,一群乡勇能成什么呢?</p><p> 但是与乡勇战斗的嘈杂声让他觉得很心烦,常常让他写错字,以致一整页都得重写,这让徐欣非常的郁闷,但是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六节 谋划造反</p><p> 过了几天,徐欣再也没有看到那群乡勇了,在寨子的生活又变得安静了起来。</p><p> 也有了时间去胡思乱想,于是他编写书的同时,想起了造反这件事,但是他看到这群太平天国老兵的武器时,便先放下了这个念头,毕竟他们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连火枪也不过就三两根,就这样去造反跟送死有什么区别?</p><p> 他虽然略懂些武器知识,但是他好歹有自知之明,毕竟就算是19世纪的武器,制造仍需要有些工业机器。</p><p> 他想到可以从西方那边买一些武器,然他现在的寨子属于清朝的广西地界内,想去到广州,仍然有些远。</p><p> 他便去和老大商量了一下,既然同意了,但是要让他带上一群人跟他一起去,毕竟害怕他半路上逃了,对他们不利。</p><p>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他还没有取得这群人多大的信任。他本来希望能多带点钱财用来买更多的武器,但是转念一想携带很不方便,于是便放弃了这个念头。</p><p> 三天后,他们准备妥当,徐欣带上两个人一起跟他前往广州。</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七节 买些武器</p><p> 徐欣一行人刚收拾完金银细软,离开他们的寨子,太阳就升到他们的头顶上了,这时已入秋,也不觉得很热。</p><p>……</p><p> 一个月后</p><p> 他们终于到了广州,但是卖武器的人不好找,四处打听,只听一个叫汤姆的人会卖。但他们在广州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汤姆,好像他又回美国了,于是徐欣一些人就等了一个多月。</p><p> 汤姆终于回来了,他这回带来的是一批左轮,想贩卖给清政府。</p><p> 徐欣打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了想买下这批左轮的欲望,于是很快就找到了汤姆所在港口。徐欣一行人上了汤姆的船,八九个持枪的水兵指着他们,徐欣用着蹩脚的英语与他们交谈。</p><p> 终于他花光了带来的所白银买下了这批左轮和配套的5000发子弹,在临走的时候,徐欣希望汤姆下次带些欧洲各国的步枪,他一定来买。</p><p> 于是他很快离开广州,准备回寨子。</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八节 训练士兵</p><p> 这批左轮和子弹有点带的麻烦,以致他们回去的时间有些晚,都到了农历的小雪,但这里是南方,温度也还算适宜。</p><p> 最终,他们还是很顺利地回到了寨子。</p><p> 于是他们的老大很快就开始计划操练手下的士兵。</p><p> 徐欣耗费了约半个月的时间教会了士兵用左轮,但是他们的射击精度却很是无法保证,只能先使用排队枪毙的方式进射击才能保证射击命中率。</p><p> 过了大约两个月,这群士兵的射击精度也慢慢变得不错了,但是子弹却快用光了。</p><p> 于是,徐新在接受了一批美制步枪斯普林菲尔德后,便又订购了5000发的左轮子弹。</p><p> 同治四年 1865年</p><p> 汤姆靠从徐欣这里获得的白银买了两艘武装商船,干起了运送茶叶,瓷器的行当。</p><p> 徐欣也得到了寨子老大的信任,造反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九节 造兵工厂</p><p> 虽说徐欣是想先建一个兵工厂,保证造反时的武器供应,但是限于寨子处在深山老林里,撑死了也不过是一个兵工坊,规模和效率也不可能很高。</p><p> 于是他向汤姆订购了两台左轮子弹的生产机器 ,但是运回来大费了一番周折。</p><p> 徐欣又找汤姆要了两个工人教他的士兵使用机器,但是这些工人不会说中文,只能让徐欣在旁边翻译,很是麻烦。</p><p> 断断续续教了一个月才让两个人慢慢学会了。但这只是制造左轮子弹,左轮手枪还是需要让汤姆远渡重洋地买回来。</p><p> 这让他无法扩充他的军队,毕竟整个寨子不过2300多人罢了,而真正能出战的不过1500人左右,而且左轮和步枪都不够1000把,而寨子里也没有足够多的钱。</p><p> 于是徐欣想到了经商这个办法。</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十节 赚钱</p><p> 因为徐欣天天都在买武器,他们整个寨子只剩3000两银子了,维持生计虽说够了,但是离买500步枪的目标还是很远,于是他便与他们的老大要商量一下,赚钱的事。</p><p> 徐欣和他的老大谈论了约两个小时,但最后商定后却只是让他拿1000两白银,让他不得不思考这1000两银子应该拿来干什么?</p><p> 这将近1000人的老兵个个都能武,但是论赚钱,没有一个人能胜任这份工作。</p><p> 毕竟他也不想让这群人再去当土匪,抢钱虽然来钱快,但是这样会打草惊蛇,引来官府的围剿,使本来就不多的人数变得更少。</p><p> 于是他想到了办手工业厂,于是他就购置了十几台织布机,雇佣几个会织布的,教他们寨子里的人学织布。但是他们寨子里的老兵对这件事是很抗拒的,总是说:“大老爷们学这干嘛?我们宁愿就是去种地,我们也不要干这。”徐欣也很无奈。 </p><p> 最后还是强拉了几个人,勉强让他们学会了。</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十一节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p><p> 徐鑫现在要钱有钱,要枪有枪,只要汤姆再把那500支毛瑟七一式步枪和5000发配套子弹带来,就已万事俱备了。</p><p> 现在,他在寻找借口,一个合适的契机。</p><p> 他要造反,越早越好,毕竟同年李鸿章建江南制造总局,虽然才刚起步,但是这在徐欣眼里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眼中钉肉中刺了。</p><p> 此时已到处暑,天气很是炎热潮湿,这让徐欣有点水土不服。</p><p> 但是他还是要强撑着身子,完善着造反的计划。</p><p> 虽然他对21世纪的中国地图有些印象,但是清朝行省的划界和地名都有些出入,这让他的工作变得困难许多。</p><p> 他本想先占领广西为落脚点,但是面对广东的财富,就不得不更改他的计划。</p><p> 正好此时,一个借口就来了。</p> <p> 第一章 初来乍到</p><p> 第十二节 造反只有零次和无数次</p><p> 徐欣办的手工业厂并没有给清朝官员们交税,于是收税的便来了,但徐欣并不想交税,毕竟那税加本钱都已经买了步枪,便将那官吏赶出了寨子。</p><p> 正好,他派去与汤姆交接的人也回来了,也带回来了步枪与子弹。</p><p> 徐欣也加紧着做着他的计划。</p><p> ……</p><p> 一个月后</p><p> 徐欣本想召开一次誓师大会,但是他不习惯说那形式的话,便打消了这个念头。</p><p> 现在又已入秋,他来到这个寨子也快有一个年头了,而他这个穿越者也要准备开始他所设想的那个伟业了。</p><p> 他们的军队攻入了县城,了结了那县令的性命。</p><p> 接着势如破竹地一路攻城略地,目标直指广州城,很多时候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毕竟你能指望一群躺在床上吸鸦片的人能有多大力量反抗?</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一节 虎踞广东</p><p> 带到他们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师,他们已经到达广东城下,此时徐欣才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可以攻进广州城内的武器。</p><p> ……</p><p> 他现在已经俘虏了广州城的全部官员,但是这也让他损失了100来号人,他必须补充兵员,于是他先让原来跟他在这里的那进1000来号人编成一个团,补充到1500人再说。</p><p> 此时广州城还是他们寨子老大的,而徐欣也不想甘居人下,便又自己再征了一个团,称为卫戍部队,沿路抄了不少地主家的钱财,也将一部分钱用来购置武器。</p><p> 此时已经有清军来剿,但是徐欣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们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p><p> 有了这次攻广州城的教训,他也从汤姆那里购置了几门火炮,毕竟合众国和联盟国刚刚打完,(美国内战)总是有些库存的。</p><p> 虽说都是前膛火炮,但是徐欣还是照单全收,毕竟他现在只想在广州城站稳脚跟。缓缓地扩大自己的领地。</p><p> 这前膛火炮已经够用了,他也在不断地购入各类机器,培养工人。准备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做好被清军围困的准备。</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二节 管理广州</p><p> 虽说徐欣是这群人的军师,但是徐欣对于军事的指挥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相比于指挥军队他更擅长管理内政。</p><p> 但是徐欣还是有些理想主义者的味道,让他管理广州城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p><p> 那群该死的粮商仍然在抬高城内的粮食物价,本来徐欣仍幻想有商量的余地,但是徐欣低估了这群粮商的作死程度,他们才入城半个月,大米(精米)每斤的价格就翻了一倍。徐欣最后不得不把抬高价格的粮商全给杀了,收了他们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开始由徐欣他们自己的管理机构平价放粮,让徐欣自己更改粮食价格。</p><p> 虽说徐欣之前的建工厂让很多民众被迫离开原来的房子,让一些群众颇有微词。</p><p> 但很快,徐欣便将统治机构延伸至基层,这样的闲话也渐渐地变少了。</p><p> 虽说城外的清军一直攻不进来,但是他们的军队也损失了不少人,不得不继续补充兵员,城内的兵工厂也刚刚起步,不过子弹他们还是造不出来,还是需要从汤姆那里买来,徐欣也常常抽空去兵工厂看看。</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三节 缓慢扩张</p><p> 又缓缓地过了一个月,城中粮仓的粮食已只剩一半,徐欣不得不要求他们在城中防守的军队出城向外扩张,只留那后来扩充到3000人的卫戍部队在城内防守,防止清军趁虚而入。</p><p> 虽说清军有一些不堪一击的味道,但小规模的抵抗不断,也造成了一些麻烦,使得进攻速度不断减慢。</p><p> ……</p><p> 就这么跌跌撞撞地打了五天,徐欣都快将清军赶出广东全境了,这时他才反应过来,下令停止进攻。</p><p> 为了防范清军重兵的反扑,他不得不让他的老大撤退到距离广州城方圆十公里的地方,让他们在此地构筑防御带。</p><p> 果不其然,十天后清军反扑,这次骑兵到来,徐欣让加紧建的拒马也有了作用,前线防御也变成了消耗战。</p><p> 徐欣也想弄些碉堡,虽说他已经让民众去城边耕地,但是他认为他的防御仍然不够好。</p><p> 于是他又在最外面那层防御带后面又建了几层战壕,他这才放心下来。</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四节 遭遇重兵</p><p> 近些天来,清军开始反扑,但这次来的清军却异常凶猛,而清军不断进攻,使得许欣他们的军队损失惨重,他买来的那几门大炮也因为前线指挥失误大多被清军缴获了,由于战场的失利他们不得不都撤入了城内。</p><p> 此时的形式对徐欣已经岌岌可危,徐欣不得不立刻向汤姆订购更多的武器,又向城内大肆征兵,这才抵挡住清军的势头,他猜测这次进攻的是湘军,但是由于捻军残余和太平天国其他余部的抵抗,这并不应该是主力大部分。</p><p> 他也很郁闷,他不得不怀疑,他底下的这群人不过原来只是群土匪,就只是一群垃圾的战五渣罢了。</p><p> 他现在只能在城里当缩头乌龟,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外援被断,毕竟他现在全靠汤姆从外来买来物资补给,才能维持正常的战斗。</p><p> 他现在急需的是打出城外,防卫的卫戍部队也不算太多了,但是他总不能把那些刚扩充来的民兵去送死吧,他必须要训练他们约一个多月,这让他陷入了两难之中。</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五节 加特林大法好</p><p> 此时的徐欣已经焦头烂额,汤姆趁此时从美国专程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向他推销他的新产品一一加特林机枪。</p><p> 虽然徐欣穿越来之前玩过一些枪战游戏,但是却对眼前的加特林机枪连连发出疑问,毕竟这跟他之前认为的加特林外观大相径庭,毕竟这摇柄和这巨大的口径,让他觉得这玩意儿分笨重,没有什么战略价值。</p><p> 但是他听到加特林机枪在南北战争的表现后,又碍于汤姆的面子,于是买了100挺。</p><p> 徐欣不知道这玩意儿该用在何处,于是便放在了城楼上吓人,但是清军进攻的时候还是会用两下的。</p><p> 很快清军发动了一次大攻势,却让在城楼上装X的加特林显了神威,但是士兵快速的摆动手柄却使得机枪故障。这次攻势死清军损失了许多人员,使得清军连续不断地攻势被暂缓很一大阵子。</p><p> 而徐欣趁此时机又订购了一大批火炮准备反攻,激烈的战场对决即将重启。</p><p> 这让徐欣又飘了起来,以为胜券在握了,于是又去happy了两天,一点也不像是在准备战争。</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六节 进攻,进攻,再进攻</p><p> 此时已到1866年,徐欣伟大的事业还没有多大进展,他便将希望寄托到了这次的进攻。</p><p> 他非常希望能得到很大的战果,但是能不能守的住也是个问题。</p><p> 他必须准备一个万般周全的计划,但是这个良好的战机却转瞬即逝,很快清军就来进攻了,但是总体势头都很小,徐欣觉得估计是被打怕了吧。</p><p> 又过了两三天,清晨起床,他却没有听到那熟悉的清军进攻的声音,反而让他觉得很奇怪。</p><p> 他上城楼观察,却没有见到清军的踪影,便派出了探子向前探去。</p><p> 原来清军正在撤退,徐欣感觉他们打算引诱自己出去,于是他便将计就计,命令一个团向前追去,留下两个团继续守城。</p><p> 结果却打乱了清军的计划,清军仓皇逃窜,被俘了两千多人,徐欣立刻又派出了一个团继续追击清军,徐欣正在不顾一切的扩大他自己的战果,丝毫不顾这到底是圈套还是失误。</p><p> 接下来,徐欣每进攻到一个地方都要命令进行征兵,但是并不征很多,害怕引起反抗。</p><p> 打了两三天之后,他已经又征了大约一个团的人,但是兵力的空缺却让他很是焦心。</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七节 整军防御</p><p> 徐欣已经命令部队连续进攻七天了,虽说战果颇丰,但是减员也是十分严重,主打进攻的两个团已经征员新兵1500多人,而且根本没有多少人主动参军,新增的一个团大多都是壮丁,根本没有军纪可言这样何来战斗力?</p><p> 他不得不亲自去做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他只好让另外一个团和他这个团混编,然后又让这两个团去再做一次新兵训练,有一些人偷跑,但也让抓了回来。他苦思冥想,想不出一个好办法。</p><p> 此时刚好有一个留城营长去鸦片馆吸鸦片,被政委上报发现。徐欣便命令军法处置,但许多连营级干部求情,但徐欣思考后仍然亲自用一把手枪处死了他。</p><p> 徐欣命令已经停止进攻的两个团加紧布置防御,辅以20挺加特林和若干火炮。但是又命令不许抢劫民众并分配地主的土地,并加到了第二版的《军纪》中。</p><p> 很快便有部分青壮年参军,徐欣又辅予参军给粮银的做法组建了第五团,分配武器和政委进行思想工作。</p><p> 但是徐欣所设的政委和后世的不同,他们只是宣传清政府的腐朽而不是宣传高尚的信仰,《资本论》到一八六七年才出版,而且这样高尚的理念对没经过教育的人讲起来是一纸空文罢了。</p><p> 徐欣又提高军人的工资,还去完善反腐制度,又对死去的军队人员家属进行每月发钱,也客观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他承诺的一年免税使得他以银子去买军队的粮食,使得库银越来越少,他必须更快地去进攻,去抢地主们的银子。 </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八节 一些小说细节和对疑问的解答</p><p> 很快,1866年到了,日本的倒幕运动正在继续进行,徐欣也有了自己的担忧,他不想让日本成为一个强国,进而成为中国的祸害。但是,他连一个广东省都没出去,都有可能成为列强干涉的下一个失败的起义,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p><p> 他占领广州城时,没有对外国的贸易进行干涉,海关税也没有收取,不管外国人,也不去管那些传教士,毕竟要来个“马神甫”事件徐欣估计就要凉了,到进攻的时候也没去香港澳门的方向。直到半个月,前才去收拾了旁边清政府的城镇。</p><p> 此时徐欣又征兵了一个团,现在他已经有了六个团,便将123团编成第一旅,456团编成第二旅,第一旅是他们原来当土匪时的老大,担任第二旅是他们原来的二当家,担任各团的团长也是原来土匪的小头,毕竟徐欣能信任的也就只有他们了。</p><p> 徐欣军队的主要配置是温彻斯特兰M1861型步枪(南北战争中美军的主要配置),虽然只能装一发打一发,但相比同时期清军的配置,已经可以说是完胜了。徐欣军队和清军的战损比一度达到了六比一,但肉搏的时候基本持平,徐欣也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情况,只好命令前线不要短兵相接。</p><p> 徐欣此时拥有广东除香港、澳门以外的所有城市,但部分县城在清军手上,除了广州城其他的城市正在进行设立管理机构,但是进程很是缓慢。</p><p> 徐欣在去年9月设立了谍报机构和安全机构,但安全机构现在仍然还是一纸空文。谍报机构今年已经派出了间谍去探各个目标城市重点机构和城防情况,目前进展还算顺利。</p><p> 徐欣军队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军服,辨认敌我在于有没有辫子,徐欣自己和他的军队大约都剃掉了大部分头发,留了一个毛寸头。</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九节 稳步推进</p><p> 1866年的春节到了,谍报工作也有了些好的起色,徐欣命令谍报机构提前向日本布局,为了向日本做战争准备。又加紧对各目标进行摸排,不惜投入重金到谍报机构中。</p><p> 徐欣又奉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对广东省其余县城进行小规模的进攻,攻不下便立刻放弃,不要造成更大的伤亡;攻下的不进行占领,只杀地主,拿走地主财物,然后立刻后撤。</p><p> 很快清军开始对各城进行进攻,但是收效甚微,战局变成了僵持不下。徐欣便让小股部队去骚扰清军,且大多在夜间进行,自身伤亡较小。但是清军很快就反应过来,设置了许多岗哨,徐欣便停止了骚扰,转而挑出个团精锐,组建了一个尖兵排专摸岗哨。清军又增设了许多暗哨,最后夜袭这件事不了了之了。</p><p> 半个月后,清军对各层的进攻也规模小了很多,这让徐欣起了疑心,便去让谍报部门查清楚情况。</p><p> 原来湘军要建新军,训练和武器都要从列强中购买,但是人数不清楚,战力不清楚,徐欣也非常重视这件事,下令要尽快探清,又去汤姆那订购了20挺加特林和50只加装瞄准镜的m1861步枪。</p><p> 徐欣从六个团中抽出40人打枪准的去组建了一个神枪排。但由于步枪没到货,只好先用原来没装瞄准镜的滥竽充数。直到半个月后才到货。</p><p> 虽说徐欣可以制造m1861步枪的子弹,但是质量和精度可不敢恭维,而且弹壳和底火都是从美国购买,所以产量也有限制,徐欣常常要从汤姆那儿购进一两批子弹,备不时之需。许欣最后还是让神枪排只用美制子弹,来保持精度。</p><p> 徐欣部队每人作战的时候都要带两个袋子,一个装子弹,一个装发射完的空壳,袋子挂的地方也千奇百怪,所以说很多人gg的时候你根本找不到他们装子弹和空弹壳的袋子在哪。徐欣本来命令的是挂在腰上,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他的手下还是各挂各的,根本不听徐欣的指挥。</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十节 扩军</p><p> 仍然有许多青年人参加了徐欣的军队,但徐欣估计大部分人只是为了二两银子和那一担粮食来的,于是他就以体格测试为由,刷下去了约2000人,留下了6000人,组成了两个团做后备队。徐顾的武装力量共有两个旅加后备两个团共两万4000人,后备团直接由徐欣指挥,目前都留在广州,在训练场过新兵训练。</p><p> 徐欣军队在广东省各府除广州城外都没有完整的编制,毕竟广东大约有16府加海南两个府(作者数的也许不对,不对不要打我)加上海南各府配一个团徐欣大约需要两个师,但是就清军那个攻城能力也不需要那么多兵力去防守。</p><p> 徐欣命军队向湖南的桂阳、郴州府发动进攻,还带上了20门火炮,但是六磅的火炮口径较小,威力不足,虽说战斗顺利,但伤亡不小。徐欣便想买威力更大的火炮,以减少攻城的伤亡。</p><p> 此时徐欣装备的是美军的m1841 6磅炮,而他想要的是m1841 12磅和24磅炮。(m1841是仿制法国的野战炮所以也被称拿破仑炮)汤姆最后只交付了12磅炮10门,24磅炮五门,而且炮弹也没有弄到许多,所以之后自行仿制,十分的麻烦。</p><p> 徐欣又招了一个团的兵力和两个后备团组成第三旅,三个旅组成了第一师,此时他已经有了九个团,两万7000人,但是他想搞一个规模很大的战斗,直接把湖南一口吞下,为此,他计划做了两个月的战争准备。</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十一节 孤注一掷</p><p> 夏天到了,在准备的两个月中,清军不断进攻徐欣连丢桂郴两府才保住局势,但是春天的战果算是全没了,徐欣有些痛心,但无可奈何。在立夏这天,它将一、二旅悉数投入,直指刚丢的两府,三天后,清军损失惨重,被迫后撤。次日,清军固守永、衡两府不出,久攻不下,直到四天后重型火炮到达,又在间谍的里应外合之下才攻下永州府,但衡州府十天后才攻下。</p><p> 同时,徐欣开始扩军,大约三天后就征了差不多一个旅,训练完要一个多月。此时,广西江浙方向来攻,七八团在钦州廉州的防线被迫撤至钦州,雷州府,九团从嘉应州、潮州固守,但次日南雄府失守。徐新紧令六团攻南安、赣州,攻南雄清军被五团包围并全歼。</p><p> 此时,徐欣进攻一个月了,他不得不提前将这一个新旅投入战斗中同九团一起攻福建,但火炮不足,虽说攻下汀州和漳州府,但伤亡过大,12团补充兵员就回防罗定州、连山厅和连州。</p><p> 徐欣在进攻一个半月后已损失两府的代价换来湖南,江西,福建八府,徐欣打算下回打广西,于是订购了20门六磅和100挺加特林用于进攻时防御各府用,毕竟他可不想再丢一府。</p> <p> 第二章 站稳脚跟</p><p> 第十二节 准备战斗</p><p> 七月底的广州,酷热难耐,徐欣本想休息两个月,待到秋天十月后凉快了再去打广西也不迟。但是关于新军和外国干涉的流言根本让他无法闲的下来。徐欣不得不继续完善对周边各省的进攻计划,购进各类武器和配套子弹继续做战争的准备。</p><p> 徐欣突然想到了手榴弹和迫击炮这两样步兵神器,他专门跑到了广州城郊的工厂和工人师傅讲述自己对手榴弹和迫击炮的理解。希望尽可能还原自己所设想的模样,(但是手榴弹的引信被设计的尽可能简单,毕竟害怕造不出来)从而帮助自己提升军队的战斗力。</p><p> 到了八月中旬,兵工厂的成品一次次让徐欣失望,只好一次次的提出改良的建议。但是最终成品还是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徐欣估计,这些东西投入战场还要等个把月才行。</p><p> 八月末广州依旧炎热,第四旅也都配发了该有的武器,补充完兵员形成了战斗力,各部队也都已满员,好像战争的准备都已完成,但是他对那手榴弹和迫击炮还有一丝幻想。</p><p> 徐欣这一等就等到了九月,但是测试时引信极其不稳定,之后便全部拆去了改成了引线,为此他不得不让第一旅每排中一个人有一盒火柴(因为手榴弹量不多,仅仅下放到排),引燃手榴弹并扔出。</p><p> 徐欣很是生气,严令兵工厂改进,后续生产的手榴弹也先用着引线,到引信成熟后再换装,迫击炮甚至故障连连,还有哑炮,估计等改进好,他都打到北京,灭了大清了,于是就没放到心上,让他们 自行研究改进。</p> <p> 第三章 赶到东北</p><p> 第一节 占领广西(一)</p><p> 九月中旬,徐欣命军队开始进攻,首先对广西发动快速进袭,此时徐欣让进攻广西的第一和第二旅带上了所有的二十四三十二磅火炮,以求快速的占领各个城市,转战其他地方。第三第四旅原地待命,防止其他省份的各府失守。</p><p> 半个月的时间,徐欣便攻下了五个府外加失手的那两个府,但是一二旅为了扩大战果,正在进攻广西的另外的府。</p><p> 徐欣赶紧命令三四旅与一二旅分批次攻守交换。并且在刚攻下的府进行征兵和补员。</p><p> 但是三四旅继续进攻,虽说在扩大战果,但是伤亡也在加大,火炮弹药也将近打光,但是工厂的炮弹供不应求,订购的美国炮弹仍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运达。</p><p>第五旅已经征够了,但是大部分步枪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运达。</p><p> 虽说手榴弹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下雨时引信无法点燃,而且装药不足却极其笨重,只好停止生产这个失败品,继续研发和改进新的手雷。</p><p> 他将更多的钱投入到了兵工厂,希望他们能提高战时的产量,而不要让他做更多的战争准备,错过转瞬即逝的战机。</p> <p> 第三章 赶到东北</p><p> 第二节 占领广西(二)</p><p> 徐欣的部队除连、营、团、师级正副干部用左轮手枪防卫外,还有500把左右的左轮和9000多发子弹被退了下来,于是徐欣就让间谍用上了部分并将余下的给了那些暗中策动的反清势力。</p><p> 这些人的造反而也让徐欣进攻的困难所减轻了许多,徐欣尝到甜头就重启了左轮和配套子弹的生产,虽然每次供给他们的量都很少;但是对于这仅有五百多人的小队伍也就够了这群人的进攻和应对清军的防守。</p><p> 他们这群新的造反者不会用兵,简直是用人命填出来的胜利,所以伤亡巨大,而且还强制征兵,不得民心,也就慢慢的停止了援助。</p><p> 徐欣趁此时清军大量撤出回防的空档,进攻广西剩下的府,广西的清军几乎不战而降,于是徐欣很快就把广西全境纳入了自己的口袋。本来徐欣想要一鼓作气夺取福建,江西,湖南省,但是因为徐欣自己的一些原因,最后仅仅去攻福建和江西,虽说完全占领但也有零散伤亡。</p><p> 这才消停了一个月,秦军就开始反攻,建宁、福宁、南康、广信、饶州、九江府多次易手,大到后来变成了打巷战逐屋争夺。最后清军实在耗不住撤出了,但是徐欣也付出了许多代价。</p><p> 这场战以后,他招兵补员,加大了奖励和工资,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兵员。</p> <p> 第三章 赶到东北</p><p> 第三节 占领广西(三)</p><p> 徐欣对清朝作战时,大多处于攻势,但是越向北走的省份越没有人参军起义,而且都不卖粮食给徐欣的军队,有些连级营级军官竟然放任手下去抢,有时政委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选择视而不见,最可恨的直接鼓励这么干。</p><p> 徐欣直到最近时才知道这件事情,气得他连连将10个连长,3个营长和2个团级政委撤职,反思三年。但是一个营长杨智怕被撤职偷偷逃跑,投降清朝,还带走了徐欣下一步的计划,徐欣连连派特务刺杀均无战果,杨智后来还成了统一的一大祸害,不过这是后话了。</p><p> 徐欣因为杨智而不得对清从战术进攻变为战略防御,徐欣将之前的那批狙击手和精锐去打游击,放冷枪,消耗清军,用最小化的伤亡换来最高的战损比,但是这面对海量的湘军和战斗力无限接近为零的乡勇之类,这少得可怜的击杀量根本不会影响大局。</p><p> 徐欣想刺杀曾国藩等清军的高级将领,但多次刺杀都被江湖高手阻挡。而徐欣的手下高价请帮助时,均被拒之门外。</p><p> 徐欣连能保护自己的高手都请不过来,在自己的宅子里破口大骂:“愚忠的垃圾,渣渣,你们最后的归处就是你们时代的垃圾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