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江姐” 永远的丰碑,——送别人民艺术家于蓝

韩凯~谢绝送花

<p>我们的“江姐”&nbsp; 永远的丰碑</p><p>&nbsp; ----送别人民艺术家于蓝</p><p>&nbsp;&nbsp;&nbsp; </p><p>&nbsp;&nbsp; 2020年6月27日晚21时07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7月5日,这位深受观众爱戴,被人们称为“永远的江姐” 的人民艺术家于蓝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见视频1)</p> <p> 当天,于蓝的遗体静静地安卧在礼堂正中用百合花装饰的花台上,身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四周摆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挽联。规格之高,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见视频</p> <p> 在黑底白字横幅“为于蓝同志送行”下边,居中的大幅黑白遗像,银发于蓝微笑中带着那种特别属于她的慈祥与坚定,其后的背景,远山如黛;礼堂中循环播放着于蓝之子田壮壮执导的纪录片《德拉姆》选曲,淡然、清寂而又颇具永恒之韵……</p> <p>  因疫情原因,吊唁人数有严格的限制,不能突破200人。而且在现场要求前来吊唁者,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隔。‘</p> <p> 今年73岁的家中长子田新新对我说:母亲的葬礼主要是弟弟壮壮张罗,我戏称他又担当的是导演角色。相关领导机关对于蓝遗体告别仪式的安排十分重视,在细节上也要求很严格。</p> <p>  临近10时,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包括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影视界知名人士葛优等在内的于蓝亲友及社会各界人士,依次有序进入礼堂,向于蓝遗体三鞠躬,与这位将毕生精力献于中国电影事业的人民艺术家作别。</p> <p> “他们今天不让我来,因为我92岁了。我说,无论如何我得要送于蓝一程……”回忆起和于蓝相处的点点滴滴,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早已泣不成声。</p><p><br></p><p> “我们俩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直到与新中国电影一起成长,我们都在一块。我们是电影的同路人,又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校友。”(视频2)</p> <p>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前来送别于蓝</p> <p> 此前,于蓝家属曾在中日友好医院告别厅设立灵堂,供亲友守灵悼念。叶剑英元帅之女、原中国新闻社电影导演叶向真、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馥荔、于蓝的侄女婿、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等曾前往守灵悼念。</p> <p>  中新社、中新网报道团队及时赶往中日医院于蓝同志的灵堂,在家属的支持协助下完成任务。</p> <p>于蓝的孙辈</p> <p> 正如田华所言,她们这一代电影人与新中国电影一起成长。</p><p>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于蓝17岁那年与十多个革命青年一起步行几千公里来到延安,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随后进入鲁迅艺术剧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p> <p>新中国成立后,于蓝开始接触电影。</p><p>1949年,于蓝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p><p>1951年,在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p><p>1952年,在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龙须沟》中,于蓝成功地塑造了程娘子这个角色。</p><p>1959年,她在《林家铺子》中出演张寡妇。</p><p>1961年,于蓝在《革命家庭》中的表演让她获得了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并于当年被评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p> <p> 1957年1月,周恩来总理观看了于蓝老师参演的话剧《同甘共苦》后,接见她和演职员。(宋戈 攝)</p> <p>  周恩来总理看了于蓝在影片《革命家庭》中的表演,赞扬她:你演了一个好妈妈!</p> <p> 1965年,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于蓝饰演的江姐给观众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演艺生涯》一书中,于蓝回忆称,“我演江姐,获得大家很高的评价,但我一直认为,是烈士本身的事迹感动了人,教育了人。我只是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并不说明自己有什么了不起。”</p> <p>  但其实,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于蓝正是最初的提议者之一。</p><p>1961年,在医院检查身体的于蓝偶然读到了小说《红岩》,便爱不释手。第二年,她和导演来到重庆,通过《红岩》作者接触到了许多那时幸存的共产党人,深受感动,回北京后,他们整理出来了几十万字的资料。</p><p> 她说,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她触摸到了烈士们的状态:“这使得我走进了江姐的内心。”</p><p> 从资料到电影,剧本几经修改,夏衍改编后特地叮嘱于蓝:“你演江姐,千万不要演成刘胡兰式的女英雄,也不是赵一曼。”</p><p> 1965年,《烈火中永生》上映,“江姐”也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p> <p> 生活里的于蓝,个性同样坚毅沉稳,她和丈夫田方的爱情也传为一段佳话。</p><p> 两人最早相识于1938年的延安,同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的演员,最初,介绍人“乱点鸳鸯”,他原本被介绍给于蓝的好友,结果田方一直喜欢的是于蓝。</p> <p> 田方也是著名的演员。他1949年参加组建北京电影制片厂并任厂长,曾出演《深山里的菊花》《一天一夜》等影片。他在《英雄儿女》中“王文清”更是经典。1961年上映的《革命家庭》,是两人唯一的一次银幕合作。</p><p><br></p> <p> 1974年,63岁的田方病逝。两人感情深厚,此后的40多年里,于蓝一直守护着和丈夫的爱,她家中始终挂着田方的遗像。</p> <p> 于蓝老师在孙辈的眼里,是位关心他们成长的慈祥和蔼的好奶奶。</p> <p> 于蓝老师与上初中和上小学的两个宝贝儿子田新新、田壮壮在自家院里。</p> <p> 70年代初,田方与前妻的两个孩子来北京过春节,新新、壮壮和大姐大哥及他们的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照的这张合影,是家庭成员都聚齐了的全家福。</p><p><br></p> <p>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于蓝的演艺生涯中断了。曾和于蓝一同共事的导演王好为回忆,那段时间,自己跟于蓝在北影干校住的一个屋子,“挨着住”。“我们是四连,编导连,她是我们基建排的排长,领着大家盖房子。后来有一次从房上摔下来,脸部受伤,所以后来也影响她表演事业的发展。”</p> <p> 2015年春节,于蓝老师和新新夫妇、壮壮及李雪健和岳母娘、夫人海丹一起在三亚。</p> <p> 于蓝老师与儿子新新,壮壮两家人。</p> <p> 对于于蓝而言,几乎一生都奉献给了表演,而表演给她带来了很多难以忘怀的幸福和经历。活一生,演一生是对于蓝最好的诠释。可别以为她的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其实于蓝是一位十分积极乐观的抗癌明星。</p><p> 1978年,于蓝查出了乳腺癌,前后不久分别做了双乳的切除手术。在此之前,于蓝做过了子宫摘除手术,几次大手术后,她的身体直线下滑。</p> <p> 即便如此,于蓝也没有因为疾病而一蹶不起,反而很乐观面对。“江姐”的精神让她顽强站立了起来,不管什么时候,都坚持每天运动锻炼。她说:“和江姐遭受的酷刑相比,我这点事算不得什么。” </p> <p> 于蓝也并未因此退出电影这一领域。</p><p> 1981年,已经60岁的于蓝,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成为首任厂长。从此,于蓝投身到儿童电影事业中,她创立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创设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为儿童电影的研究和国际交流铺平了道路。</p><p>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回忆,那时在于蓝老师的领导下,儿童电影制片厂拍了一大批特别有影响力的儿童片,她为中国儿童电影事业打下了特别坚实的基础。“她60岁以后的时间献给了中国儿童电影。”</p> <p> 晚年的于蓝依旧关心电影,也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p><p> 于蓝之子田新新、田壮壮也回忆起母亲。“从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就上《人民日报》,就是简朴之家,包括我和我弟弟,那时穿的衣服都是带补丁的。从来不说把衣服扔了,补一补接着穿。我妈和我父亲都是特别艰苦朴素。父亲就一身灰布衣服,就穿布鞋,除非有外事活动,平时工作就那身衣服。这也是家风。”</p> <p> 晚年的于蓝老师,几乎每天都到儿影厂宿舍外的西土城小月河公园里散步活动,锻炼身体。</p> <p> “我母亲对电影特别关心,甭管谁拍的电影,只要送过来的,她都要好好地看。”田新新说,“我记得有人拍了一部电影请我妈来看,那演员自己都觉得拍得不怎么样,可我妈认真地从头看到尾。她一直到晚年还保持着这种对电影的热情。”</p><p> 于蓝70岁时还自己在家学电脑。“她也不是为了什么,就是觉得要与时俱进。她说,‘如今大家都用电脑了,我也得学会。“</p> <p> 于蓝晚年很少公开露面,除非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相关的纪念活动,和孩子们相关的事情,其它的社会活动于蓝一般都拒绝了。她说,周总理的纪念活动我一定要参加,表达我作为一个演员对他老人家的敬仰之情,孩子们的事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两个事情我都不能推辞。</p> <p> 田壮壮觉得,能进入电影行业对母亲来讲“是她的福气”。“能够长久地为电影付出,而且真心爱电影的人其实并不是那么多。我觉得,我母亲是其中一个,她真的是热爱这个事业、热爱电影,而且她会对她所能做的任何有关电影的东西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p> <p> 田壮壮说,父母对我影响挺大的。我爸我妈,在前后四十多年以后,又要到一块去了。这两个人在我跟认识他们的人接触的时候,几乎没有看到谁说他们不好。很多人都特别感激他们帮忙、支持等等。我觉得这挺重要的。”</p><p>&nbsp;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做电影也好,做什么也好,你就应该是给予的,是无私的,是完全奉献的。我觉得这个,至少我们家的这两位是这么做的。“</p> <p> 从艺80多年的于蓝老师,在2019年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美称。颁给于蓝老师的这杦奖章。也是她在神志清醒时接受社会最后一个荣誉奖章。</p> <p> 田壮壮回忆起于蓝晚年拍摄的影片时坦言,“她演得感觉挺棒的,即便在这样的年纪,毕竟还是演员,她会有好的方法去处理角色。” </p> <p> 2020年7月10日,于蓝老师的骨灰由家属取回,暂放在家中;等候疫情减轻时与田方老师的骨灰合葬于北京万安公墓。</p> <p> 田方和汪洋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俩位老厂长、老战友。两家人从五十年代起就关系甚密。在汪家子女眼里,于蓝就是尤如父母般的至亲长辈。汪洋长女刊登在《北京青年报》上这篇深情怀念于蓝老师的文章,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左下图为于蓝第一次做乳房切除手术时,汪洋厂长到病房探望她)</p> <p> 文章中讲述了这一情节: “1978年,于蓝罹患乳腺癌。做手术那天,父亲汪洋一直守候在手术室门外。当于蓝阿姨从病床上苏醒过来的那一刻,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我的父亲汪洋。</p><p> 她挣扎着起身,想说些什么,父亲忙示意她躺下,轻声安慰道:“我是替田方来照看你的。”</p><p> 这句话如同打开了一道闸门,于蓝阿姨积郁心底多年的痛苦和委屈一股脑奔泻出来,她抱着枕头呜呜地大哭起来……“</p> <p>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发文悼念,她说,“于蓝作为演员,创造了光辉的人物形象,亿万观众热爱她;于蓝作为事业家,是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呕心沥血作出突出业绩,亿万孩子受益于她。于蓝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是我敬重的前辈。于蓝是‘最美奋斗者’,是中国电影界的骄傲。</p> <p> 著名乒乓国手、前世界冠军郑敏之在微信中写道;在文艺界有俩位德高望重的人,是我心目中最为敬佩的。一个是周小燕, 一个是于蓝老师。她们的朴实低调 、热情随和、待人诚恳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于蓝老师对周总理有这幺深厚感情,这让我感到更为親近。</p><p> 于蓝老师和田方老师的形象深深印在我心中。记得78年后,我和于蓝老师曾是两届的政协常委。每逢在会上见面,她总是笑眯眯慈祥的样子。而且田方老师演的《英雄儿女》,是鼓舞我们拿下第一个女团冠军的精神力量。 我虽然和他们不熟悉 但我内心敬重他们 。如在北京,我发自内心愿意送于蓝老师一程。你见到她的孩子,定请表达我的心意!</p> <p>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铎:于蓝老师不仅为我们塑造了江姐等许多感人的荧幕形象。她心系儿童电影,对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是有大功劳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到儿童电影,继承于藍老师的遗志。我和于蓝老师共同参加过一些活动,特别是电影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一起访问美国。</p><p> 大家都称赞她的为人亲切随和,跟她相处就觉得是自己的老大姐,孩子们慈祥的老奶奶。我们要努力把前人没有做完的事业延续下去!</p> <p>  在今年初,于蓝同志病危期间,家属委托好友张北英起草的《于蓝同志生平》,分享于此,便于网友更全面的了解这位“坚强的母亲”、“永远的江姐”……图为2017年为于蓝阿姨祝寿时合影。下图为张北英。</p> <p>【后记】田家兄弟俩与我兄弟俩都是小学校友。新新老哥又和我同一东家。于蓝老师德高望重,是我们敬重的人民艺术家。对她的送别报道,中新社中新网相关部门临组团队,统一协调,密切配合,通过图文通稿、网稿、专电、视频、周刊、抖音、微博、微信等融媒体多种形式及时发稿。做这个美篇,用了一天多时间整理可收集到的图片,如同《绣红旗》歌中唱词,也是满怀祟敬之情,认真编辑一张张图片,书写一段段文字;文稿和视频基本上是团队发稿内容,大家合作的成果。</p><p> 参加此报道的青年记者:文字:宋宇晟、张小静,高凯,视频:刘超,摄影:李俊等。还得到中新网后方总协调指挥马学玲、值班签稿同志的支持👍一并谢了!</p><p> 说心里话,值得用真情送别的人没有多少了,于蓝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克服疫情影响,我们皆真情倾注、隆重送别她,因为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江姐”,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