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文学.诗经之美》专版第三期

张枭鸿

<p>文字就是这样一片大洼。</p><p><br></p><p>我们都是爱着这片大洼同时也被大洼爱着的那个孩子。</p><p><br></p><p>只要有了这种爱,无论我们走多远,</p><p><br></p><p>最终都会回到这片大洼。</p><p><br></p><p>我有归处,一想到此,我就觉得无比踏实和幸福。</p> <p> 《载驰》的爱国情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解月辉</p><p> 绝世红颜矗风雨,挺身而出是为卫——许穆夫人。</p><p><br></p><p>&nbsp;&nbsp; &nbsp; 提起最早的爱国诗人,大部分人只知道屈原。事实上,春秋时期的许穆夫人,比屈原要早三百五十年,是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同样,她著名的诗篇《载驰》也比《离骚》早三百多年,是中国最早的爱国诗篇。</p><p>&nbsp;&nbsp; &nbsp; 许穆夫人不姓许,本姓姬,卫昭伯顽与其庶母宣姜的女儿(卫国关系比较混乱,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公元前690出生于朝歌,妥妥的一枚小公主。她之所以被称为许穆夫人。是因为她嫁给了许穆公。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王子配公主,按童话故事的走向,结局应该是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p><p>&nbsp;&nbsp; &nbsp; 可惜,许穆夫人没有生活在童话里。她之所以嫁给许穆公,跟童话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政治联姻而已。许穆夫人可不是豌豆公主,她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有着开阔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少女时代就为卫国的前途深深担忧。在那个群雄割据战事频繁的时代,作为一个不太强大的诸侯国,任谁都想找一个强大点的国家联盟,而最好的联盟方法,当然就是政治联姻,这一点许穆夫人从小就知道,所以她从来没奢望过嫁给爱情。</p><p>&nbsp;&nbsp; &nbsp; 但是她还是希望嫁一个厉害的夫君,比如说齐桓公(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想到许穆夫人错过的居然是这样一位霸道总裁,就替她难过)。不是没有机会,因为许穆夫人太出众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齐桓公是不可多得的君子,当时齐国综合实力和军队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齐桓公更是翩翩君子,个人魅力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齐桓公是中意许穆夫人的,两个人几乎算得上是两情相悦,相当般配。可惜许穆夫人的堂哥(叫侄子也行)卫懿公(许穆夫人母亲宣姜的亲孙子:)实在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就因为许国聘礼丰厚,他执意把亲姑(也是堂妹)嫁给了许穆公。(一直有俩疑问。第一,君主居然也缺钱么?第二,齐国那么强大,为啥不多拿点聘礼?)</p><p> 就凭把许穆夫人嫁给许穆公而不是齐桓公,就能预知卫国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卫懿公是个典型的败家子,他喜欢鹤到了痴迷的地步,与鹤同吃同住同乘辇。在他眼里,江山社稷是什么,跟他的鹤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有这样一个荒唐的娘家侄子(抑或堂哥),许穆夫人是崩溃的。可崩溃归崩溃,眼看着卫国的江山一天天衰败下去,许穆夫人忧心不已,就怕卫懿公一朝玩脱了,把家国都栽进去。</p><p> 世界果然是有什么因就结什么果,许穆夫人的担心很快应验。卫懿公和他的鹤没能白头偕老,一场北狄部落入侵卫国的浩劫,这位鹤公子死于战乱中,而卫国人民更是遭到了屠城般的大肆杀戮。卫国至此被团灭。</p><p> 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领兵杀回卫国,光复卫国,救民于水火。可自己毕竟已嫁给了许国,这个时候老公应该是挺身而出的时刻。于是她去找许穆公,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施以援手。可许穆公胆小如鼠,生怕给自己招来祸患,拒不发兵。许穆夫人对自己的夫君彻底失望,只能自己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亲哥)相见。</p><p> 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而许穆公呢,眼看着妻子的娘家即将走向灭亡,不出兵也就罢了,竟然派人去接正奔波于各国、尽全力拯救卫国的许穆夫人回家。可是许穆夫人是谁啊,要知道她嫁人时就想嫁个能帮助卫国的国君,你靠不上了,我自己救自己的国家总行吧。于是她对许穆公的行为坚决抵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她还是卫国的公主,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可对许穆公抵抗归抵抗,心里的失望和悲伤却是掩不住的。自己的丈夫靠不上,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兄弟,她只能千里迢迢去找齐桓公——这个曾经想娶她的齐国国君,并写了这首著名的《载驰》给他看。</p> <p>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p><p>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p><p>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p><p>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p><p>&nbsp;</p><p> 她在这首诗里,控诉了许国阻止她回卫国的事,说出了她对卫国深沉的爱。一方面她对许国只说不做的行为感到气愤,另一方面又对祖国的命运感到担忧。这个时候,国家都灭亡了,自己怎么能置身事外?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闷”(《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她在诗的最后一段说:“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你们这些大夫国君,不要指责我有过错。你们再那里考虑上百次,也不如我亲自跑一趟来的有用。表明自己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p><p> 无疑这字里行间的悲伤大义和爱国情怀打动了齐桓公,那个时候齐桓公已为人父,可这并不妨碍他派自己的儿子无亏去帮助自己当年曾经心仪的姑娘。</p><p> 齐桓公在许穆夫人这儿算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他派兵保护了卫国的老弱残兵,然后帮卫国建立新的都城。接着,在卫文公(许穆夫人另一亲哥)的励精图治下,大力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教育事业,教化百姓,任人唯贤,休养生息。卫国又焕发了蓬勃生机。</p><p> 卫国成了最后灭亡的周代诸侯国。</p><p>而这首挽救卫国于灭亡边缘的《载驰》,成为了爱国诗的开山鼻祖。</p><p>&nbsp;&nbsp;&nbsp; 许穆夫人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p><p> 诗经里大部分诗歌没有作者,或者作者不可考的。</p><p> 唯有这首载驰,缀着许穆夫人的名字流传千古。</p><p> 可见,爱国这件事,真的是天下第一要义。</p><p>&nbsp;</p> <p>  凯风自南吹,唯愿母忘忧</p><p> 张枭鸿</p><p>&nbsp;</p><p>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风,春夏秋冬都是温暖和煦的,时时刻刻存在我们身边,柔柔地吹拂温暖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凯风,温暖和煦的母爱之风,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如同一泓清泉,让我们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母爱就像一场绵绵春雨,润物无声,绵长悠远,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p><p> 千百年来,“母亲”这两个字代表着光辉和神圣,母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有文字以来,歌颂和记录母爱的诗歌众多,以《诗经》为首,即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等字句,母爱是人的天性,是无法磨灭和改变的亲情,是天涯游子的朝思暮想,正如这首《凯风》:</p><p>&nbsp;</p><p>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p><p>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p><p>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p><p>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p><p>——《诗经. 邶风. 凯风》</p><p>&nbsp;</p><p> 这是一篇赞美孝子、歌颂母亲的诗,诗中以南来的凯风象征伟大的母爱、母亲给予的温暖,以“多刺、难长”的酸枣树比喻养子之难。诗人感念母亲辛劳的养育之恩,自疚未能尽其孝道。在那个《诗经》广为传唱的遥远时代,一位辛勤养育了七位子女的母亲形象被写进了诗里,看着娇嫩的树枝,诗人触景生情,不由想起了自己整日操劳的母亲,而这就是一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养育大恩。</p><p> 全诗总共四章。第一章从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七个孩子说起,“凯风自南,吹彼棘心”。首章以长养万物的凯风起兴,用凯风象征母爱。棘心,朱熹《诗集传》曰:“棘,小木,多刺,难长。”故此处以棘心喻孩子,用难长之棘木比喻孩子成长之不易。母爱如温暖的南风,和风拂过,酸枣树就像个小小的生命,长出嫩嫩的枝芽,开出一簇一簇的黄绿色小花,棘心,满怀着母亲的温柔和期盼。幼小的嫩棘,虽然棘木很难长大,但母亲却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倾其心血养育着他们。“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正因凯风之沐泽,棘心方有夭夭之盛,而儿辈如此,实皆系母氏之劬劳矣。诗经把比兴用到了极致,没有琐碎的言语和赘述,由物到人寥寥几句直接把母爱推向一个大的方向和层面,质朴而深邃。</p><p> 第二章“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棘心长成棘薪,母亲之艰辛,可想而知。 以“薪”易“心”,一字之易,暗示着幼苗已长大成材。“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母亲贤明善良又劳苦,儿子们却无“令人”,七子反躬自责,惭愧内疚,母爱因其不才而愈发显得伟大,也愈发昭显出母亲圣善之德,平直的语言中传达着孝子婉曲的心意。面对明理而又具有美德的母亲,诗人感叹自己不成器,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无论我们是幼小的嫩棘,还是不成材的棘薪,无论我们变得怎样,母爱始终如故,就像温暖和煦的凯风一样,在沧桑和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温暖吹拂,熠熠闪光。</p><p> 第三、四章以寒泉、黄鸟起兴,喻寒泉能滋润土地,而七子却不能孝顺母亲,反而使母亲更加劳苦。黄鸟尚能以其清和圆转的好音悦人,子女却无善言以慰藉母心,由清脆的鸟叫声令人心情愉悦想到身为人子却不能抚慰母心,七子在深深地自责。《诗经. 凯风》以旁衬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母亲辛劳地养育子女的感人形象。由于长年辛苦劳作,她的身躯如同酸枣枝条一样随风弯曲,弯腰驼背的母亲令诗人心生感慨:寒泉在土地下,却能滋益于浚;而母亲有子七人,却仍然劳苦。黄鸟以其音悦人,可七子却不能慰悦母心。以七子反躬自责,反衬出母亲之勤劳圣善。</p><p>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犹如温暖和煦的凯风,好像润物无声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中,温暖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成长。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愚走向智;有了母爱,人类才从荒凉走向文明繁盛。</p><p>&nbsp;</p><p> 此诗一出,便令之后的许多诗人产生共鸣,写出了许多赞美母亲的“凯风之作”,而“凯风”“寒泉”在《诗经》之后就成了母爱的代表。刘沅评曰:“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凯风、枣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反复叠唱孝子对母亲的深情,棘心也被称作“最古老的孝心”。</p><p>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时光如水,年华易逝,春去秋来,容颜渐老,我们一天天长大,母亲却一天天衰老。佝偻的身躯,花白的头发,送别时的倚门长望,重逢时的嘘寒问暖,绵绵母爱,深沉情思,母亲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的,无论离家多远多久,心中总会想念着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p> <p> 萱草是中国古代的母亲花。在《诗经·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毛传》中说:“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也就是萱草,又叫忘忧草,如果种在母亲所居住之处就可以令人忘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p><p>古时的中国游子在远行前,会到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供母亲欣赏,以表孝心。希望亮丽的萱草花给母亲精神慰藉,忘却思子之愁,在中国,萱草早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自然成了中国的母亲之花。</p><p> 作为中国古代的母亲花,文人的吟颂更是不计其数,如唐朝孟郊的《游子》诗中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其中字字深情,包含着孟郊对母亲的慕孺之情和对母亲的愧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诗中写道:“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枝,葶葶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在诗中以芳心比喻母亲的爱心。元代的王冕在《偶书》中写“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诗中无一不是借用萱草歌颂了母爱。</p><p>&nbsp;</p><p> 看到橘红色的萱草花在风中舒展摇曳着美丽的身姿,不由想起了家乡的老母亲。母亲没读过《诗经》,更不知道她年年种植的黄花菜还有着萱草这样雅致的名称,她只知道,这是她最爱的女儿最爱吃的黄花菜,所以年年都会种植。因为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不能直接食用,所以母亲每年都会在黄花菜将开未开的时候,就采摘下来,在夏日晴好的天气里晒干,仔细地码好装进袋子里,连同我爱吃的其它土特产一起细心地包好,然后走到几里地远的邮局邮寄给我。母亲不放心别人去邮寄,总是颤巍巍地踮着小脚去几里地远的邮局亲自去寄,每次都会叮嘱又叮嘱邮寄员好几遍,亲自看着邮寄员把包裹收好才放心。</p><p>每次收到母亲寄来的黄花菜,仿佛接过母亲沉甸甸的爱,仿佛又闻到了小时候母亲做的炒黄花菜清香可口的味道。心中既感动又有着难言的酸楚,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只不过是为了女儿喜欢的一口吃食,就让母亲从春到夏,从种到收大半年的如此劳碌,让女儿情何以堪,何以为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大恩大德倾其一生又怎能报答得完呢。母亲,你就是女儿心中神圣的诗经啊!</p><p>&nbsp;</p> <p> 长河谁与度&nbsp; 我惟思故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建林</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诗经.卫风.河广》</p><p>&nbsp;</p><p> 大河奔流,去她的归处。星月无眠,惟与我思。思乡是个永恒的话题,太白的《静夜思》,简白易记,妇孺皆能诵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银白之光流泄,扑满游子之心,澄明心思,诗情永永。每一个游子身与明月下,皆有此思乡之情。虽然,不能尽其诗韵,亦能咏其情思,情凝之真挚。</p><p> 诗三百,诗之源也。子曰:诗无邪。每每读之,虽不能径入其堂奥,渐慢悟之,亦能心有其会。《河广》-----卫风之一,思乡之作也。文字简约,归情跃然纸上,情切切,怎一个急字了得。谁谓何广,一苇杭之。滔滔黄河奔流不息,一苇之度,归心似箭。河之南,尽望乡。宋之远否,在游子吟的比例尺上,亲情系之,何远之有?踮起脚就能看到。这让我想起台湾诗人洛夫先生的《边界望乡》</p><p>&nbsp;</p><p>说着说着</p><p>我们就到了落马川</p><p>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p><p>手掌开始出汗</p><p>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p><p>乱如风中的散发</p><p>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p><p>一座远山迎面飞来</p><p>把我撞成了</p><p>严重的内伤……</p><p>&nbsp;</p><p> 繁复之过程,内心之悸迫,待看到大陆之一角,却把我撞成内伤,无他,当时政治距离之约制,可见也,诗魔之歌诡奇耐读。河广,宋远,再精确之,曾不容刀,不曾崇朝。一只小舟乘以一个早晨的距离!心航之切,无倦无苦。</p><p> 宋远,前些年有个学者用此作笔名。后来,她又改为扬之水,皆取自《诗经》。随后,她写了一本《诗经名物新证》,开诗经研究之另蹊。好多学者也都是以诗经之字词起名,王国维、傅斯年、林徽因、梁思成、邵洵美、屠呦呦等学者作家,可见诗经之濡,诗经之华。诗言志,歌永言,渊源其长。</p><p> 再回来头说《河广》,短短八句,尽现涵旨。河不宽,宋不远。游子如此把异乡与故园的距离拉近,那么多那么复杂的思想,就淬炼成急切之情,而后升华为诗,不枝不蔓,恰到好处。我也不提倡翻译成白话文的,诗之不可译,确乎。就靠自己去读,去认识,感悟。语言的回还,最后,递层进之。你可以慢慢读,在现代的语言里把它研化开,随意伸延,那是你思想把控的力度了。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际遇不同,感受自有差别,谓之诗无达诂。但是,不同的语言,都有共同的感受。李准有一段文字,有关文字共鸣的,不关乎国界的。作家代表团国外交流现场,把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翻译给一个外国作家听,听毕,那个外国作家大哭,他说云太深了,他着重在一个寻字上!茫茫云海,未语山之貌,而说云之深,可见山之广大,比之兴之。如此语言不同,而能共鸣之,体悟之真耳。 </p><p> 读《诗经》须有古文字典类,戒望文生义,字的原本意义,能原知领会。然后,再深入之,得见其真。毕竟那是源头,古奥的东西多多,返本开新。古老认知,新萌之本也,而后生发,为己所用,知还最好。</p> <p> 《论语》中的《诗》</p><p> 梁轩</p><p><br></p><p> 《论语》做为“四书”之一,《诗》做为“五经”之一,都是儒家的经典。在孔子之前,据说《诗》有三千多首,本着“述而不作”的原则,孔子对《诗》进行了删减整理,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 ,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尽管孔子是不是“删诗”,学术界的认识还不统一,但从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诗》是非常喜爱的,在&lt;论语中&gt;中,评《诗》引《诗》达到20多处,下面我就按《论语》中评引《诗》的顺序,简述一下。</p><p> 《学而》</p><p>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p><p>&nbsp;一次子贡向老师孔子请教了一个问题,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贫穷但不讨好谄媚别人,富贵但不对别人骄横,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子贡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应该也是他有感而发,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中最富有的一个,孔子曾评价自己的这个学生:“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子贡不安于命运,去做生意,总能猜中市场行情。《史记*货殖列传》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后人把子贡奉为“儒商”之祖,把做生意称为“端木遗风”(端木是子贡的姓)。这样一个富豪,一定见多了谄媚讨好,摇尾乞怜的嘴脸,“贫而无谄”的人反到让他心生敬佩,认为这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同时,子贡也一定看到过别的富翁以钱使横,颐指气使的做法,他觉得“富而不骄”不容易,如果能做到,是非常可贵的,应该也是很有道德的人。孔子回答说:这样做也还行吧,但不如贫穷仍能保持快乐的心态,富有还能好礼啊。很显然,孔子对于道德水准的要求更高,一个人贫穷时不去自降身价,不去谄媚讨好别人,固然不错,但如果能做到贫穷而不失尊严,不去攀比,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才是道德高尚的君子所为。说到这里,我们一定能想起孔子的另外一个贤徒颜回,孔子表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道德的模范,君子的标杆。一个人富有不恃强凌弱,不得意忘形不是太难做到的事,“富而无骄易”,最难的是“富而好礼”,这个“礼”不仅仅是对待别人外在的礼貌,更不是装出来的“伪贵族”,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畏。子贡听到这里,很受启发,就又问了一句:《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一听,非常高兴的说:赐(子贡)啊,你理解的太好了,现在可以和你好好的谈谈《诗》了,你能做到举一反三,告往知来,很好啊。那么这位“望之俨然”,不苟言笑的老夫子,听了子贡引用的这句诗,为什么会那么激动,我们一起看看子贡引用这两句的出处。这句诗出自《诗经*卫风*淇奥》</p><p>&nbsp;</p><p>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p><p>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p><p>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p><p>&nbsp;</p><p> 这首诗就是一部“君子修炼手册”,要想成为君子,首先要不断提高内在道德修养的水平,要像做玉一样,切开、磋石、雕琢、打磨,不断磨砺,走向精美。 “君子”一直是孔子推崇的道德完人,也一直是孔子教育弟子向往追求的典范。很显然子贡所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与孔子的“安贫乐道”、“富而有礼”的“君子”相比,还有差距,而这个差距重点不是外在,而是内涵,想要达到“君子”的水平,还需修炼。子贡引用的这句诗可谓恰到好处,更何况,孔子一直教导学生要活学活用,反对死记硬背,学而不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贡的学以致用,深得老师之心,故而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在《论语》中,让孔子同样激动,用同样话语赞美的还有一位,那就是子夏,那更是一次“美丽”的“断章取义”。正是: </p><p> 无谄不骄易,乐道有礼难。</p><p> 切磋并琢磨,君子勤修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