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

羊大为美

<p><br></p><p> 明代于谦有《观书》诗云:</p><p> 书卷多情似故人,</p><p> 晨昏忧乐每相亲。</p><p> 眼前直下三千字,</p><p> 胸次全无一点尘。</p><p> 活水源流随处满,</p><p> 东风花柳逐时新。</p><p> 金鞍玉勒寻芳客,</p><p> 未信我庐别有春。</p><p> 把于谦的诗译成现代汉语,意思便是:“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p><p> 的确,茫茫人海,红尘世界,能将一湾心境一缕目光吸引的事物有很多:炊烟与粮食,土地和花朵,仲秋的月,深冬的雪,春天的布谷,宁夏的静夜……或者知音三五,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流觞曲水,风乎舞雩,何等的洒脱快意!再或者,梅雨夤夜,摩挲棋子,灯花敲落,痴待客来;又或者晚来欲雪,执红泥火炉,唤知音,饮一杯自酿新醅!这种种美好,哪一样不令人心驰神往?又有哪一样能与生命永恒交接?</p><p> 时光如水,草青草黄,很多人很多事都成了过往,我醉欲眠,卿去也,不问归期。手中紧握的,唯视如老友的书卷;心底驻留的,是书香世界的清气氤氲。一本书,伴我走过青葱的岁月,涉过时间的河流,走向硕果盈枝的季节。况我有万本藏书,少不了高朋三千,治政于高朋若烹小鲜,唯羊大一生风雨蓑衣,民家话叫“彼无彼稍”。</p><p> 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在白帝城的碑林里,有一副横匾是这样写的:“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一句温暖的话语道出了平常人生的幸福真谛。布衣御寒,菜根果腹,诗书佐酒,美文悦性。纵使竹篱茅舍,囊中羞涩,然赊风买月,沽山钓水,何用金钱一文?松下听琴,月下读书,此间乐,唯书生懂耳!</p><p> 有了书,灵魂便没有了尊卑贵贱,一样能超越红尘,在理想的天空舞蹈。杨绛先生曾说过:读书是隐身的串门。可不是吗?不必打招呼,不必拘礼,一本书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面前,人不分三六九等,只要喜欢,谁都可以长驱直入。我是个内向的人,不会与人交往,但是书是我最沉默也最可亲的朋友,她时时与我促膝,耐心倾听,长久陪伴。她向我打开了一扇精彩之门,让我知道:生命,原来可以有另外的境界!</p><p> 读书,让我学会了沉静。房子,孩子,车子,种种牵绊累得人晕头转向。柴米油盐,磨去了不羁的棱角;竞争和倾轧,使曾经一尘不染的心灵失去了从容、谦恭与敬畏。这时候,书籍是拯救人生的良药。当夜深人静,月色盈窗,在花影和蛩吟声中捧起书,你就捧起了被智慧过滤之后的世界,如此清澈,如此宁和,又如此力重千钧。你在其中濯洗自己的思想,映照自己的容颜。你慨叹,被书籍洗涤过的你,是如此美丽,如此安闲,如此温情和良善。</p><p> 有关家国书常读;</p><p> 无益身心事莫为。</p><p> ——这是徐特立1938年9月去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径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时,与几位青年店员讲革命道理,应青年店员要求题词留念,徐老遂于次年12月履诺亲笔题写了这副对联送给了青年店主王汉秋。</p><p> 世事艰险,布满陷阱,举步唯艰。与书为伴,书中不会跑出“颜如玉”来,但一样能让我舒心、暖心、贴心、倾心……</p> <p>  (图片来自网络,特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