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实录:铁血襄渝 壮丽青春

张实红

<h1 style="text-align: left;">【襄渝·50】(原创首投)</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群聊实录:铁血襄渝 壮丽青春</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赵珍的回忆引发的回忆</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铁二师八团 张实红整理</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b>编者按:</b><br><br>这是2017年7月4日至5日《铁流金》、《军代表学生十四连》、《铁道兵二师》等战友群的聊天记录,是24小时内键盘敲击出的历史回音,是一群六七十岁老铁们四十五六年前的亲身经历,是发生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年代里的真实故事,是铁道兵和学兵战士曾经用热血谱写的壮丽青春,是至今依然矗立在秦巴山间的座座丰碑,是五十年来驱动襄渝人前行不息的动力和初心! <h3>2020年7月4日晚</h3><div><br></div><h3><font color="#333333"><b>蔡家友战友在《铁流金》《军代表学生十四连》《铁道兵二师》等群里推荐赵珍的网文《读后感》:</b></font></h3><div><font color="#333333"><b><br></b></font></div><p> 这是原八团卫生队赵珍同志读了胡莫愁、谢克強,张实红、杨玉尧等发表的2015年写下的在襄渝线的怀旧之旅的一系文章后在另一个群里发表的读后感言;非常真切感人!现转到这个群里让你们这些原文作者值得一看!她原本也是一个铁二代;十四岁就来到铁道兵!下面是她的网文:</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赵珍:《情怀襄渝寻访青春》读后感</b><br></h3><div><br></div><p> 比起胡代表(胡莫愁)及其他诗(师)哥们,我是多么地渺小,我才是真真的小卒。仔细阅读胡代表等人写的情怀襄渝寻访青春系列文章,非常感人。边看边含泪感慨当过铁道兵的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在基层施工连队当过兵或当过领导干部的人,每人都有不同的磨难经历,每人都有精典的动人故事,每人都是一部不可抹灭丰碑。</p><p> 谢克强写的白岩寨隧道事故一事,我至今历历在目,当年我和卫生队孙军医还有俩男兵亲临现场抢救,有一战士腹部砸伤,肚子鼓的老大,我年幼胆子小,吓得一时不知所措,孙军医过来一看,马上问带刀没有,我一愣什么刀?没等反应过来,孙军医命令式让赶快找刨子,恰巧不远处有位木工师傅,赶紧问他要来。还不知孙军医什么用意,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刨刀卸下,随即撕破衣服在腹部一划,血顺势流出,马上用急救包加压包扎完后,手一挥,抬走。我腿都软了,那还轮我抬伤员?到了卫生队心还在怦怦乱跳。更让人心痛的是这八位战士中,有位是得了腮腺炎痊愈刚刚出院没三天,就牺牲了!至今没有记住他姓什么,只记得叫什么连发,或继发。因我们在几天前刚抢救一名危重病人,心还没定下来。事后我说可别又来一个“再发"。受不了啦!追悼会我也参加了,从卫生队到团部是一条曲曲折折山路,我们称为“六盘山”,从山上远远就看见那沙滩,团部简陋所谓的舞台,摆放着八个大木棺,那叫一个惨!</p><p> 当年连队施工紧,任务重,抢救是“家常便饭”。那几年没天没夜地上特护,这星期白天,下星期晚上。一倒班就是一个多月,我都五迷三倒了。家里来信,我也没时间回,每每都是深夜给家写信,述说苦衷。老爷子从来都是说“越苦越能锻炼人”。所后我真的很坚强。他们戏说我呼出的气,身穿的衣服,甚至连信纸都是来苏味,莫非整个人都被来苏水泡过啦!</p><p> 从小我就爱犯头痛病,日积月累造成了我神经衰弱,非常痛苦。其实比起那些献身的战友们,又算了什么?杨玉尧在连队当指导员带兵,那是个佼佼者,模范政工干部。当今很少再见有这领导干部。他所描述参加的锚山工程,我去过现场,工程非常壮观,战士们非常艰辛,那种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不屈不饶的无畏精神似乎已向大山宣战,我们一定要战胜它。</p><p> 我也是八团一员,为八团能有这么多楷模而自豪,只遗憾当年未能认识,亲临身教。我们铁道兵战士就是伟大!当铁道兵我无怨无悔!</p> <h3><b style=""><font color="#333333">2020年7月4日晚到5日晚由赵文引发的留言与评论——</font></b></h3><p><br></p><p><b>1、蔡家友@真真切切(赵珍): </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br></p><p> 你的一篇读后感言经我一转发可不得了啦……我们那些战友群大都是你原来的战友或同事们,当兵的时候都互相认识,现在能看得到你写的心得体会文章都感到特别亲切和贴心,也引发了不少的战友大发怀旧之感言或回忆当年的一物一事......</p><p><br></p>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p></p><p><b>2、李友珍(风雨彩虹)</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br> 赵珍的感言写的好,张实红老兵美篇篇篇感人,都是因为反映的是自己有过的亲身经历,是自己内心深处抒发出来的真实情感,真实、可信、感人,想当年毫无保留挥洒青春,到老年总想寻找当年的那些真实的情感,重返故地等等行动即感动他人,更感动自己。过去常说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变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从几位老八团战友的经历就印证了这一真理。<b><br></b></p><p><b><br></b></p><p><b>3、胡祥林:</b>(“铁流金”群和铁道兵二师群)<br></p><p> 在和平年代里,铁道兵是牺牲最大的一个部队。每个当铁道兵的战士都有过面临生死的经历。1969年4月初,我们经过一个月的新训被分到一营三连。参加成昆铁路新江隧道施工。施工的第三天,我在拱架上往超挖的边墙里回填片石,排长张土生见我笨手笨脚的,说,你这个大个子下来倒料(沙石),我来回填。我下到拱架下不到十分钟,只听到头上一声巨响,一块千斤重的巨石从隧道顶上砸下来,把排长仰面压在拱架上,鲜血顺着他的胳膊泊泊地往下流。我吓得躲在巳打好的拱下面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大家用支撑木和钢钎把排长救出来后已经没有了呼吸。我们的排长是湖南嘉禾人,六一年兵。他的妻子巳怀孕待产,他本来巳经被批准回家探亲,东西都收拾好了,因为排里要补充新兵就留了几天,哪知道这一留,竟成了永别。他没能见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以后我还在新江隧道经历过一次生死的遭遇。三个月后,我在隧道里打风枪,水针坏了,我去工棚拿水针,走到二连施工地段,工地上静悄悄的,我正疑惑呢,突然我班战友胡德金声嘶力竭大喊,胡祥林,前面放炮!我一看,边墙边的导火索正嗤嗤地冒着烟。来不及了!我急忙就近躲进了一排排架的缝隙里。一炮响后,我一脸硝烟,滿身灰土,耳朵几天听不见声音。我两次遇险,都是违规造成的。坍塌的石头是有人拿掉了支撑木,放炮的岗哨擅离职守。但是,我的首长我的战友救了我,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p><p> 铁道兵生活艰苦,环境恶劣 ,工作风险高,死人的事经常发生。记得我在一营部当书记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扎一次花圈。1972年秋天,蓼叶沟隧道口来了一车水泥,是汽车四连的青蛙车,6个民工上车准备卸水泥,车滑动了,司机跳上车抓方向盘,但是来不及了,连人带车翻到汉江里去了,还砸死一个在汉江边拾荒的老汉。一条条铁路撒满了我们铁道兵的汗水,泪水和血水!</p><p><br></p><p><b>4、张实红@胡祥林:</b>(“铁流金”群)</p><p>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p><p><br></p><p><b>5、胡祥林@张实红:</b>(“铁流金”群)</p><p> 铁道兵,伟大!</p><p><br></p><p><b>6、胡莫愁@胡祥林:</b>(“铁流金”群) </p><p> 你说的张排长的事和前几天金焱战友说的八连那个战友的事,提起来我都有印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好好珍惜今天的日子吧,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们没有什么不知足的。</p> <b>7、周延生(宁静致远)@胡祥林:</b>(“铁流金”群)<br> 你前几天讲到你的排长牺牲经过很是可惜,无巧不成书,七O年我在谷城五山見到了他爱人,因我母亲來谷城住在家属房,正好你排长的爱人抱着个一岁多点的小女孩住在旁边,天天哭,她是來找部队组织的,很可怜,是湖南的,很年轻,长得较好,说她爱人牺牲了。你讲你排长牺牲了,我回忆起来了。<br><br><b>8、胡祥林@宁静致远</b>(“铁流金”群)<br> 可能是我们排长的家属。我在叙述此事时有意隐瞞了一个情节,就是排长自己拿掉了那根支撑 木,所以他牺牲后沒有进行大的宣扬活动。我这样做是我表示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同情。逝者为大。<br><br><b>9、周延生(宁静致远)@胡祥林</b>(“铁流金”群)<br> 那个女的肯定是你们排长的爱人,在团部住了上十天,你们张排长是在云南元谋69年牺牲的,他爱人70年來湖北谷城,小孩一岁多,而且说是湖南的,很年轻,沒错的。<br><br><b>10、胡祥林@宁静致远</b>(“铁流金”群)<br> 极有可能。排长葬在黄瓜园烈士陵园,我请现在攀枝花施工的战友何公平代我去祭奠过。<br><br><b>11、周延生(宁静致远)</b>(“铁流金”群)<br> 我们今年九月去云南元谋,烈土陵园是一定要去的,到時一定祭奠一下牺牲的战友们。<br><br><b>12、胡祥林</b>(“铁流金”群)<br> 请代我们向包括张排长在内的烈士鞠个躬吧。<b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13、八团勤务连董建平 :</b>(铁道兵二师群)</p><p>这真不是夸张、我最怕零点以后接电话,这时候有电话的基本都是作训股的,准有事,我们就得夜里值班,早上起来帮着团首长赶做给烈士们送的花圈。那次丰如洲烈等八名烈士牺牲,我们一天赶做了八个花圈。还是桂华手巧,用红色的塑料皮剪下来,我们做成了一朵朵梅花,再用纸叠成两个花瓶贴在奠字两边、把梅花插进去,格外漂亮。开追悼会那天,团长政委在前边抬着那花圈,看上去非常大气庄重,表达了我们对牺牲战友的崇敬之情。襄渝所经历的这些事,令我终身难忘!</p><p><br></p><p><b>14、李翠荣:</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br> 当时在沙滩的"舞台"上放了八具棺材,就在我们连下面。他们的家属好坚强啊,没有一个提份外要求的,有的还表示再送亲人参加襄渝线建设,境界真是太高了!<br></p><p><br></p><p><b>15、张实红:</b>(铁道兵二师群)</p><p> 那是什么样的年代呀,我们连首长面对牺牲的战友别说反思,就是死的心都有!前年杨玉尧(时任18连指导员)在安康烈士陵园见到自己连队牺牲战士的墓碑,抚碑痛哭,就是印证!这可是事发40多年后呀!</p><p><br></p><p><b>16、勤务连张记杏:</b>(铁道兵二师群)</p><p> 向烈士们致敬,烈士们永垂不朽,我到安康烈士陵园也流了不少沮。</p> <p><b>17、刘海生:</b>(“铁流金”群)</p><p> 现在提起一次牺牲八位的事,真让人心疼。其中就有一安徽兵(因为是我接的)他的照片我还保持着,常常看,可惜名字忘了。牺牲后脸上洗得很干净,我用手摸他的脸时双耳向外流血水。当时我就落泪了。照片中左边一位即是那位战友。(附照片)</p><p><br></p> <div><b>18、胡祥林:</b>(“铁流金”群)<br> 我有一个叫王道新的老乡也是这次遇难的。<b><br></b></div><b><div><b><br></b></div>19、汪汉斌@张实红:</b>(6838部队战友群) <br> 我参加了白岩寨事故整个救助过程。我记得是开晚饭的时候。作战股长跑步到食堂叫我:“小汪别打饭了,你以最快的速度去卫生队接医务人员到白岩寨洞口,那里有人给你准备了饭”。来到洞口眼前一切叫你心痛,到处睡的死、伤人员,吃什么饭?救人!从晚上六多钟到第二天上午,卫生队、55医院、六团卫生队、师医院、紫阳医院。我记不清来回跑了多少回,根本不知饥饿,不知疲劳。快五十年了,想起来心里还不好受!<b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20、彭金焱:@胡莫愁 </b>(“铁流金”群)<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九连、八连同一山坡,九连上班下坡路过八连,虽说不是一个营,但有往来,相互了解。春节前发生重大事故,连里几天剩了一大半饭菜,年都没心思过了。邹副连长睡了三天没吃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烈士长眠秦巴山,每次忆及心里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昆襄渝丰碑在,战友安息笑九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辈幸存何所求,知足常乐度余年!</p><p><br></p><p><b>21、胡莫愁:</b>(“铁流金”群)</p><p> 说得好!其实我们都是二营的,除六连在胶腊坡隧道进口外,我们七、八、九、十连都在出口,住一面山坡,我连打平道,你们和七连打正洞,十连是营属机械连搞配合。出事那天我们工班打晩班,白天在连队休息。晚上我带班上工时经过你们洞口的工具棚,心情很沉重。是的,我们要好好珍惜晚年生活。祝暑安!</p> <b>22、胡祥林:</b>(铁道兵二师群)<br> 不说施工一线,更不说民工连队,就是搞后勤的也出了不少事故。比如我们一营在蓼叶沟隧道下方挖了一个煤窑,五连战士胡福国(宜昌人)挖煤放炮后撤时不幸被飞石砸中牺牲;一连上司薛新焕到这个煤窑背煤时被滚石砸中头部牺牲。<br><br><b>23、张国喜:</b>(铁道兵二师群)<br> 我想说两句,铁道兵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几岁的生命就没了,但有的事故的确是不应发生的。就说我们连电站吧,那一年不记的了,那天电站我带班,运行4台机組,团值斑室电话通知地方的电己送来,这个我们从配电盘就可看見,但不能做换电操作,要等值斑室通知,按要求,连部派通信员现场告知带班人员,由带班人,告知每台运行机組司机,做好准备,看手式,指示灯等待操作,不幸的是,一位连政工领导,接值室通知后,没按规章办事,自行操作,结果内外电相碰,直经约一米火球直冲房顶,房顶铁瓦都烧的火红,一名电工的脸面和上身大面积烧伤。所幸的是几位机组司机非常机灵,极时将油门推到最低,才没造成飞车重大事故。 <p><b>24、李友珍(风雨彩虹):</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p><p> 同学们,咱们群这么多八团的老战友,你们都不生疏,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真是让人感动!</p><p><br></p><p><b>25、王玉秀:</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p><p> 刚看到微信,群里好热闹!蔡代表转发了八团几位战友襄渝线上的回忆录,写的真好,很感人。咱们这个群很特殊,来自八团的战友多,还有学兵连的,都是战斗在襄渝铁路的一线,经历过铁道兵艰苦生活的磨炼,甚至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有着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真是令人感动!向你们这些曾经战斗在一线的战友学习!</p><p><br></p><p><b>26、李友珍(风雨彩虹):</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p><p> 完全同意玉秀所说的,在襄渝线这么多的战士,还有些学生,民工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在三线奉献青春和热血。在紫阳我们医院也有几件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让人撕心裂肺的疼痛。1970年还是73年我们所长10岁的宝贝儿子下汉江游泳不幸溺水身亡,中年丧子之痛伴随着他们。我们的救护车过河时熄火,正好洪水来了,卫生员光荣牺牲。女兵吴伟、吴阳是姐妹俩,吴阳在十团卫生队,来医院看姐姐吴伟,可她回卫生队没几天,吴伟就在执行任务中遇车禍牺牲,惨不忍睹。我们医院卓映泉助理员在指挥陷入泥泞的车时突发脑溢血昏迷,他爱人和姐姐从湖南赶到医院时知道凶多吉少,没见到亲人就对我们说,快,快往他嘴里放独参,我们当时都哭了。那年左助理才40多岁,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现在这几位烈士都长眠在紫阳深山里,每逢医院的战友回紫阳都去给他(她)们扫墓,寄托哀思。铁道兵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吃大苦,受大累,流大汗,包括鲜血和生命,是为人民创造幸福的队伍,所以是光荣的队伍,当过铁道兵是我们永远的骄傲。</p> <p style="text-align: left;"><b>27、张小琴(韵岚):</b>(“铁流金”群)<br></p><p> 各位首长和老兵战友们!看到你们这两天发的帖子,也激起我对部队的眷恋和回忆,尽管我当兵时还是个无知年少女孩,而你们已经是经历磨砺,能支撑起襄渝铁路建设的,钢筋铁骨的热血军人;但走进铁道兵这所大熔炉,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和骄傲!襄渝铁路是我们铁道兵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每当我回忆起部队往事,每当我乘坐襄渝线列车时,我的心都会激烈跳动,不由自主的站起来凝望着当年熟悉的胶腊坡,白岩寨隧道和延绵向前的铁轨。</p><p> 我70年12月入伍到部队,因当时宣传队接受任务,赶排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经郭付政委批准,破例没有参加新兵训练,缺了新兵训练这一课,感觉我这个兵的兵元素里还真缺了很多。记得72年宣传队老兵回家探亲,其他男兵下到各施工连队体验生活,我们几个女兵下到学生十四连锻炼。这些女学兵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个个吃苦耐劳,泼辣能干,而我在宣传队除了练功,排练,演出,入伍一年多,对连队战士们的艰辛和奉献牺牲精神,仅仅是下连队演出时了解点皮毛。这次去学生连锻炼体验生活,难免有好多想法,觉得自己是部队的军人,别人是来部队锻炼的学兵,假如不如这些铁姑娘,多丢人呀!心里充满压力和恐惧。到了学生连,我们和她们一起同吃同住同施工,工作任务是在胶腊坡隧道口给搅拌机上料,即倒水泥、沙子和碎石。为保证施工质量,砼配比是要严格把关的,倒入搅拌机里的沙石料要经过磅称称,记得一筐沙石料是一百四十斤,我们两人一组抬起一百四十斤一筐的沙石料上一个坡,过磅后倒入搅拌机里。几天下来,肩膀又红又肿,碰一下钻心的疼。白天连续参加施工,有一天夜里我感觉自己浑身象火球一样发烫,嘴巴发干,鼻子嘴巴呼出来的气也热呼呼的,睡在我旁边的宣传队学兵迷迷糊糊的说:小张,你发烧了吧?可到天亮又不烧了,早上起床又继续到工地。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那时候年轻挺一挺就过来了。最叫我难以忘怀的是我在胶腊坡隧道下导坑做安全员,每天胸前挂一把哨子,手上拿一面小红旗,指挥上下导坑的翻斗车。有一次,下导坑的卷扬机把一辆装满大石头的翻斗车运到上导坑,上导坑施工的战友把翻斗车轮子下面垫着,先把上导坑的出渣车用卷扬机放下来,就在这时候,上面那辆装满大石的翻斗车不知咋的,突然从上导坑飞驰而下,下导坑还有几名女民工在弯腰扒渣,我都吓傻了,一条腿站在轨道里面,只知道使劲吹哨子,这时候只觉得有人把我象抓小鸡一样一把抓起,用力甩到隧道边墙的水沟里,等我爬起来,翻斗车已冲过我站立的轨道,直接把前面扒渣的两个女民工撞倒在地。一场事故发生了,两位民工战友受伤了,而我受了点惊吓却安然无恙。由于当时紧张害怕,根本没顾上找找是哪位战友把我“甩”到了水沟里,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位战友姓啥名谁!是亲爱的战友在紧急关头保全了我。这就是铁道兵战友铁一般的战友情和崇高的军人品质。每每回忆起在部队的经历,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依然象是昨天的事情一样记忆犹新。这一生有了老铁这段经历,感到骄傲自豪,无怨无悔!</p> <p><b>28、张实红@韵岚 :</b>(“铁流金”群)</p><p> 如你,如大多数老铁一样,都经历过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生死险境,故而我们有了铮铮铁骨,有了淡然的心态,也有了永远值得回忆的青春!</p><p><br></p><p><b>29、胡莫愁@韵岚 :</b>(“铁流金”群)</p><p> 你也应该算军代表吧!不过你是去学生十四连接受锻炼的,有此经历和体验难得!</p><p><br></p><p><b>30、张小琴@胡莫愁 @张实红:</b>(“铁流金”群) </p><p> 是呀!终身难忘的经历,也是我人生的财富积累!</p><p><br></p><p><b>31、彭金焰@韵岚 战友:</b>(“铁流金”群)</p><p> 此时我正在上导坑催运片石打拱(回填片石),夾层卷扬机安全员没有卡住卷上㚒层的翻斗車前面两个轮子,斗車飞驰而下,下导坑开挖边墙,风枪轰鸣,我心里说,完了!完了!又要砸死人了!我从夹层跑下来,一看打风枪的皮管挂住下冲的翻車右角脱轨,撞倒了岚皋女民工李桂香(八连带的女民工)等二人,她俩靠在边墙竖立的圆木边呻吟!我叫民工连长带这两人卫生队检查,没事,第二天都上班了!。当时,上导坑安全员负责卡翻斗车的西安女学生吓得大哭,下导坑女学生安全员也大哭不止。我是带班排副,跑上跑下安慰两位女学生安全员。当时我想你们哭是因为没砸死人而庆幸的哭!下导坑安全员是不是你,不得而知!此次险情终身难忘!</p><p><br></p><p><b>32、杨玉尧:</b>(“铁流金”群)</p><p> 看了韵岚 、彭金焱 的回忆,战友们都是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山河之魂,铁道之魂,民族的脊梁!</p><p> 回想起来,那时,每个连队每天都有英雄故事,可惜我们这些搞宣传的没有报道出去!不过,当时我们总觉得那些故事很普通、很寻常,不懂得寻常中的时代精神的可贵之处。那时我们很肤浅啊。</p> <p style="text-align: left;"><b>33、王蕙萍@真真切切(赵珍) :</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br></p><p> 你的感言情感真实,你那质朴真情的青春流露,表现了军人的风采!年龄虽然比我们连每一位学生都小,但是你那成熟稳重大气的性格和坚强志向称得上合格军代表!向赵代表致敬!<br><br></p><p><b><br></b></p><p><b>34、王蕙萍:</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p><p> 襄渝情怀的那些感动,是我人生道路上锻炼成长的一部宝贵的财富!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我们这些十六、七岁初中生从城市到山区,加入襄渝铁路建设大军中。学生女子十四连在铁八团的保护和关爱下,选派优秀军代表欧连长、胡莫愁排长、李友珍、毕玉玲、王玉秀、赵珍和我们一起同甘共苦。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下全程陪伴着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我们做出表率!在我们青春年少时期,人生旅途的起步阶段,给了我们精神财富,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忘不了我们走进大巴山的第一个夜晚(零点出发),欧连长、胡代表、李代表分别排在我们一字队伍的前后中间,手持电筒,时刻保持警惕,带领我们走在漆黑一片山路崎岖的羊肠小道上;忘不了胡代表给我们打竹桩、编竹床;忘不了李代表带我们去上山砍柴,休息时给我们讲山里贫困老乡家穷,几个孩子没衣穿,出门轮换穿一条裤子的故事;忘不了我们连出现疫情,全连百分之七八十的女孩子身上、腿上出现了严重的脓肿破溃(因生活起居洗簌都在大道河下小河沟,小黑咬虫严重叮咬)是毕代表、王代表给我们请来了师部医院的医生来治疗我们的伤痛,缓解和控制了疫情;更忘不了比我们还年少的赵珍代表,再苦再累和我们一起劳动一起欢笑。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的青春岁月、忘不掉的战友情谊!</p><p><br></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35、张锡祥 :(铁道兵八团宣传队群)</b><br></div> 王惠萍并学兵十四连的战友们你们好!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一晃和你们并肩战斗的岁月已过去46年了。尽管我已年过古稀,记忆已经大减,对回想起和你们和所有并肩战斗的学兵、民兵们的战斗生活情景,却如同昨天。难忘啊,46年前当你们正值如花似玉的青少年华,还应该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期,你们却独背行囊,奔赴到襄渝铁路的战場,和铁道兵战士一样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战天斗地,你们的战斗精神,英勇形象和对祖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巨大貢献将永载史册!我70年9月至71年上半年在民兵办公室工作期间,所负责的文书统计工作任务包括,学兵大会时组织队伍、唱歌;文字总结、请示报告、宣传教育材料;简報编发等。我的工作得到了参战学兵、民兵团连领导和相关战友们的顶力支持。学兵十四连距民兵办很近,对踞月池沟口的两个山坡上,每当要作统计和工作总结、写简报或要其他资料时,胡丽珊统计员、史玉玲文书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素材和质量、精准的数字送给我,很多时候辛连长或其他领导亲自登门介绍情况。我每次到十四连写字,连领导和战友们总是全力支持和帮助,既派员协助,也为我腾出时间和空间。在室外写时有人帮我搬凳子、递东西;在灶台墙上写立体字相当废时间,影响到做饭时间和空间,但战友们仍然积极配合,腾时间、让空间,还负责我的安全。每当我写完一幅字,战友们都赞声不已,給予我鼓励。当我集合队伍时战友们象战士一样鸦鹊无声,整齐划一,队列严整。当我拍子一起时,战友们群情激昂,精神振奋,歌声嘹亮,胜过天籁。战友们虽然我们并肩战斗仅只数月,但美好的记忆和深厚的友谊确永世长存!每当我回忆起我们并肩战斗的当年,感觉到我就是46年前你们队伍中的一员!衷心祝愿女子学兵十四连的每一位战友、祝愿每一位当年八团学兵、民兵战友和家人幸福安康!万事如意!<br><br><b>36、王蕙萍@张锡祥 :</b>(铁道兵八团宣传队群)<br> 在巴山深处,襄渝铁路建设工地上,女学兵十四连就是铁道兵哥哥们的一道风景线!把莫晓萍的问候转给你!<br><br>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37、李友珍(风雨彩虹)@张实红</b>(军代表学生十四连群)<br></div> 这些记实聊天记录一经整理便于我们收藏保存,篇篇回忆文章生动感人,未曾谋过面的胡祥林所写的多次遇险有位战友当场牺牲,有时化险为夷,总之生动感人,赵珍那时年龄小但回忆情节实情实景历历在目,孙军医果断处理伤员,那場景真是惨烈,蕙萍年龄那么小,扛100斤的水泥不在话下,活儿干的好,戏演的好,回忆文章 情深意重,对我们军代表应做的工作记忆犹新,充满感恩,这一切都让我感动,相比那些死难的烈士,我们这些人还坐在人生列车上,观望着祖国和世界的重大变化,中国己发展为世界强国,航天科技登月梦想成真,我们享受了铁路带给人民的幸福,过着祥合安逸的日子,多少人全世界旅游,我们要珍惜这一切,珍惜激情燃烧的岁月、奉献的火热的青春,结伴相行,多看美丽的风景。<div><br></div> <p><b>38、蔡家友转熊维益贴:</b>(铁道兵枝江战友群)</p><p> 蔡家友老战友说的太精辟啦!胡莫愁等战友写的襄渝线怀旧之旅、这都是我们青春奉献之地、我们在那里度过了血色的夜晚、青春的模样在那里匆匆流逝、去年4月我们枝江几个战友和老伴重走故地、感慨万千!他们是:方光富、原机械连指导员,陈光福、原八团宣传队战士,周昌荣、原司令部战士,张志安、原机械连战士,熊维益、原修理连战士,淡功朋、原机械连战士,张代贵、原二连战士。</p><p><br></p><p><b>39、蔡家友转陈光福的感言</b>(铁道兵枝江战友群)</p><p> 当兵苦、当兵累。当一名铁道兵就不仅仅是苦和累了。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太多,加之当年条件又太受限,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p><p> 今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段经历,非常有意义。</p><p></p> <br><b>40、网友李志刚留言(美篇)</b><br> 那是我出生的年代,往事惊心动魄!感人催泪!恭祝老人家们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