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风送暖,教研绽蓓。为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加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6月30日我校语文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邀请到了文昌市教研室教研专家——黄艳教研员。</p> <p> 此次教研活动由何静老师和陈玉君老师为大家展示两节公开课,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课堂展示</b></p><p><br></p> <p>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p><p>执教老师:何静</p> <p> 何静老师用她春风般的笑容和柔声细语引领着孩子们走进课文,感受大象的两次改变以及最后的坚定态度——“人家是人家,我是我”。</p> <p>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p><p>执教老师:陈玉君</p> <p> 陈玉君老师教态自然,引导为主,更多地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由学生自主感受丰子恺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p> <p>生动精彩的课堂,总是能吸引着人们。</p><p>看,孩子们听得多认真啊,</p><p>老师们也在专注地做笔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评课交流</b></p> <p>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堂教学需要梳理、沉淀、反思,教研课结束后,学校组织了说课、评课活动。老师们在教研中各抒己见,共研课堂艺术,并结合日常教学提困惑、想方法,智慧的思想火花在不断碰撞。</p> <p> 评课环节在钟前教研员的主持下,首先由何静老师和陈玉君老师简要谈教学反思,再请听课老师各抒己见。</p> <p>《大象的耳朵》交流锦囊:</p><p> 丁春秋老师:何静老师的这节公开课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的讲解比较详细,让学生牢固掌握好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意。还切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非常的真实,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p><p> 云春芬老师:何静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特色是:通过小短文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整堂课评价语用的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是:课堂上没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朗读,可以加强朗读的训练。</p><p> 云雪梅老师:何静老师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话,概括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故事。 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句子意思,从而明白坚持做自己的道理。</p><p><br></p><p><br></p> <p>《手指》交流锦囊:</p><p> 陈焕新老师:陈玉君老师对于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吃透教材,抓住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做到读写相结合。整节课的三维目标明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p><p> 陈珍老师:《手指》这节课的难点是感受课文语言的风趣。陈玉君老师通过找关键语句、多种形式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突破难点。如果是我教授这节课,我会这样处理:基于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会先指导感受描写“食指”的风趣语言,接着结合课后第二及第三题制作填空式学习单,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体会文中风趣的语言。</p> <p> 黄艳老师首先听取了两位授课教师教后反思及课时内容的安排,并对她们解读文本的能力表示肯定。</p><p> 接着就课上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大象的耳朵》一课可以借助图片,用线条串联成大象牵拉着的耳朵至竖着的变化过程,形成直观的板书,不仅使故事的线索清晰,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手指》一课建议用上学生的手指,结合文本调动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最后,黄艳老师结合两堂课例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p><p>1.解读教材要关注教材编排意图。</p><p>2.低年级教学要重视朗读、背诵和积累,把字写好,把书读好、背好。</p><p>3.要将抽象的文本串联生活经验,架设桥架,带动阅读体验,使阅读在体验当中深化。</p><p>4.要重视教后反思。</p> <p> 亮风采,促成长!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今后我们将更虚心学习,夯实理论基础,不断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只为遇到更好的自己!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教师们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再展教育艺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