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314]——长虹飞渡水中央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魁三桥</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但在浙江南部有一个县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就是泰顺。<div><br></div> 泰顺境内群峰叠翠,山高路远,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9座,平均海拔五百米。历朝历代,中国北方百姓为避祸乱,先后迁移到泰顺这处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div><br></div> 散落于泰顺民间的桥梁不可胜数,结构类型精彩纷呈。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梁共计958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中新中国成立前修建476座,7923延长米。尤其是明清修建的木拱、木平和石拱廊桥遗存有30多座,在世界桥梁史上占一席之地的木拱廊桥有18座。<div><br></div> <p>这次丁D团浙东南廊桥之行的首站是三魁镇的三座国宝级廊桥。车从浙闽交界处的分水关西行,过了几处隧道,就到了泰顺中部重镇三魁镇,这里地处通衢,省道分泰线贯镇而过。因境内赵洋、西岙、牛顶尖三峰高耸,故取名三魁。在方圆数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国宝级薛宅桥、刘宅桥、永庆桥等多座古廊桥。</p><p><br></p> <p>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历史多次毁于水患,屡毁屡建。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建桥屋十五间,单檐。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p><p><br></p> <p>薛宅桥历史上有一次重建的过程耗时近三百年,历尽波折,薛氏十多代族人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不懈,令人敬佩。明万历己卯年(1579),三魁一带突降罕见大暴雨,山洪怒号而下,时“锦溪、戬州、三官宫三桥同圮”。薛宅锦溪桥被毁后,一时两岸过往受阻,极为不便。当时迫于建桥经费无所出,族人遂建小桥于宗祠前,以便通往。</p><p><br></p> <p>到了一百六十年后的清乾隆己未年(1739),薛氏族人准备在原锦溪桥旧址建造蜈蚣桥(木拱桥),而此时地块已属张氏所在。“张惑青囊之说坚阻”。薛氏族人不得已只能将桥建在一个叫小坑的地方。但是此处风强水急,材木难固。此处设桥,不是长久之计。后来薛氏设法重新将地块购回,“复旧之心益坚!”</p><p><br></p> 时间又过去一百多年,到了咸丰六年(1856),薛氏家族再次准备兴建蜈蚣桥,并得到了当地大户出资捐助。八月十五起工这天,龟岩张氏复执青囊之说横加坚阻,并以薛氏越界建桥为由告至官府,“县令兴受贿,差封木石”,不准建桥。后来桥是勉强建成了,却又作“长龙卧波”,桥木遭水漂尽。“一时咎张之心愈愤,而捐建之心愈坚。合族会捐桥木……”,另请工匠再次准备建桥。“而张阻,愈力贿出,兴令偏勘曲断,二审不结。”<div><br></div> 不久,新县令杨炳春到任。杨县令莅任后即亲身履勘,一路博询。经勘定,认为在原锦溪桥旧址建造蜈蚣桥最为适宜,他下了一道朱谕,要求“即日兴工,毋缓毋怠”,如再有强横出头妄阻的必严办不贷。时为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二十一日。十几天后的十二月初九,拱架初成。第二年四月廊屋上梁。至五月薛宅桥终于全面告竣。<br><div><br></div> 永庆桥在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为伸臂木平廊桥,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全长33米,二孔跨径19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码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每段由8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桥面建廊屋12间,桥屋高5.2米,中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造型雅朴。<div><br></div> 建造永庆桥的主要首事人是吴世江,当地族谱中记载此人秉性忠直,心淳良德,“生平持己勤俭,课子耕读,救人之难,济人之急。而且乐善好施,建桥梁,修碇步。”吴世江于嘉庆二年(1797),在他五十七岁时主持兴建永庆桥,在桥建成十年后离开人世。<div><br></div> 廊桥营造多注重实用,一般不做过多装饰。而永庆桥有些例外,廊屋内最具装饰性的是三架梁和五架梁,在梁木的两端有数条流畅飘逸的线刻。细看似鲤鱼须,俗称“梁须”。相传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建造一座桥梁一时疏忽,将大梁的料下短了。后经一位渔翁指点迷津,将2只鱼头面对面放置,中间搁一根筷子,筷子两端分别插入鱼嘴之中。木匠恍然大悟,这根筷子代表一根大梁,而鱼嘴则代表大梁两端柱子上挑出来的2个搁置点,搁住了大梁,从而解决了大梁下料短的问题。为纪念这位高人,就在梁的两端刻上鲤鱼须,这一习俗流传至今。<div><br></div> 刘宅桥在三魁镇刘宅村水尾,又叫仙洞虹桥,建于明代永乐三年(1405)。为木平桥,二层重檐。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全长24.8米,宽6.15米,跨径9.2米,离水面高3.5米。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造型最为精巧别致的一座。<div><br></div> 当年刘宅桥是来往浙江泰顺和福建福鼎之间的必经之路,现如今空旷、静谧。沿刘宅村柳树垂荫的村巷行走,穿过狭长且有些曲折的村巷,绕过刘氏宗祠高大的外墙,仙洞虹桥兀然而现,矗立在村落水口,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境。有诗《柳巷春风》云:“柳荫苍翠挺乔林,声动天风理舜琴。彻耳可人清绝处,又闻玄鹤和松音。”<br> 据当地《魁峰高阳刘氏洞下桥记》载,仙洞虹桥始建于明朝,“一为高阳本境风水之系,一为往来负任担荷之便,一为经商过客休息之所,一为秋七迎福康乐之会。”可见,仙洞虹桥同时起到交通、风水、路亭、宫庙等方面的多重功用。刘宅桥始建于明朝,由于当时朝廷对建筑式样有严格的限制,风格端庄古朴,装饰简单。刘宅桥先后经历三次大修,仍保持明代建筑构件,被称为泰顺22座木平桥中最为久远的木平桥。(谢谢浏览)<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