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博村的传说故事

勃蕾花(冯秋玲)

<p>  三博村是洲仔镇雾水村委会属下的一个自然村。三博村山青水秀,竹翠林密,地处古驿道三博岭山脚。三博岭是一条较长的山岭,人们挑货物从山下走到山顶,至少要歇三膊才能走上山顶,村子以此为名叫“三膊村”。由于“博”和“膊”同音,所以,人们就把三膊村叫成了三博村。三博村全村500多人,绝大多数是胡姓。三博胡家先祖原住在福建省一个名叫石壁的村庄,因避战乱,胡氏南迁,先迁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再迁回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县。清朝乾隆年间,胡氏十三世祖源鳯、源集和源华三兄弟这一代,他们从永安来到番禺沿着绥江逆水而上来到广宁,先后迁往金场水茶地坪、古水礼洞七仙顶居住。</p> <p>  胡氏如何来到三博定居呢?这里有一段罗胡结缘的故事呢。据传,胡氏三兄弟住在礼洞,胡源鳯兄长是一个郎中,他得到祖传秘方,医术高明,专医世间上一些疑难杂症。一天早上,他从礼洞出发准备到森洞出访。他从三博坑口出发,翻过杉塝岭到了雾水,然后沿着金场水河边小道慢慢走着。</p><p> 这一天,天气极好,天空蔚蓝蔚蓝的,一朵朵白云在空中慢慢移动。路边翠绿的竹子,一阵风吹过来,竹叶迎风摇曳。和暖的春阳照射下来,胡源鳯感到身上暖烘烘的。他心情极佳,一边哼着歌儿,一边慢慢走着,欣赏美丽的风景。</p><p> 胡源鳯刚走过一个山弯,突然间,隐隐传来一阵痛哭声。源鳯感到奇怪,心想:“发生什么事呢?哭声这么悲切!”于是,他加快脚步朝着哭声传来的方向走过去。</p><p> 源鳯走到白沙的一个村口,看到路边围着一群人,他走进一看。路边躺着一个小孩,面无血色,奄奄一息。源鳯询问村人得知这位小孩姓罗,昨晚得了急病,家人请来附近的几个郎中来给孩子医治。郎中们都说孩子病入膏盲,已经没法治了。小孩的妈妈听到孩子无法救了,悲痛欲绝,在路旁掩面而哭。</p><p> 胡源鳯拨开人群,走近小孩,俯下身子,按住小孩的小手给小孩把脉。通过把脉,源鳯发现患病的小孩还有一丝弱小的脉象。于是,他快速打开背囊,拿出长针对准穴位为小孩针灸。过了一会,“哇”的一声,小孩喊出声来。原来小孩热炽攻心,造成了气息渐弱,而且越来越严重。胡源鳯通过针灸化解了孩子的热毒,把孩子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p><p> 小孩得救了,罗氏的家人非常高兴,他们拉着胡源鳯的手,对着他连声说:“多谢!多谢恩人出手相救,此恩一生永记。”通过了解,罗氏家人得知胡源鳯住在礼洞七仙顶,位置偏僻,土地贫瘠,交通非常不便。为了感谢源鳯的恩德,罗氏家人将金场河上到头根湾,下至狮子湾一河两岸的山地赠送给了胡源鳯管理和耕种。</p><p> 胡源鳯满心欢喜,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和两位弟弟说起此事,大家都佩服罗氏家人出手大方。于是,胡氏三兄弟带着一家大小,一起迁居三博居住。</p><p> 俗语话,知恩要图报。后来,格水洲罗氏要安葬一位过身的老人,看中三博村背后山上一处叫宪公坪的风水宝地,但是,此处已经有了一座胡氏一位已故老人的坟地。得知罗氏的要求,胡氏为了感激罗氏的赐地之恩,毫无计较风水禁忌(大家都知道,按照风水学来讲,坟地太近决不允许的),毫不犹豫同意罗氏族人的请求。所以,三博屋后的宪公坪有两座奇特的坟地,坐向相同,都是坐西北向东南,并且两坟相隔仅仅30公分宽。罗胡两姓先祖的坟地同葬一地,成为当地流传的一段佳话。以前,清明扫墓,罗、胡族人无论谁先到宪公坪扫墓,都主动把两个的坟墓清理好。可见,罗、胡族人一家亲,可谓亲如手足。</p> <p>  三博岭是金场水雾水至入各地通古水的古驿道。这条古驿道是森洞木格、膺洞石咀和清桂往返古水运送物资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驿道从山下到山顶大约三公里长,是一条石块铺设的山路。驿道建有两条石板桥,岭顶还建有一个茶亭。提起这条古驿道,人们都赞胡文运这个人。因为,整条古驿道铺设石块和铺石板桥都是民国初年胡文运一个人资助的。胡文运哪里有这么多钱铺路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情的村民</p> <p>  一天,胡文运到村前的一家小店里溜达,想托人买一注花肖。花肖是当时古水一带兴起一种赌博,按照12生肖来估猜,中得生肖越多中的倍率越高。胡文运坐在店里,附近几个喜欢买花肖的人也在苦苦思考,反复写单子,想着买中大奖。纸条写了一张又一张,发觉写得不满意又把字条丢在地上,结果满地都是他们丢弃的纸条。胡文运笑着对他们说:“买花肖中奖都是讲运数的,哪里猜得着,随便买一注就是了。”胡文运一个喜欢买花肖的远房表叔来了,表叔准备去古水趁圩。</p><p> “ 表叔,不要动。”表叔一听,站着一动不动,笑着说:“文运,什么事呀?叫我不动。”</p><p> 原来胡文运发现表叔的鞋子上粘着一张写着花肖的纸条,他马上俯身把字条拿起来。他先看了看字条,然后从袋子里摸出一两银元对着表叔说:“表叔,就买这一张写的生肖吧,帮我投注1两银元吧。”</p><p> 表叔一听,笑着说:“哦,原来如此,好的,刚好我去古水趁圩就帮你买吧。祝你中奖!”他拿着文运给的纸条和一两银元,背着一只布袋,沿着三博岭向古水方向走去。</p><p> 过了几天,胡文运到小店一查结果,发现自己买的花肖中奖了,还中了1000两银元。“哎,怎么表叔还没通知我去领奖的?莫非表叔想独吞我的奖金。”文运感到奇怪,心里想道。“不行,我去找表叔去,要回我的奖金。”文运想到这里,走了二里路,到了表叔家。</p><p>&nbsp; “表叔,我的花肖有没有中奖?如果中奖了,快的把单子给我去领奖。”文运一见表叔,就问。他还把当天得奖公布的生肖说了出来。</p><p>&nbsp; “哦,表侄,我对过了,没中奖哇!”表叔一听,慢悠悠地说。</p><p> 其实,表叔这几天忙着种地,还没空去兑奖,更加不知道开奖结果,他的话也是随口而说的。</p><p> “明明自己中奖了,表叔还这样说,莫非他真的不知我买的花肖中奖了。”文运心想。“表叔或者知道我明中奖了,他这样这样说话,表叔莫非真的想独吞自己的奖金?平常表叔这么亲热,不至于这么贪心吧!”胡文运不动声色,装着没事的样子。为了试探表叔的为人,他想出一条妙计。</p><p> 胡文运对着表叔说:“表叔,这几天我在家里没事做,就住在你家和表叔聚聚。”于是,文运住在表叔的家里,整天跟着表叔,寸步不离。他不怕辛苦,白天帮表叔做农活,晚上跟表叔睡在一起。</p><p> 一天夜里,胡文运一躺下床,就呼噜呼噜睡着了。表叔看到文运睡着了,偷偷起床,移开梳妆镜拿出单子对了一下,“哇,真的中奖了,明天我去领奖,然后南下广州做生意去。”表叔想到这里暗暗偷笑。他用眼睛瞄了一下睡得好香的文运,然后慢慢把单子放回原处,和衣躺下睡觉了。</p><p> “真是知面不知心,表叔真的想贪自己中了花肖的奖金!”文运躺在床上想, 原来胡文运一直在装睡。过了一会,他看到劳累一天的表叔睡着了,睡得像死猪一样,就轻轻爬起来,移开梳妆镜,取出单子,连夜跑回家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博岭石板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找茶亭遗址</p> <p>  天刚亮,他请了村里10多个村民担着箩担去古水领奖。他在古水领到了奖金,怕路上有人打劫,胡文运把1000两白银分开10来担,每人一担,在每担箩担的上面还铺了一层盐,假装是运盐的盐贩子,把奖金安全运回了三博。</p><p> 奖金有了,该如何用呢?胡文运思来想去,他想到三博岭每天都有二、三百人经过,走的还是沙泥路,并且路面崎岖不平。特别是雨天,更是难走,常常出现人货摔倒的情况。于是,他用1000两银元,请村里人挖石块,把三博岭铺成石块路,剩下的钱订了几条长长的石板,还把两条木板桥改为石板桥。三博岭石路完工了,石桥建起来了,村民和过客行走方便了,大家都对胡文运的善举赞不绝口。</p><p> 解放后,公路不断发展,三博村又成了“三驳村”,三博村地处东木线和木格古水线的三叉路口。村子向北可到古水大坪,向东可出金场到南街,向西可以入木格石咀。公路发展了,三博岭也荒废了。现在三博岭的茶亭在建设公路时拆掉了,三博岭的一块块石头还在躺在山上,成为历史永久的印记,胡文运的行善积德的故事久久在三博一带传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礼垌路口</p> <p>  走进三博村,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篮球场、停车场、运动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近年来,三博村在雾水村委会的引领下,村民团结一致,积极投身村容村貌改造,呈现出一派新农村建设美好景象。</p> <p>  本文感谢三博胡氏波叔、标金提供了有关故事资料,曾丽英老师的热情接待,特此鸣谢!也感谢董董同学整理稿件!</p>

三博

表叔

胡文运

文运

中奖

胡氏

罗氏

古水

小孩

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