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长坡镇文子小学学生家长观看家庭教育学习情况简报

sunshine

<p>  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共同的育人资源,有着各自领域的规律。但是育人的目标只有一个:立德树人,这是家校社共育的根本使命。</p> <p>  7月3日,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二期开播了。本期课程主题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即家校社携手,助力孩子全面发展。</p> <p> 我校杨校长在学校群里发布通知。</p> <p> 我校班主任和老师们及时在班级微信群转发公开课的视频,并号召家长们观看学习。</p> <p>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家长们还是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认真观看视频!</p> <p>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既涉及到孩子的身体、生理方面,也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和社会性。同时,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习。这些都能证实家长们的压力蛮大的。</p> <p>  一般,学校首先会在孩子的安全问题,如:发烧、或者身体受伤时等,一定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其次,在社会交往中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需要和家长联系。比如:碰了别人,拿了别人的东西,或者出口狂言伤害了别人等等,这种在道德行为和社会行为上,学校需要和家长沟通。还有,在学业,像孩子听课走神、作业提交不及时等一些学习问题,尤其是发生一些较大的改变的时候,学校也是需要向家长说说。另外,学习中的喜报可以向家长汇报,或者好的学习机会等可推荐给家长。家校之间的沟通,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p> <p>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p> <p>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各有侧重。在低年级阶段,甚至是学龄前,家校合作得越密切,孩子成长的效果会越好。在孩子面前,学校和家庭要达成一致的观点或看法,这样才能有效果。</p> <p>  在一个家庭中,我们倡导的家庭里的文化、道德观要一致。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价值观、方向要一致。同样的道理,家长、家庭和学校,也要有一致的地方。</p><p> 就教育的目标来讲,家庭、学校、社会的目的都要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三方都教育孩子,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这一点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求家长应当对孩子顺势而养、乘势而育、纠偏而行。</p> <p>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把孩子变成人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把孩子变成才的地方,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升华,是把孩子变成人才的地方。家庭、学校、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才能创造孩子美好的未来。</p><p> 通过本期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相信我们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又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深入的思考,期待我们的家长与老师们今后加强沟通,促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p>

孩子

家长

家庭教育

学校

教育

家庭

家校

公开课

学习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