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纪念馆

快乐

<p>  六月末,因故去了一趟昆明,距上次去已十多年了,本想这次好好转转。谁知天公不作美,连着下了三天大雨,中雨。冒雨去了一趟滇池,只见水天一色,雨雾茫茫。虽然打着伞,还是把裤子鞋湿透啦!</p><p>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飞虎队纪念馆”,并距宾馆不远,很高兴。雨中步行,去重温这段历史。</p> <p>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p><p> 他们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公民,驾驶美国生产的战斗机,对日作战。而军帽上和机身上却有着中国国徽。他们是一批见义勇为.充满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也许他们并不看重军队的礼仪,但却极其珍视荣誉。当战斗警报响起,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p><p> 这支曾被一些军事专家预言存在不了三个星期的队伍。最终以“飞虎队”闻名于全世界。成为世界航空史的一段传奇。</p><p>:</p><p><br></p><p><br></p> <p> 飞行教官克萊尔.李.陈纳德。1937年7月初,应国民政府邀请,来中国考察空军,并担任顾问。考察快结束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空军不多的飞机.飞行员,很快消耗殆尽。陈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组建航校,训练中国空军。</p><p><br></p> <p>  中国政府组建了由宋子文负责的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美国政府洽谈采购营运和管理援华物资。</p><p> 1940年10月,蒋介石派航空委会副主任兼空军第一路司令毛邦初和陈纳德前往美国。在中国国防公司牵头下购买飞机,招聘飞行员,组建志愿队。</p> <p>  1941年8月1日。 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大队指挥员。购买第一批100架霍克一81战斗机装备飞行大队,并招一批美国飞行员。</p><p> 宋子文建议用飞虎做飞行大队标志。</p> <p>  1941年12月7日。日本10架飞机进犯昆明。飞虎队初战告捷,击落3架,重伤4架,自己无一伤亡,一战成名。</p> <p>  这是由一位美国将军指挥的,最小的美国空军部队,却翻开了美国军队正式参加中国抗战的历史。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他们缺乏汽油,缺乏战机,甚至没有统一的军服。但从不缺少战斗的勇气和决心。</p><p> 他们驾驶绘有飞虎标志的战斗机,为抗战撑起了一方蓝天……</p> <p> 鏖战四年飞虎队(含美国志愿队,驻华空军特遣队,第14航空队) ,共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炸沉和炸伤223万吨日本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摧毁573座桥梁。击毙日军66700人。</p><p>飞虎队损失飞机568架牺牲飞行员586名。</p> <p>  “驼峰航线”又被飞行员称为死亡航线。他是二战期间三条著名国际航线中最具危险性的一条。西起印度阿萨姆邦,东到中国昆明,叙府(宣宾),泸州,重庆等地。该航线大部分是在海拔4500一5500米上下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上空穿越。而当时所用飞机满载后飞行高度几乎和地面平均高度等同,甚至还要低于山峰高度,飞行艰难和飞行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要在连绵起伏的山谷中穿行。无论是飞行线路还是所经的地形,都犹如骆驼的驼峰,驼峰航线,故而得名。。</p> <p>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在长达三年零三月艰苦的飞行中。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中国航空公司投入飞机100架。共运送了85万吨战略物资。</p> <p>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碎片会在阳光照耀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一一驼峰航线。</p><p>中美双方在驼峰航线上损失的飞机总数为609架,其中美军坠毁飞机456架,失踪107架,共计563架,中国航空公司损失飞机46架。中美两国牺牲飞行员1500余人。</p> <p>  馆里的保安(只有保安)告诉我,这个馆三年前才建的,图片多,实物少,比较小,内客不详细。昆明博物馆有更多的实物,并有一架当年的飞机,有更详细的介绍。并说二次大战如果设有美国的参战,是很难战胜日本的。</p> <p>  昆明海拨1900左右,空气质量优,能见度特好,一眼看好远,感觉好象眼睛更亮了。云层感觉很低,可能是海拨的原因吧!虽然下雨,还是觉得挺好!</p> <p> 见风景,看点夜景吧!</p> <p>  昆明的电动自行车特多,十字路口专门给它设了个自动拦杆。少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