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遇行者

邵 华

<p>  记得那是在1992年的初夏,我和两个朋友到了中国的最西边城市,新疆的喀什。一天下午,我们在街上闲逛,忽然看到一位背包的行者从我们身边走过,他的头发和胡子都很长,可以用蓬头垢面来形容。它穿着一件过腰的红背心,上边印着“徒步环行全中国”。好奇心驱使者我们三个人跟随着他来到了一家“天南饭店”。上去一搭话,原来他住在这里(请见图片一)。</p> <p>  我们和他攀谈了起来:他叫余纯顺,是上海人,大约40岁左右。他从1988年7月开始了徒步走遍全中国的行程,至今已走了3年多。此时是刚刚从乌鲁木齐走过来,准备休息几天,然后往莎车方向前行。我们简单和他聊了聊,为了让他早点儿休息,约他明天到我们住的宾馆去坐坐。</p><p> 第二天,他如约来到我们住的地方,我们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从他的家庭一直说到我们相遇的时候,讲了他为什么要一个人徒步走,还说了许多许多,我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说了。因为有他写的书,也有别人写有关他的书,那里边已经叙述了很多他的故事。</p><p> 我们聊的畅快、开心。做为一个搞摄影的,我还是提出了给他拍一张肖像的请求。他二话没说爽快地照我们说的脱去了上衣,露出了他那经风吹日晒后已经变得黑红的胸膛和脊背,坐在了窗边,我让一位朋友扯起了一张床单做反光板,歪躺在床上,从低角度给他拍了几张,我觉得比较完美地表现了他雄壮的男子汉容貌,也展示了坚韧执着的心灵(请见图(二)。 </p> <p>  我后来见过他的许多照片,但都觉得没有这张拍的感觉到位。</p><p> 再后来我们又在北京见了面,那时的他身边已有了美女相伴。问他,他说身边从来都没有缺过女性崇拜者,看来自古美女爱英雄是天经地义的规律。他还特意郑重地向我们表达了谢意。因为我们坐车比他先到了莎车,在一个餐馆吃饭时向老板把他的事“吹嘘”了一番。结果等他到了莎车时,正巧也在那家餐馆用餐。那位老板不但免了他的单,还资助了他一笔。看来我们的提前宣传还有了成效。</p><p> 那次我们问了他的下一步打算,他说他要独自穿越罗布泊,我们力劝他找个伴,以备有患。他当时说,如果那样,就不能算是“独自”了。一个人的意念已定,别人是不好过于干预的,我们只能在心里祝愿他平安无事。</p><p> 自那以后,他成了名人,不但继续着他徒步全中国的意愿,还到处接受采访,参加活动。</p><p> 再再后来,1997年我到香港拍摄回归时,在那儿听说了他已于1996年6月去独自穿越罗布河泊时,不幸遇难而逝,年仅45岁。</p><p> 我也见到了为他而出版的书。更是听说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为了他这本书的版税而争执不休。为此我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吐了出去。心中不禁感慨,人活着有时不仅仅是为了一口气,还要去争名夺利。然而像余纯顺这样独自一个人徒步走在那几万公里的路途中时,他都在想什么呢?对于这个疑问,我现在想来,为当时没有问他而感到有点儿小小的遗憾(请见图(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