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大嫚

<p>拿在手里便想一口气读完,欲罢不能,这是英国作家毛姆的名著《月亮与六便士》带给我的真实感受。</p><p><br></p><p>创作于一百年前、被毛姆称为“家庭读物”的这部小说,既不讲究花哨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循循善诱的说教,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伟大。毛姆对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既充满传奇又充满争议的一生娓娓道来,随着故事情节一步步地展开,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也一点点拨开,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或者说是深层次的精神追问。</p><p><br></p> <p><br></p><p>斯特里克兰是个体面的证券经纪人,妻子贤良温顺,一双儿女善良可爱,本可以衣食无虞地度过安逸的一生,他为什么在年已四十岁时,毅然决然地舍弃优裕的生活出走巴黎呢?——原来,他并不是像人们谣传的那样,带着情人远走他乡,而是只身去巴黎学习绘画。</p><p><br></p><p>人到中年才开始习画,会学有所成吗?他的回答是: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言下之意,他并不在乎能否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当画家是他打小就有的梦想,在他的灵魂中有着狂热的创作本能,他需要把这份创作激情心无旁骛地倾注在画布上。</p><p><br></p><p>在巴黎和马赛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贫穷与疾病一直如影随形,但当问他:“你放弃了对普通人而言幸福的生活,现在过着难熬的日子,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还会这么做吗?” 他的回答斩钉截铁:“会!”他把金钱与名利看的一文不名,对现实的事物浑然不觉,甚至把婚姻与爱情也看作是追求梦想之路上的羁绊,如飞蛾扑火般用整个灵魂去探索绘画的艺术世界。</p><p><br></p> <p><br></p><p>从马赛辗转来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虽然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但正是这座美丽的岛屿,唤醒了斯特里克兰的灵感与激情,挖掘了他的艺术天性,如有神助般创作出了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p><p><br></p><p>令人唏嘘的是,斯特里克兰在岛上患了麻风病,并导致双目失明。在弥留之际,他叮嘱他的土著妻子烧掉其倾毕生之力画在墙壁上的绝笔之作。斯特里克兰自己也深知这是一幅杰作,为什么还会让它毁于一旦?相信这是我们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作者毛姆对此作了令人信服的解读:随着作品的完成,斯特里克兰远离凡俗的、倍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他已经得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他无怨无悔。只要找到了自己的灵魂所在,自己的作品会不会流芳百世,与自己又有何干呢?</p><p><br></p><p>斯特里克兰的人物原形是后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小说的故事情节固然有虚构的成分,人物的经历与命运也不是高度吻合,但二者的精神脉络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寻找心中那块理想的圣地,宁愿抛却世俗的功名,像朝圣者一样长途跋涉,哪怕穷困潦倒,殚精竭虑,也在所不惜。</p><p><br></p> <p><br></p><p>至于书名为何取作《月亮与六便士》,想必很多读者同我一样是一头雾水,因为通读整部小说,既没有看到月亮的身影,也没有出现六便士的字眼。据说,书名是作者毛姆从一篇书评中得到了启示而信手拈来的,月亮隐喻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六便士代表的是世俗的物质生活,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正是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p><p><br></p><p>相信很多人会被斯特里克兰使徒般狂热追求梦想的劲头所打动,可现实生活中,怀揣梦想的人千千万万,即便日子平庸乏味,我们却有几个人像斯特里克兰那样,脚下满是六便士的时候,抬头看见了月亮?</p><p><br></p><p>“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还记得写下了“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的那位顾姑娘吗?35岁了,毅然辞掉令人羡慕的教职,背起行囊,云游四方。大理、杭州、乌镇……她走遍了一直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途中偶遇了那个“他”,有了女儿,有了成都的家,并诗意般打理着深受旅客欢迎的驿站“归途”。之所以选择安居成都,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以前对生活的所有期盼”!</p><p><br></p> <p>  </p><p><br></p><p>梦想人人都有,有多少人想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这封辞职信之所以爆红,正是因为它承载了人们心中的那份难以企及的梦想。有人说,我也想像斯特里克兰、顾姑娘那样,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可梦想成真哪有那么容易?</p><p><br></p><p>确实是这样。毛姆说:“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深以为然!追梦的路不可能是康庄大道,首先,如果你已拥有稳定安逸的生活,即便是平庸寡淡,你会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与现有的一切挥手告别吗?因为人对未知都有恐惧:谁知道外面的世界是精彩还是无奈?“得来”不易,“舍弃”更难,毕竟有“舍”未必就一定有“得”!</p><p><br></p><p> 其次,你有“潇洒走一回”的底气吗?我曾在一档叫作《演说家》的电视节目上目睹过顾姑娘的风采,一看便知是个即便囊中羞涩到一分钱没有也不会饿肚子的主儿:她吃得了苦,没钱,不怕,一边打工,一边穷游,一边看这个“那么大的世界”!她拥有继续走下去的能力!树上的鸟儿从不惧怕树枝会断掉,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而是自己的翅膀!</p><p><br></p><p>再者,你有淡泊名利的心态吗?斯特里克兰、顾姑娘他们走出去并不是为了追求大富大贵,只是想挣脱沉闷生活的枷锁,过一种对他们来说更有意义的生活。他们要的并不多,漠视金钱与名利,只想让自己成为灵魂的主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出无限的精彩。</p><p><br></p> <p><br></p><p>一部文学作品历经百年沉淀而不衰,至今还受到追捧,肯定是因为它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p><p><br></p><p>《月亮与六便士》的读者大都熟知书中的这句话:“一个人往往不是他想成为的那种人,而是他不得不成为的那种人。”是啊,我们现在的人生多是我们的被动选择,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模样。谁不希望一边能拥有足够的六便士,一边还能追逐月亮?可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却十有八九会撞个满怀。身为社会与家庭的一份子,我们考虑更多的往往是责任,而不是单纯仅仅为自己活着。物质生活的追求让我们忘记了在庸常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忘记了“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p><p><br></p><p>诚然,我不能苟同斯特里克兰对待家庭、爱情与友情的不负责任的“渣男”行为(虽然有人将其美化为为了理想不得已而为之),但我推崇的是,他以无可挑剔的行动力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虽然结局并不完满,却终究成为了一个精神富足、真正属于自己的人。</p><p><br></p><p>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让心带着自己去该去的地方,毕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p><p><br></p> <p> </p><p> 完稿于2020年7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