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岩头寨之行——文化+艺术+非遗•改变乡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 </p><p> 我的家乡岩头寨,是一个岩头都会唱歌的地方,不然,怎么会有我们的歌唱家英妹子走向世界艺术殿堂?我的家乡岩头寨,是个有趣的地方,从小每人都会三种语言,汉话苗话佤乡话(虽然在慢慢消失)。岩头寨森林覆盖率高,是林业之镇,是天然氧吧。</p><p> </p> <p><br></p><p> 7•1建党日,吉首大学非遗研究中心田野调查实践基地挂牌古丈县岩头寨镇岩头寨村,感谢吉首大学田茂军教授,吴象枢教授,梅黎老师。</p><p> 古丈县文广新局尹雄刚副局长与县非遗中心负责人粟吟春对本次活动给予很大支持。岩头寨村委与民俗协会相互团结,村主任张德树与岩头寨民俗文化旅游协会会长李文志齐心协力,湖南省公安厅李小军处长在岩头寨老寨精准扶贫,一起参加活动,建议岩头寨村老寨村一起结成加盟,一起为振兴岩头寨乡村旅游而努力。</p><p> 吉首大学非遗中心与岩头寨村签基地合作协议,是文化+旅游+非遗的结合,是文化改变乡村,艺术改变乡村,非遗改变乡村。愿家乡岩头寨越来越好!</p> <p> ————诗人眼中的岩头寨————</p><p><br></p><p>岩头寨之夜</p><p> 刘年</p><p><br></p><p>人生当如张福菊,生两个女儿</p><p>脸大的女儿去抽柴,胆大的女儿提着刀</p><p>去雨里砍白菜</p><p><br></p><p><br></p><p>人生当如张福菊,生两个女儿</p><p>犁田的时候,一个女儿送饭,一个女儿送草</p><p>受人欺负的时候,一个女儿骂累了</p><p>还有个女儿接着骂</p><p><br></p><p>人生当如张福菊,生两个女儿</p><p>吃老鼠药之后,一个女儿喊父亲</p><p>还一个女儿喊医生</p><p><br></p><p>人生当如张福菊,像三毛一样</p><p>万水千山走遍,像三毛一样</p><p>宁负天下,不负他</p><p><br></p><p>酒要喝干,歌要唱完,73岁的张福菊举起碗</p><p>“一夜太长,一生太短”</p><p><br></p><p>人生当如张福菊,生两个女儿</p><p>一个女儿喝醉了,还有个女儿</p><p>接着喝</p> <p><br></p><p>我需要一个完整的夜穿过岩头寨</p><p><br></p><p> 小北</p><p><br></p><p>我们被灯光引诱,误入卫生院</p><p>就像我们后来被星光吸引,去了没有灯光的旷野</p><p><br></p><p>我需要一个完整的夜</p><p>从寨子东头走到寨子西头</p><p>流水般,梦里,走着走着就哭了</p><p><br></p><p><br></p><p>看不见裂缝</p><p>看不见我所致的夜的伤痕</p><p>火焰淬炼着</p><p>允许流水发出淬打声</p><p>新三年,旧三年</p><p>我们住下的夜</p><p>已缝缝补补多年</p><p><br></p><p><br></p> <p><br></p><p>岩头寨之宴 </p><p> 陈素凡</p><p><br></p><p><br></p><p>四分之一杯高粱酒,少了</p><p>如果不怕梅姨担心,我要喝两杯满的</p><p><br></p><p>塑料盆装的牛肉,竟然那么好吃</p><p>如果长龙宴没这么多人,我可以吃一盆</p><p><br></p><p>如果龙婆婆是我的奶奶</p><p>听完故事,还应该缠着她,帮我编辫子</p><p><br></p><p>如果岩头寨是我的</p><p>我要叫星空,不许缺席</p><p><br></p><p><br></p> <p>岩头寨采蕨歌</p><p> 湘西梅子</p><p>母亲说一起去</p><p>大女儿说好</p><p>小女儿依然说不要</p><p>像小时候的赌气</p><p>母亲笑一笑</p><p><br></p><p>好多年没有一起采蕨</p><p><br></p><p>在小古丈坪的斜坡地</p><p>三个女人站成一排</p><p>一边采蕨</p><p>一边聊从前</p><p><br></p><p><br></p><p>从前的曾外祖家</p><p>晒银子,因为怕银子发霉</p><p>还有几个很好的看家狗</p><p>但是曾外祖父祖母还是一夜之间被暗杀</p><p>狗也死了</p><p>传说是因为风水太旺</p><p>母亲说那时是乱世啦</p><p><br></p><p>从前的外公外婆</p><p>外公喜欢喝酒结交朋友</p><p>家里像开流水席</p><p>外公从来不存钱</p><p>母亲感叹说是没有儿子呢</p><p>外婆难过时会去大舅二舅坟头哭</p><p>还有从前的父亲</p><p>仿佛看到教书的父亲</p><p><br></p><p>穿过漫漫空白的那段岁月</p><p>着一件白衬衫</p><p>来看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p><p>他递给小女一本新华字典</p><p>大女一本书叫《阿Q正传》</p><p><br></p><p><br></p><p>也讲起叔叔</p><p>母亲后来的男人</p><p>有时她在哽咽</p><p>大女小女看着她的白发</p><p>想起她的两个男人</p><p>一个比她大很多</p><p>一个比她小八岁</p><p><br></p><p>想起自己的男人</p><p>自己生育的孩子</p><p>大女小女在做母亲的那一瞬间</p><p>和这个世界和解</p><p>也原谅了她</p><p><br></p><p><br></p><p>大女与小女采了一背篓蕨</p><p>母亲的故事还没完</p><p>对面的山坡上</p><p>有山歌传来</p><p><br></p><p>母亲望望天,说回去吧,快下雨了</p><p>大女儿说好</p><p>小女儿也说好</p><p>三个女人相视一笑</p> <p><br></p><p>湘西梅子,出生于古丈县岩头寨,一个偏僻的苗寨。湘西半亩方塘文艺空间创始人,半亩方塘行吟唱诗会发起人。古丈县作协副主席,古丈县美协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小喜爱绘画和文字。安静腼腆,爱美爱诗爱艺术爱茶。现在经营湘西最诗意文化茶馆半亩方塘,策划多期文艺沙龙,致力于文化传播。</p><p><br></p><p>诗观:写诗可以记录,倾诉,治愈。诗意栖居,艺术疗愈。</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