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全力,就是为了这不可缺失的“高级感”

冰汐伊人

<p><b><i>......翔哥摄影学堂.手机摄影课程陪读营.第 12 课作业……</i></b></p><p><br></p><p>这段时间,宜昌阴雨绵绵,27日还遭遇了50年罕见一遇的大暴雨袭击。虽没有了天时,但我有地利人和,乘雨休息的时机,我邀请我的专属模特,有针对性继续拍摄练习。</p><p><br></p><p>本周按照老师课程安排,学习第十二节《手机拍出人像“高级感”》。作业要求:用所学知识点,创作三幅人像作品,然后逐一自我点评。并提醒注意:利用光线、构图把人物拍美,其中一张拍摄运动中的人物,用连拍模式。</p><p><br></p><p>下图是我根据第十二节课做的思维导图</p><p><br></p> <p><br></p><p>图一:坐在岸边的女孩,无论是在思考未来的人生,还是静静发呆的看着水面,总是留了一点儿时间来放空自己……</p><p><br></p><p>老师点评:图一背景不简洁。并指正我说:“做到了简洁,你比80%的人拍得好——这句话不要忘啊。不管拍摄什么,都不能忘。”</p><p><br></p> <p><br></p><p>在老师指正下,我仔细体会明白了问题所在,第二天继续拍摄,并在练习时特别留心注意这些细节,拍摄了图二,自觉的进步了。</p><p><br></p> <p><br></p><p>图二:站在竹林里的女孩,我特想拍摄出她,醉心大自然里向往美好的样子……</p><p><br></p> <p><br></p><p>自评:对角线构图,人在黄金分割点上,做到画面简洁,影调也很舒适。虽阴雨天时节,但依然拍摄出人物青春焕发的样子。</p><p><br></p><p>图三:想拍摄女孩如林清玄先生所言:“事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展现人物用从容的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模样……</p><p><br></p> <p><br></p><p>自评:采用府拍,全身人像拍摄人物占画面的三分二,眼神视线引导处留白充足,右侧用反光板对脸部补光。画面简洁干净,还略有一丝丝复古港风的味道。</p><p><br></p><p>拍摄技巧:这幅作品人物拍摄时,为了不让脚显大,我采取两个方式:一是拍摄时让人物两脚分别斜摆,避免视角看着脚很莽;二是后期处理上虚化脚处,让上半身更突出,避免抢观者视觉。</p><p><br></p><p>图四:《雨后&amp;邂逅》傍晚的雨后,久违的夕阳从云缝里穿梭闪耀,我心动地追寻,利用江畔边雨后积水的小水滩,拍摄对称结构的倒影效果。逆光里终于痴等连拍到,给画面“能说话”的主体……</p><p><br></p><p><br></p> <p><br></p><p>自评:与众不同的风景大舞台,拍摄前,认真构思酝酿做加法,静守抓拍到主体。通过后期二次创作,主体倒影令画面更加生动有趣。</p><p><br></p><p>陪读营化子同学点评:这幅作品作者取名雨后的邂逅,逆光剪影拍摄,背景简洁,主体轮廓清晰,水中倒影肢体语言到位,色彩丰富,是一幅好作品。</p><p><br></p><p>老师点评:1.画面太静没有张力,人物肢体动作可以夸张一点跳或者跑快点。 2.可以守株待兔,等一对情侣,一老一少,一人一狗,这样就更有故事性。</p><p><br></p><p>听到老师在点评课指出的问题后,我再一次捕捉到相似场景,老师课堂上的问题重新修正。</p><p><br></p><p>图五:终于守株待兔,等一对女孩,夸张的公主式提裙,制造了画面动静对比,营造视觉冲击力,利用逆光也增加了画面的高级感。</p><p><br></p> <p><br></p><p>老师说:“摄影,是观察的艺术。先观后察,先看后思考,不可或缺;如果你拍不好,往往只有观而没有察。所以,多拍多练是硬道理。”</p><p><br></p><p>若您看完我的美篇,也希望不间断的学习,请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进入30节课程的学习,一起享受把自己的肉眼变成“摄影眼”得乐趣吧!</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