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忆母亲)

阿振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段振业/忆母亲</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家将的故事,我自幼耳濡目染,小人书中看杨家将阵守边关,精忠报国;收音机里听评书名家刘兰芳说杨门女将大破天门阵,世代忠烈保家卫国。但最早知道杨家英雄还是从姥娘家,因为姥娘家也姓杨,所以全家人都会讲杨家将无私无畏忠良爱国的故事,讲的津津乐道,并因为是杨家后代而自豪。大炫杨家的祖先都是民族英雄!至于姥娘家是多少代传人都说不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在我心目中高大伟岸,总是把她和杨家将中的女英雄佘老太君、穆桂英、杨宗英联系在一起。不但我这样想,生产队的社员们甚至全村人都形象地称她是“杨门女将”,母亲各种农活拿的起干的来,敢挑重担,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有杨门女将的英雄风范,因此也都推举她当选生产队的妇女队长,而且一干就是多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杨秀兰,生于1936年农历5月5日,是封建社会最后的裹脚女人,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得到解放,也是最后一批放脚女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人裹脚是一种极丑恶的习俗,据悉裹脚之风盛行于明清,脚小是文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金钩”都是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也人为的营造出一种扭曲独特的“女性美”。“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子缠足要蒙受极其的痛苦,据记载约四五岁开始,讲究的人家一般挑农历的八月二十四这天给女孩裹小脚,到了七八岁再将趾骨弯折,用裹脚布捆牢,穿上尖头鞋,白天家人扶之行走,以活动血液,就这样日复一日使脚变形,最后只能靠趾端和大拇指行走,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大功告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姊妹六个,三个舅舅,两个姨,大舅杨世池,二舅杨世溏,三舅杨海泉,母亲是老小,姥爷姥娘对她疼爱有加,(姥爷杨立元)并不去严管她裹脚,再加上她性格活泼倔强,这种痛苦的事,她很难顺顺当当的去做。说来也不该她受这份罪,抗战胜利,母亲和全国翻身妇女一样,响应党的号召,放脚、剪发,积极投身到战后大生产运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积极上进,追求新潮,她看到五舅参加了八路军,她也不甘落后,踊跃参加支援前方的工作,拥军拥属,纳鞋底,做军鞋,送军粮。她对我说当时就一心想跟着部队走,当护士卫生员,抬担架,救伤员,救死扶伤,她跟随解放军的医疗队到了好几个地方,缠着不走,首长嫌她年龄小没文化不收她。我问:你当时没想到端铁饭碗吃国库粮吧,凭你老党员干妇女队长的能力早就当上女营长了,和母亲说笑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积极参加识字班学文化,积极带头搞生产,凭着杨门女将的硬朗风格干的成绩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解放初最年轻的女党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16岁结婚,19岁生了我。1955年正是我们国家战后恢复期,战争把家园破坏的支离破碎。1959--1961年我记事那年全国正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老大哥反目成仇的人为灾难,真是雪上加霜,水涝灾害颗粒不收,缺吃少穿,冻死饿死的屡见不鲜。同族奶奶就是那年饿死在南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 人们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的活着,吃野菜,扒树皮,能吃的都吃光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母亲带着我们坚强的生活着,还好父亲有制杼的手艺,挣点钱回来贴补。亲戚朋友也相互帮助,共度难关。五舅在部队上回来探家给点粮票和几块钱,全家人为此高兴极了,计划着买什么东西,我印象中粮票就从那几年开始显得十分重要。一直持续到计划经济供应制度取消,粮票退出了历史舞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当兵时也带回来几百斤粮票。要探家了,提前把要带的粮票都换成全国通用的。母亲好面子,办事欠的人情用粮票补上,都说母亲出手太大方了,把这么贵重的粮票都轻易送人了,怪心疼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独立生活后,同族四哥送给我十斤粮票,我感激的好多年都重复说起。他是国家职工是吃国库粮的,对生活的理解比我深刻,因此更知道生活的不易 。回家我给母亲说了,她很赞赏,说这事我也是提示她自家不富裕别那么大方的对待别人,白搭,母亲天生的大方好客个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 邻居家的孩子来我们家玩,刚出笼的大馒头送给一人一个,吃着扛着走,别人说这么大的馒头两个孩子一个分开也够吃饱的了,这是你想的,她不这么小气,这就是杨家人,这就是母亲,热情开朗的性格,付出并快乐着,谁又能理解个中真情,这就是人间大爱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淳朴善良,乐善好施。村里,生产队,家族中有不幸的人和事发生,都会第一个触动着她。回忆她的善行善举,一桩桩一件件多了去了。她活着没感到多出奇,也没听到谁去夸奖她,就知道她爱管闲事,现在想想母亲真是太不平凡了,不但是杨门女将,还是共产党人的榜样,刚中带柔,有一颗慈善之心更添光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姓嫂子带一个女儿,婚姻曲折不幸,母亲就充当了婆婆和奶奶的角色,用一片爱心给了娘俩亲人般的温暖。后来嫂子离婚了,改嫁了,小姑娘美荣成了无依无靠的孩子,母亲张开胜似亲人的怀抱接纳她关爱她,呵护她。小美荣出外上学了,毕业了,工作了,她要回家,生她养她的亲人都离她远去,母亲这里就是她的归宿,就是她的家。后来美荣也结婚了,也嫁人了,她带上礼物带上感激恰似亲孙女一样回来看望母亲。这一幕谁不感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平凡而伟大,用多少华丽的词句也不足以赞美她。大爱无边,真情无限是从她骨子里释放出来的。本家远房的智障女,别人都躲的远远的怕脏着,母亲从不嫌弃她,并视为亲生的孩子关心照顾。我看着也别扭,什么事啊,软蛋、柿子都往自己筐里装,大鼻涕、冒泡的都拉入旗下,娘啊,你想当丐帮帮主吗?母亲听了一笑了之,初心不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话说那年的冬天,冰天雪地,寒风潇潇,智障二姐领着孩子来了,母亲发现孩子还穿着单裤,冻的打哆嗦,这还了得,不把孩子冻坏了,二话没说,母亲脱下自己的棉裤给他穿上了。自己呢?也没有多余的棉裤啊!只能坐到床上盖上被子了。母亲干活麻利快,出了名的粗糙,但是快的特点更突出,让别人拿来针线,坐在床上完成了一条棉裤。不再描述了,自己去想吧,这不就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吗,谁听了都会被感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里里外外一把手,农活家务,赶集上店忙个不停,这样一个女强人,她还有一双巧手,可谓粗中有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她年幼裹脚时学的女工剪纸,会剪窗花,会剪花鞋和衣物上的图案。我们在学校剪纸,学的是对折简单的,双喜字、六角星、八角星,剪个五角星都难。母亲剪的是传统古老的花枝花瓣,还有小鸟在上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 村上的人要插花鞋,秀肚兜,都找她花样子。花鞋、肚兜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过,在影视剧中能看到,莫言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红高粱》,九儿就穿着大红绣花鞋,在高粱地里李占鳌扒她的衣服,露出了绣花肚兜。母亲剪纸出了名,三村五里的人都上门求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乡村文化闭塞,新事物,新技能靠人引进来,再传播开。母亲不知从哪里学到的会用羊肚子手巾缝制婴儿帽,谁家生宝宝了就找她,一块毛巾,一针一线在母亲手里几分钟就完成一顶好看的虎头帽,像变魔术一样,让人看的目瞪口呆。其实很简单, 诀窍都在穿针引线上,明白人心灵的一看就会,回去就能自己做,笨的呢?就一趟趟跑呗!母亲就耐心地教。我看了替娘生气,“不教笨蛋!瞎耽误功夫还让人家做饭不”?别人也玩笑的对我,“小气鬼长大没人给你说媳妇”。还真让她说油了,我刚满12岁就定了娃娃亲,那时我又瘦又小,什么都不懂,都是冲着母亲的乐于助人,热情善良的人品,有钱有势的人家也不少,没见谁家这么小就找上媳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乐于助人是一种态度,心灵手巧,帮个小忙手到擒来,母亲乐此不疲。但是民以食为天,生活不能少柴米油盐酱醋茶啊,她照顾着奶奶还要养育我们姊妹四个,身上的担子不言而喻。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这是天大的事。她边干农活边跟父亲学制杼,学制做刮头篦子。杼是手工织布机上的关键部件;篦子是竹子制作的,刮头皮屑刮虱子用的,以前基本上家家必备的,缝隙很小能把很小的头皮屑刮下来学个差不多就赶集销售也扎杼,扎杼是方言即是修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没有交通工具,五天赶两个大集,背着沉重的货物,步行几十里路!就是壮劳力背着货步行也够呛!何况她是放脚。无奈,为了养家糊口就这样坚强的前行着。我长到能背东西了,就经常去接送她,帮着背货减轻负担,那时也体谅不到母亲的辛苦,就记住送她时母亲放下话“赶集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傍晚再高兴的去接她。记得有一次去迎接,盼着吃走的快,不知不觉就到地方了,娘还没收摊呢,我跑了一身汗,娘高兴的给我买上羊蹄让我啃,美美的一顿,吃的饱饱的,背着货物很带劲的回家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驾鹤西去,享年73岁。沉痛怀念她老人家,又是一次精神洗礼,驻足回眸,她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她养育了我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精神食粮,我们永远瞻仰怀念她。告慰天堂的母亲你的后代子孙如你所愿,都平安健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