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美好  剪出快乐——剪纸课程学期总结

刘全舟

<p>  剪纸教学是美术教学中要求极高的一门独立的艺术,要上好它由于工具的限制,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但是学生对剪纸却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剪纸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让学生感受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他们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有较大的提高。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学校的校本研究开发过程中,我开设了剪纸模块的教学工作。</p> <p>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我采取了老师讲解、学生倾听;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老师提问题、学生选答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对我国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了解了剪纸的历史、来源和认识了剪纸的工具、材料,学生还了解到了具有主题思想或美好寓意的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学得高兴,激发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p> <p>  为了让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完成相对完整的作品,能有成就感,我将剪纸的形式主要确定为团花,这种形式内容上可以千变万化,而对于小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关键是任务量适中易于成功。</p> <p>  教学中,教师大量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秀范作,分析制作方法,示范制作技巧,都非常重要。对于不易掌握的知识点,如衔接、装饰、主次、疏密、层次等问题上,我会举一反三,让学生总结规律。在创意环节,不加约束,鼓励学生大胆、自信的表现。在学生自由的创作时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学生们年龄虽小,但很能干,他们创作出的作品都让人耳目一新。</p> <p>  本学期教师从剪纸知识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拟订了以下的主要教学内容:单个剪纸、对称剪纸、自由窗花、自由创作等。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些教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但是我们的收获还是不少。</p> <p>  在整个剪纸教学活动里,教师始终坚持“玩在华山”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热情。特别鼓励学生课余坚持练习,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剪纸水平,又陶冶了性情,丰富了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毅力。最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p> <p>文稿撰写:刘全舟</p><p>图片摄影:刘全舟</p><p>文稿审核:李娟娟</p>

学生

剪纸

教学

小学生

创作

刘全舟

剪出

教师

教学内容

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