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石刻:风井宗溟

李光明

<p>湖南新邵县龙溪铺镇风井村,也就是龙溪铺与田心之间,古名潮源铺,因境内潮源洞而得名(潮源洞即古新化八景之一“潮源仙洞”)。村内有一古井即“风井”,而风井旁边的悬崖绝壁上古人遗有“风井宗溟”摩崖石刻。在邵阳至新化的217省道东侧是“风井”与摩崖石刻“风井宗溟”,公路西侧为清澈见底的球溪。球溪是古新化十二溪中“上五溪”的一条资水支流,发源于球溪两边的天龙山脉与大乘山脉,水流滔滔不绝经田心、石槽铺、三尖镇、禾青镇汇入资江,全长20余公里,风井之泉亦球溪源头之一。站立省道公路上,但见高十余米的石壁上,四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刻字“风井宗溟”跃入眼帘,却细心发现“井”字为阳刻,字凸起;而“风、宗、溟”三字为阴刻,字为凹入。摩崖石刻同时兼阴阳两体,这在书法碑刻中并不常见。</p> <p>古新化县域范围:东起花桥堡(冷江花桥村),西至畲刀界(奉家山畲刀界);南止牛山卡(新邵龙溪铺),北达黄柏界(新化吉庆镇)。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嘉靖三十年(1551年),新化县令佘杰,安徽人,他励精图治,体恤民情,深得民心,“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佘杰卸任两年后的一个夏天,途经潮源铺风井,在此暂息饮泉,被这一水质甘甜、凉风习习的大自然杰作深深吸引,于是挥笔题墨:“风井宗溟”,感叹这井中的水和风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之奇特,并盛赞这水为东海之源。当地陈佘二姓族长及乡贤绅士闻讯赶来,要求将老县令墨宝凿刻于井旁之石壁。佘杰折服于这一奇特自然景观,又有当地定居的同宗佘姓族人劝说,故欣然应允,同时特意指出:“‘井’字要阳刻,‘风、宗、溟’三个字阴刻,以特别强调这口井,进一步凸显这‘井’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于是,就有了“风井宗溟”摩崖石刻。石刻前款为:皇明嘉靖癸丑春,池阳佘杰题;末书为:叙南胡嘉宾书,闽中张槐同立。</p> <p>在“风井宗溟”四个大字下面,又有阳刻字体的一首诗:</p><p>昔闻葛洪井,今作如是观。</p><p>境喧形苦役,欲淡神常宽。</p><p>风来觉肺醒,洞影照人寒。</p><p>仙窟有神髓,遮莫容我看。</p><p>此诗生动描绘了井中清凉甘甜的水和凉爽舒适的风,落款“东渝赵士龙和郑明府题潮源洞风井,崇祯庚午孟秋吉旦”。原是明崇祯三年(1630年),时任新化县令赵士龙(重庆人)在时隔75年后步韵于前辈郑澧阳的一首和诗,并把这诗刻于“风井宗溟”下方。</p><p>&nbsp;</p><p>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新化知县郑澧阳(浙江诸暨人)路过风井赋诗一首:</p><p>潮源洞风井,南国两奇观。</p><p>不谓人间有,谁知天壤宽。</p><p>风清寰宇霁,洞邃野云寒。</p><p>地主渐迂拙,山灵容我看。</p><p>仔细观察,石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其他刻字模糊的痕迹。据《宝庆府志》、《新化县志》记载,明、清以来,有周惠、王应熊等文人墨客在风井赋诗填词,并凿刻于这石壁之上,只因年代久远,岩石风化而字迹不清。</p> <p>石壁之下有一洞穴,这就是风井。公路往下十余石阶,进入洞穴,见一老妇在洞中浣衣,虽洞内潮湿,但光线尚可,公路上开阔洞口光照让洞厅光亮起来。从外看,这是屋檐式明洞,洞底甚为宽敞,能容数十人。这井是“水”井与“风”井的组合,在约五米深处的洞底,一眼清澈的泉水正汩汩从洞底石壁内流出,东西方向贯穿洞厅,又经暗洞流入公路下方不远处的球溪,这出水的水洞当然就是水井了;水井上方又有一石洞,洞口高约两米、宽约一米,风从里面徐徐吹出,此为“风”井。风井村由此得名。</p> <p>李光明,巫山一段云。诗人、作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