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反思小说《朗读者》:平庸之罪

雲中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朗读者》记录了一场世纪审判:因为服从上级命令而涉嫌谋杀,这样的罪犯该如何判决?站在道的层面看,杀人罪无可赦;但根据法律,他们却并没有过错。小说里的汉娜一生敬业,可是却成了人人喊打的恶人。然而,她真的坏吗?这也是小说想要讨论的话题,汉娜的特殊身份造就了她的奇特际遇,这一切不能轻易被非黑即白的“好坏”二字所定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她是间接的施害者,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朗读者》展现的问题:面对父辈的罪过,下一代如何救赎?面对平庸之恶所造成的历史困境,我们又能做什么?小说的叙事可以被分成三个阶段:迈克与汉娜的地下恋情→迈克知晓汉娜的秘密→迈克为汉娜朗读。迈克的爱情故事:呈现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的灵魂流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迈克家中的摆设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来看,他生活在一个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中,但这个家庭却没有带给他温暖。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父亲在方方面面透露出“不管不顾”的姿态,而母亲的关心也并不纯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迈克生病后需要隔离,母亲起身就走头也不回。病好后,迈克想到了那个帮助他的女人,于是携花前去道谢。也正是这个时机,汉娜结识迈克,让他为自己朗读。而这一举动,恰好帮助迈克增添信心,渐渐从男孩成长为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的第一阶段不仅表达了男主人公迈克的成长历程,同时隐喻着德国新一代青年的“迷失”状态。他第一次在汉娜公寓留宿后,回到家中谎称“迷路了”,被妹妹无情戳破:“你撒谎!谁会在自己家乡迷路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纵观迈克的后半生,他与妻子离婚,与女儿生疏,不参加父亲的葬礼,也不与女友坦诚相待。不仅因为他曾经爱上过一个比自己大11岁的女人,更是因为他无法理解爱上的女人,竟然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汉娜与迈克是两个人,同样也象征着两代人的关系。下一代对父辈们有着天然的崇拜和向往,但解开香艳的面纱,露出丑陋的历史疮疤后,迈克又做何感想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的迈克正坐在旁听席上,他就像上帝一样俾睨着被审判的罪犯,而这场世纪审判无可避免地需要接受大众的审视,在大众的眼中,战犯看起来应该像怪物,而审判也应泾渭分明——正义就是对,非正义就是错。当他们直面真正的谋杀犯时,才发现她们也只是普通女人,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审判也变得不再“刺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迈克个人的纠结,更是参加研习小组所有同学们痛苦的根源。从历史的角度,必须承认二战的纳粹行径是罪无可赦的,对此无法原谅;但身为罪犯的下一代,父辈们的过错该如何化解? 世纪审判:什么才是善与恶的边界?道德,还是法律?如果说清算者的态度是试图割裂与父辈所作所为的关系,那么迈克的视角则意味着他试图通过“理解”去看清历史。参观集中营时,他看到了战争遗留的伤痛,以及无知造成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的偏激不止于此,在第二次小组研讨中,他认为应该被审判的不仅仅只有这6个女人,范围应该要扩大到所有德国人身上。二战时欧洲可谓遍布集中营,如果要清算,没人能逃脱罪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彼时德意志自诩自己是高等民族,于是对其他民族发动战争,然而在社会上却依旧存在着汉娜这样的文盲,难道这不是经济投入战争而忽视教育所导致的恶果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授在研讨小组上讲的一段话值得深思:人们认为,社会靠道德维系;实则不然,而是法律维系着人类。你不会因为在奥斯维辛工作,就感到罪恶。有八千人在奥斯维辛工作,已经有19人被判刑,但只有6人是被判谋杀罪。要证明谋杀,就得证明谋杀动机,这就是法律。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对是错,而在于它是否合法。不是根据我们现在的法律,而是根据当时的法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授的言下之意,善恶≠对错,而维系社会运转的也不是道德,而是制定的法律。可若是法律非正义,那么服从的人有错吗?这是个两难之题,小说也没有正面回答。但却展现了国家为了发动战争而培养出的千千万万个言信行果的机器,他们认真、勤恳,可是却对人性乃至更高阶的文明缺乏思考,这是错的吗?我们无法回答,但平庸之恶所造成的的后果,却真实存在。甚至比战争本身带来的伤害更深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 如何化解历史之罪:不原谅,不忘记,不扭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方式如何,伤害一旦造成,就难以无故消失。迈克带着女儿回到故土,女儿象征着第三代人。尽管在成长过程中,她没机会像父亲一样直接触碰历史,但父亲身上的隐痛却无时不刻影响着她的人生。长大后的女儿不愿留在德国,她不断逃离父母和故土,好像灵魂流离失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的主题显得至关重要:救赎。迈克回到故土,他的生活看似美满,实则内里支离破碎。他知道了汉娜的秘密,这一事件便成为他生命中的阿喀琉斯之踵,迈克的半生没有一天不受煎熬,他希望做点什么来救赎自我。有位名人说:“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偿子手,更多的人会像汉娜这样,不自觉的参与到一个罪恶当中,并且自己也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从来就没有人关注过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问题的关键,还要回到汉娜身上。只有她真心忏悔,才能让下一代也渐渐放下沉重的历史枷锁。消除无知的最好方式,便是获取知识,于是迈克用“朗读”的方式进行忏悔,也试图帮汉娜走出迷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汉娜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她的阅读高度,以至于直到迈克朗读那本《牵小狗的女人》时,她才主动去选择去识字,与迈克进行交流。所以结局并不难以预见,迈克希望她为二战的罪行忏悔,可她只是对1958年夏天那场无疾而终的恋爱而感到抱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向理解的障碍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迈克的冷漠把汉娜推向死亡的救赎之地。汉娜死后,迈克拿着她的遗物找到犹太幸存者。幸存者反驳得振聋发聩:“你指望什么呢?原谅她吗?还是让自己内心好受?或者是想宣泄某种情绪?给你一个建议,我的建议是,想宣泄感情就去剧院,或者去读文学作品。别去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你什么也得不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娜留下的那笔钱,最后捐给了扫盲组织。走完这一程的迈克,终于认清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他决定把这段往事告诉女儿:历史不应被遗忘,也不能轻易原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死朗读》无疑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反思二战小说,纵观整部小说,自始至终没有对战争残酷画面的回忆,也没有对惨绝人寰集中营的描写,但这个故事所展现的内核却依旧值得后人思考。汉娜死前的有一个镜头,书架上摆着一本《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即“平庸之恶”。比起极权主义统治本身的罪大恶极,不经思考就加以服从所带来的的伤害,并不比前者更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段爱情,一场审判,一生的反思。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战后所遗留的问题,比直接将宏大而残酷的场面来得更为震撼人心。其实,最后迈克已经找到了解决之法,那就是勇敢向下一代承认历史的过错,坦诚内心的真实,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p>